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论转型及其哲学方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问题不是与价值论转型相伴生,而是与人类相伴生的问题;价值论在中国的转型特点有别于百年前在西方的转型,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中国自身的历史中、新的世界文化视野下的转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历史主义原则,传统文化的内在影响,超越片面的地域文化观念和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是其基本特点。价值论与本体论、认识论共同面对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属于同一哲学层面,是哲学的分支,这一哲学方位决定了它不是对哲学自身的反思,也不是对不同领域中具体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而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基本范畴对价值一般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分析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等三个层面 ,指出现代西方哲学集中体现了价值论的人本主义。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扬弃和变革 ,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过程中 ,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同时被创立的。本文肯定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是其理论的导向原则和价值判断标准 ,可以而且应该在与价值论的人本主义的对话中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潮论证环境物内在价值的思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借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论方法的个体主义价值论;二是试图背离西方个体主义传统的、建立在整体论之上的整体主义价值论。但是,在这两种不同路向的价值论基础上,都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我们所需要的环境伦理学。文章提出的价值论的第三种思路认为,当把作为"大我"的"世界整体"作为"统一体"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其目的性要求建立一种新的价值(判断)体系。在这种价值体系中,人和环境一样,都具有内在价值,都应当成为道德关怀的对象。环境伦理学的建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当代批评学派(包括女性主义)对西方传统之知识论提出了质疑,反思的问题指向了当代批评学派构思中的新知识论,甚至伦理。新知识论强调主体的价值取向(善)与知识(真)的关系,以及重新厘订“客观性”的涵义;同时关注知识主体(人)与知识客体(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关系。然而中国传统的理性之知(真)及德性之知(善),被视为相通及相辅相成的,“穷理格物”、“格物致知”比西方传统知识论有丰富的涵义;人与自然同出一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超越性思考打破了西方式认知中“主体—客体”的二元格局;儒家“道德理性”中知识主体同时超然同时受场境影响的特殊活动,有别于西方传统知识论中强调的“客观性”。中国哲学关于知识的思考涉及“前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及“体性存有”。  相似文献   

5.
发展伦理学的价值论根据孕育于人们对"发展悖论"的理性反思和理论解构之中,人类在对发展的生态学悖论、经济学悖论、社会学悖论、人学悖论等的理性反思和理论结构中,重估自然价值,重归经济价值,重构政治价值,重塑人文价值,为建构发展伦理学提供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和深厚的价值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对价值创造的源泉进行探讨 ,试图说明知识创造价值 ,进而从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入手 ,阐明知识必须以劳动为依托才能创造价值 ,知识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权价值并非"普世价值",而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因主体的普遍性需要而产生的共同价值。西方"普世价值论"错误地混淆了人权价值的普遍性与"普世性"、共性与个性、道义性与政治性、理想性与形而上学性。这就需要警惕西方某些国家打着人权旗号,在全球强行推广所谓的"普世价值"。中国把解决国内民生问题视为实现人权价值的突破口,但决不允许其他国家借口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中国在实现人权价值的过程中,其话语建构需自主化、话语体系需国际化、价值理念需现实化、实现路径需时代化。这是中国政府实现人权价值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8.
自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西方现代文明的介入,中国传统文明的自然进程被打断了,如何对待传统成为了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一方面凸显了传统问题,一方面又为处理传统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现代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文明,它必须在对传统的不断反思和批判中获得自我认同。一方面,在现代启蒙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中,传统出现了断裂,并被贴上"落后"的标签。另一方面,现代文明试图借助理性反思能力将世界置于主体的控制之下,从而导致生存意义的失落。在当代中国语境中,传统面临着双重的挑战:第一重挑战是异质的西方强势文明对本土文明的冲击;第二重挑战是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彻底否定。但传统是割不断也不能割断的,它构成了生存意义的根基之一。面对现代文明对生存意义的驱除,对传统的反思同时也必须转变成对现代文明自身的反思。这就意味着摒弃现代文明的抽象理性立场,在对传统进行深入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  相似文献   

