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许多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也以此为突破口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和价值学说进行歪曲和攻击,说马克思主义不研究人、不重视人,社会主义国家不尊重人权和人的价值。同时,国内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也随之呼应。所以,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和价值学说就显得非常重要。尽管几年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突破 相似文献
4.
人的开放性与人的本质力量系统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质力量的生成是以人的开放性为前提的。人的开放性首先表现为人的机体生理结构的非特化性,并由此产生出自我建构的精神生命,形成自然力和精神力。人不但向外部自然界开放,而且也向他人开放,形成社会协作力和文化力。人的开放性最根本地体现为人的创造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制度安排与人的本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问题是制度哲学研究的主题,无论从人学的视野研究制度,抑或从制度的层面讨论人学,都共同面临着人与制度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基本问题,本文对制度安排与人和人的本质的相关性,制度安排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及其价值评价进行哲学思考,以图为制度哲学体系的建构与方法的创新提供可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从实践的对象性关系来说,人的本质有四方面内容,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自由本质和个体本质。从唯物史观视角,马克思将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自由本质分别赋予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的意义,从人作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来看待人的个体本质。进一步得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逐步展开,其主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其现实维度就是当今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美的本质是多方面的,从认识论角度来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便是关于美的本质的中心问题。美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抑或是主客观统一的……各种对美的本质的观点、看法,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而展开论争。但是,美又不同于在自然界中本身有质的规定性的事物。我们尽可以说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并无人反对,我们却不能期望说花草是美的也一定无人反对。因此,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的方法又不同干一般认识论的讨论方法。我们如果把两者等同起来,就有导致对美的本质、审美现象、审美的历史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简单化、机械化的结果。正确的方…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中,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界定: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这三个维度,综合体现了人的本质追求和本质属性,是对人的本质的应然规定和实然规定。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基于国情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自古有之。黑格尔、费尔巴哈以“既成论”表述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抽象的、先验的人的本质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则以溯因为基点,即探讨人的本质何以生成为人的本质之关键,从而确立了人的本质的辩证发展观,完成了人学研究的一大转向,实现了人的本质论研究的“哥白尼式革命”。 相似文献
14.
人的本质、经济关系与道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3-134页)这 相似文献
15.
16.
康德认为,美的本源出自于人的理性能力与知性能力之间的审美判断力,但美的本源决非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审美判断力在其判断活动中展开的涉及到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美的本质可以深刻地应答美的本源问题.同样,对美的本质的界定只是问题的开始,美的本质问题只有在关于艺术本体的阐释中才能得到终极解决,从美的本源到美的本质,再从美的本质到艺术,康德通过对美的本质的二重解构,重新打开了美的本质之门. 相似文献
17.
试论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思想转变、促进人的发展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这就决定了,只有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才能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特征,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本质的最为科学的阐述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这篇蕴含了天才世界观萌芽的伟大著作中 ,尽管这种纲要性的阐述带有较多的结论性话语而容易给人留下语焉不详的印象。其实若从整个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 ,《巴黎手稿》已经为这种结论性的阐述创造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不过是在更高、更广泛的意义上对于这种科学结论的具体展开和充分论证而已。《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完整叙述是这样的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关于人的本质、人性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同志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性等同于人的本质,并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人性的某些提法作为人的本质的命题加以引用和论证。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人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弄清人的本质和人性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人的本质不等于人性,它们是两个含义不同的范畴,这可以从历史事实中看出来。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人的本质和人性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含义不同的词。在马克思的德文原著中,人的本质一词是Das Wesendes Menschns,人性一词是 Die Humahitat。“Humahitat”一词,除含有“人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前几年我国理论。界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许多学者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但是,我们总觉得这个问题还没有谈透,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一 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在哲 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究竟有什么 意义,处于什么地位?较早以前,我们对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采取回避态度的,误以为这是与唯物史观不相容的资产阶级哲学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理论界才开始从正面讨论这个问题,并把它纳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但是究竟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似乎也还没有取得十分明确的共识。 我们认为。首先,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