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本文借助"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人民币初始国际化、人民币汇率浮动、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和人民币完全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完全对外开放两种情形,分析了中国资本账户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可能遭受的风险以及风险传导的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在两种情形下都会通过利率和汇率变动引致资金的大规模流动,借助资本市场需求的追涨杀跌,放大或缩小我国资本市场的需求,加大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2.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国际化范围、国际化速度、有规律国际化节奏存在正向影响.研究显示,国际化董事会显著调节了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信息环境或者缓解融资约束的途径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且这种作用机制在信息环境较差、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应坚持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使得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资本市场开放与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互动机理,提出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日程安排,分析并描绘了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2013-2019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例,考虑企业ESG表现中介效应,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论证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会推动企业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的提升,其中企业ESG表现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是资本市场开放影响标的公司价值的重要渠道,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重污染行业中比较显著。为此要充分认识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循序渐进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有序开放,加大企业ESG信息披露力度,提升披露质量,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的开放于我国而言是必要且迫切,但如何以稳妥的方式开放则是本文要研究的。文章先谈及我国所面临的资本市场开放要求,接着述及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风险,最后就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现实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自由化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自由化既促进了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效率 ,同时也成为资本市场不稳定的隐患。中国要进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 ,不宜操之过急 ,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完全开放更要慎重。我们认为应分 3步走 :( 1)目前我国仍应保持资本项目的不开放。 ( 2 )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本国的资本市场。 ( 3)全国对外开放本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虚拟资本理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文章运用虚拟资本理论来分析中国资本市场运行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如虚拟资本价值与实际资本价值不符、资本市场金融风险突出、证券市场行情的走势不反映基本面的变化、过分投机现象普遍存在、证券监管不到位等.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资本市场现实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沪港通所带来的政策冲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启动显著加快了试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降低了资本结构偏离目标的程度,进而促进了企业资本结构动态优化。区分不同偏离方向和调整方式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资本市场开放效应存在非对称性,其影响在杠杆过度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稳健。高杠杆企业更倾向于采取权益融资方式调整资本结构而非债务方式。丰富了微观财务视角资本市场开放效应的实证研究,为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疫情肆虐、地区动荡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正成为全球投资的避风港“。沪港通”机制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国内外资金流通的重要平台,这不仅促使资本市场与企业治理之间反复博弈,而且深刻影响企业微观行为。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易受外部政策环境、内部治理等因素的影响。“沪港通”机制的落地落实,在加速资本市场开放的同时,可通过强化企业外部监督、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方式,提升其社会责任绩效,这一点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如果营商环境好,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正外部性越大。资本市场开放的这种积极作用,为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力的提升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成功运作及国际资本的利用 ,事关重大。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资本市场 ,在对国内新兴高科技高风险产业和西部大开发的支持方面 ,力度有限。为了驱弊就利 ,我们的又一选择是在保持大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建立资本市场特区 ,实行资本市场递进放开战略。中国已经具备建立资本市场特区的基本素质。要建立资本市场特区 ,就必须选择经济基础较好、易于调控的中小城市踩点 ,以及较大区域的特殊资本领域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1.
对外资开放高等教育市场 ,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 ,有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而且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扩大我国内需。因此我们要有对外资开放高等教育市场的紧迫感 ,抓紧时间完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 ,把教育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作为对外资开放的重点 ,坚持以市场换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则 ,加强监控 ,提防西方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 ,中国资本市场面临更大的开放压力。由于监管法规限制 ,人民币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以及资本帐户严格管制 ,资本市场的开放 ,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正确选择资本市场开放的突破口 ,能够有效解决约束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诸如人民币汇兑、资本外流、监管漏洞等问题。通过CDR将有良好公司治理制度和高透明度的信息披露政策的海外公司股票引入中国市场 ,有利于促使境内上市公司提高经营业绩、公司治理状况以及信息披露程度 ,向国际标准靠拢。从而有利于活跃整个市场 ,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监管体系以及调控体系等方面 ,加强对金融风险的发现与防范机制建设 ,增强对金融风险的化解与释放功能 ,是我国在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进程当中维护金融与经济稳定的基本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沪港通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事件,对微观企业的经营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将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增加了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提升了企业创新产出水平;(2)沪港通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较高、分析师追踪人数较多和独立董事人数较多的企业中更为明显;(3)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沪港通对大型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要不断深化以沪港通交易制度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业的血液。在中国,房地产金融业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它严重影响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按WTO协议要求,中国将于2006年对外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中国房地产金融业将会出现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其动因是:1.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运行证券化的必然要求;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3.可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4.能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5.是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的途径;6.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服务方向、国有股的流通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三个问题。资本市场既然内涵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它就应当是为所有的企业服务,而不应当定位于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国有股流通与否属于公司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卖出价格可以低干净资产价值,因为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看中的是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未来收益;我国资本市场实行对外开放,既要积极实施请进来战略,更要实施积极走出去战略,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8.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对接与互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然而中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长期处于一种分而不离的状态 ,不仅给两个市场之间带来了流通、运行、效率等问题 ,也造成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乏力、约束软化等后果。本文通过对资金、价格 (利率与金融资产价格 )和货币政策等对接条件要素的理论分析和在中国的实证分析 ,探讨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实现协调对接与互联的思路与途径 ,以达提高金融市场体系的运作效率 ,促进核心金融市场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构建以市场透明度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秩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在资本市场基础上的现代金融体系,以其杠杆化的功能,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现代经济不断成长的强大推动器。因此,资本市场秩序的规范和建设也就必然成为整个市场秩序形成的核心环节和重要基础。资本市场秩序的核心是维护市场透明度。通过对市场透明度进行理论分析,可以发现,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是造成资本市场秩序失衡的三大行为,因此,必须规范公司治理,建立尽责的中介机构,制定符合现代经济活动要求的会计准则,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从而完善资本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20.
内部资本市场研究起源于多元化的价值归因研究,但就多元化的投资有效性而言,基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的实证研究绝大多数结论是“多元化投资无效率”。这将成为重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直接依据。本文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构建了一个预算选择模型,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在契约结构、现金流控制权和管理者行为效应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