9.
启蒙心态为现代文明创造了许多普遍性的价值领域 ,如科学、民主、法制、人权等等 ,但同时也几乎把人类带到了自我毁灭的边缘。对启蒙心态进行反思是当今西方社会的一大思潮。在杜维明看来 ,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首先引进西方那些普遍性的价值 ,在这方面 ,五四知识分子功不可没 ,但同时也出现了偏差。现在 ,我们要在继承五四传统的基础上 ,站在儒家人文主义的立场 ,对西方由于启蒙心态造成的全球性的社会危机进行反思和批判。杜维明的这些思想对推动儒学现代化很有启发价值 ,但缺点在于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儒家思想对于西方社会弊病的救治作用 ,关于如何建立全球社群伦理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与西方传统机械论世界观相比,阿伦·奈斯的生态思想重视生命体自我实现与内在价值的新学说,既是认识视角的转变,也是一种后现代世界观建构的尝试.尽管深层生态学倡导非人类中心主义,打破了价值论意义上人类在自然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传统理论,但实际上其自身仍未完全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羁绊.考察人与自然关系之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人类社会自身得到发展,故不应将二者在价值上刻意地进行主客体之界分,而应视之为一种和谐的同构体.循此思路,反思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对和谐社会之构建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传统美学的知识求美导致了西方传统美学面对失去精神家园的尴尬。生命美学对审美价值的主体回归就是对以上情况反思的必然结果。生命美学有其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审美价值向生命主体回归是美的本质 ,美是生命自由体现的最好阐释。  相似文献   

12.
对宇宙和人生的终极性关怀,规定了西方传统哲学探寻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主题,产生了本体论、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基本追求,形成了贯穿西方哲学史的形而上学、理性主义和追求真善美统一与自由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许多学者都已注意到,正如西方文化植根于“两希”传统——希伯来文化和(泛)希腊文化一样,西方知识分子的传统,同希伯来知识分子的传统也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人们在反思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和今日知识分子问题时,总会提及西方知识分子和希伯来知识分子,并加以对比。例如,有些同志就认为:知识分子在知识追求和创造的领域里,同时构造了对于价值、真理和正义的自我评估、独立思考和深层洞见。因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还是文化价值方针的引导者,维护正义和抵抗恶势力的社会良心,以及任何  相似文献   

14.
科学价值论研究的背景、方法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中叶以来,在科学的应用中产生了有悖于科学研究初衷的种种负面效应,并引发出有关科学价值评价的不同的乃至对立的思潮和社会运动。为此,迫切需要对科学认识的目的与归宿问题进行哲学、社会学反思,对科学的诸方面价值进行全面评价与研究。科学价值论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为指南,应将唯物辩证法贯穿始终,应处理好价值方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关系。科学价值论的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深入,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终极关怀与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宇宙和人生的终极性关怀,规定了西方传统哲学探寻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主题,产生了本体论、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基本追求,形成了贯穿西方哲学史的形而上学、理性主义和追求真善美统一与自由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6.
知识资本概念是我国理论界为了解释当代高新技术企业高收益的原因而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一个概念。但这一概念引进后存在着研究对象界定、企业知识价值实现、与传统资本理论关系等问题,因此需要对企业生产与交换过程中知识的作用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对知识主体及知识价值的实现进行探讨,由此进一步研究知识资本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价值领域众说纷纭的观念、理论,要求我们对其走过的历史印迹进行勘察,并对研究的基础、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求更加成熟,更加深入.<价值哲学方法论>对独属于价值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廓清了价值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澄清了价值论研究中的诸多混乱,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价值理论的新进展——广义价值论是对传统价值论的发展和改造。广义价值论将分工与交换内生于价值决定过程中 ,使商品价值决定超出了部门内部 ,还涉及到了部门之间的关系。广义价值论真正实现了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的内在统一。广义价值论还为用规范方法研究收入分配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三元价值论”的首创者和继承者斯密、萨伊试图告诉人们:在生产、分配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和谐,不存在尖锐的矛盾。马克思虽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尖锐矛盾,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但并未准确指出矛盾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方案。新“三元价值论”针对传统价值论的问题和缺陷,论证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总和的及各自的贡献,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及人与人之间对抗矛盾的根源,进而提出消除矛盾的基本途径。新价值论不是对传统价值论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传统价值论的合理综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21世纪中华文论的构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1世纪中华文艺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典文论、“五四”新文学传统和西方现当代文论的立体坐标点上,加入“21世纪”的时间维度,这一理论体系由文学遗产论、现实动因论、文化史背景论、本体论、层次论、目的论、创作论、效应论、价值论九个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部分所组成,出发点是对古今中外文艺理论的反思,由此展开以生命学科为核心,以生命诗学为内容的21世纪中华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