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2.
3.
从实证上考察,宪法的裁判规范性是宪法能够适用的基础;从宪法适用的可能性来考量,宪法具有"法"性,即规范性、强制性和制裁性。宪法适用包括宪法立法适用、宪法行政适用和宪法司法适用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宪法适用的前提、重要途径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宪法审查制度应当确立人权保障、权力制衡、宪法审查权独立等原则;根据上述原则,我国应建立兼具权力机关性质和司法性质的、独立的宪法法院,并围绕宪法审查权的独立性构建一元二级宪法法院。宪法审查的对象不应当包括普通公民;宪法审查的范围应当在比较分析各国经验并结合我国权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加以限定。宪法审查程序应当借鉴德国模式形成一般程序规定和特别程序规定相统一的审查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5.
宪法社会权条款在司法裁判中适用是落实"民生至上"宪政理念的必然选择。目前,人民法院援引宪法社会权条款裁判案件已开始步入司法实践舞台,并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规范和完善宪法社会权条款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必须依照尊重、保护和给付义务的递进次序,由受案法院以合宪性解释的基本形式予以直接适用。 相似文献
6.
7.
通过裁判对社会权予以保障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裁判对社会权予以保障的方式却有所差异.反对社会权可裁判性的理由不是社会权的可诉性,而是法院对裁判方式的选择.不同的裁判方式必须符合其国家或地区的宪法理念、宪政体制与司法传统. 相似文献
8.
法国在2008年宪法改革中于原有的事前审查制之外创立了合宪性先决程序,在普通诉讼中若发现已生效的法律侵害基本权利,可终止案件审理,将合宪性问题提交宪法委员会.合宪性先决程序的核心是基本权利保障,并且这种保障基于法律的考量而启动,宪法委员会的审查程序也是裁判性的,因此,宪法委员会实质上已然是个"宪法法院".合宪性先决程序连接了普通诉讼程序与违宪审查程序,将对法国的违宪审查、基本权利保障和普通司法体制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要使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为此,就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建立有限的诉讼制度;建立专门的司宪机构;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优势;充分发挥执政党在宪法实施中的独特作用;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0.
赵书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8-92
在中国,宪法更多的是从政治意义上被阐释的,许多与宪法相关的问题往往要从宪法之外去寻找宏大的理论话语。然而,这种方式会销蚀宪法的至上权威。因此,欲建立宪法的至上权威,就必须从宪法解释入手,通过以宪法文本为根据的宪法解释解决宪法的相关问题,这才是宪法权威的真正生成之道。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渎职行为 ,是腐败现象的集中体现。本文对职务犯罪的预防 ,从政治思想、组织体制和民主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2.
宪政是一种民主政治形态。清末改良派和清政府分别通过变法维新和预备立宪进行了宪政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学者们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大多贬多褒少。客观地说,清末宪政运动有不少科学合理的因素,对其进行辨证分析,一则还历史以公正,二则对我国目前的宪政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叙述了杨增新、杨飞霞在养兵、防俄、裁军及俄败兵安置问题上的分歧 ,认为“二杨”之间的矛盾多缘于政见上的不同 ,而较少意气的纷争 相似文献
15.
16.
冯瑞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74-76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然而现实生活中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缺失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又是直接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制度因素.因此,回归农民的公民身份,对农村群体性事件进行宪政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首先从宪法语境分析农民的含义及其宪法地位,其次分析我国农民在结社自由权、村民自治权、财产权、劳动权、社会保障等权利缺失的状况,最后剖析了我国现有制度安排在农民利益表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得出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渠道是尊重宪法还权于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崇尚法治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依宪治国。法治、宪政与政治文明三者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宪法角度讲,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制度构建包括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规范体系、积极实现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建立科学合理的宪法性审查制度、确立全面司法审查原则的宪法地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王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2):38-40
同素材的性质判断间具有对当关系 ,原始支判断相同的一定形式的复合判断间也存在对当关系 ;以性质判断间对当关系为依据 ,可以进行推理 ,进行反驳 ,以复合判断间的对当关系为依据 ,也可以进行推理 ,进行的反驳 相似文献
19.
论公共财政的宪法内涵——基于宪法释义学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财政体制改革目标.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虽然它目前只是一个调整财政支出范围与财政管理制度的政策性概念,但中国宪法文本及宪法惯例的发展已经使之成为重要的宪法学概念.因其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分权体制的内在原则,以及基本人权之均等保护的财政改革理念,公共财政概念可资为我国修宪立法之重要参考,亦可在财政法律法规适用的过程中发挥其政策诠释与规制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