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安排大棚全年立体栽培,是大棚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途径。常用的大棚立体高效模式有以下几种:(1)一年四作四收:早春促成栽培黄瓜或番茄,间作蘑菇或早甘蓝——秋延迟栽培番茄或黄瓜、间作花椰菜或蘑菇。茬口安排分春季提前和秋延迟两大茬,严冬或盛夏休闲。具体种法:2月初扣大棚模,挖蘑菇栽培沟,整  相似文献   

2.
研究将垄作栽培、覆盖保墒、补充灌溉、交替隔沟灌溉四个单项节水技术有效组合,形成不同组合模式,探讨不同组合模式春玉米田水热变化规律。试验设计如下:聚土垄作春玉米,在玉米水分亏缺时期以交替隔沟灌水方式补灌,根据垄沟表面不同的覆盖方式组合出四种处理,垄覆膜沟覆秆处理(MG)、垄覆膜沟裸处理(ML)、垄覆秆沟覆秆处理(QG)、垄沟全裸处理(CK)。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全生育期内耕层土壤含水量MG>ML>QG>CK;各处理垄上土壤温度随时间变化均呈抛物线线形,在苗期各处理垄上土壤温度差异明显,ML>MG>CK>QG;在穗期CK>ML>MG>QG;在花粒期ML>CK>MG>QG.。  相似文献   

3.
榆林市榆阳区是全国春玉米优生区之一,玉米作为全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为筛选出丰产性号、抗病性强、生育期适宜的玉米品种,对陕科9号等20个品种进行区域试验。综合对比分析,发现陕单609、平玉8号、陕科9号、延科288四大品种出苗率、植株长势、果穗性状、亩产量均表现良好。其中亩产量依次顺序为:陕科9号为1010.5公斤;延科288为1000.9公斤;陕单609为1000.7公斤;平玉8号为989公斤。因此上述四个品种推荐在榆阳区大量种植。  相似文献   

4.
米易县的立体农业是从1984年开始的。这一年四川省确定该县为立体农业试点县。从那一时至今已有七八年的时间。该县的立体农业已逐步推广开来,并且获得了显著的效益。事实证明,立体农业是发展我国农业,帮助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的路子。笔者曾于1989年去该县就这一问题做过一些调查。现在用当时所获材料对该县立体农业的发展和立体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做点介绍和探讨。 ;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们地区的主要旱作粮食作物,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为了充分利用玉米前期的生长空间,套种早熟蔬菜,实现粮菜高效栽培,笔者经过实验,探索出一套西葫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从3月到  相似文献   

6.
丁亮 《小康生活》2005,(1):14-15
立柱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这种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情况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使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温室设施利用率,成为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工厂化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7.
@@ 编者按:基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刊延请中国工程院官春云院士就如何依托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加快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湖南农大科技督导团专家就转基因农作物研发,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董成森先生就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展开笔谈.官春云院士在分析我国油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要通过选育和推广油菜新品种,大力推行标准化栽培,狠抓油菜产品的精深加工,以促进油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民营山东省莱州市农业试验站创出我国玉米制种高产新纪录。10月6日,经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业厅、山东省种子管理站、山东农科院等单位10名专家联合测产验收,“莱单2号”(214×黄早四)平均亩产685.6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47%;20亩“莱单2号”制种田平均亩产417公斤,创造我国玉米制种高产新纪录。莱州市农业试验站是由农民出身的邓茂金同志挑头创办的。这个站从  相似文献   

9.
顾慰连教授(1931-1990),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潜心于教书育人,为农学本科生、研究生分别讲授作物栽培学、玉米栽培与良种繁育、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他先后担任沈阳农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和沈阳农业大学首任校长,倾心于学校的恢复、整顿与发展,为把学校办成以农为主,农理、农工、农文结合的综合性农业大学而创新求索。他躬耕于玉米栽培技术、玉米育种与繁育、玉米高产栽培生理等科学研究,并为服务"三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关心国家大事,兼任国家、省市各级学术、社会组织领导与成员,忠实履行职责。顾慰连教授具有博闻强识、爱岗敬业、矢志科学的忘我精神和修身厉行、尊师重教、温恭自虚的优秀品质,这些科学家的伟大风范值得农业科教工作者效仿、学习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通过实行“三扩大”,大力发展玉米、间套、蔬菜和设施农业,引导农业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是甘肃沿黄灌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持续高产高效农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提出采取优化品种结构、时空结构、要素组配等措施,实行全方位增加农业投入,进而实现沿黄灌区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面对水资源危机,人们的节 水意识已普遍增强,在全国各地已先后兴建了许多节水工程,如喷灌、滴灌、管灌、渠道防渗等,而且灌溉水利用率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农业高效用水方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高产栽培用水管理模式,特别是因忽略了农艺节水措施,使得农田水分生产效率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仅0.6—1.0kg/m3,而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可达2.32kg/m3。所以在采用工程节水措施的同时,合理地利用农艺节水措施有效节水,达到农业增产目的,应是水资源紧缺地区值得推广的节水措施之一。 1.发展立体农业。立…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农业基础建设与粮食产出关系为研究对象,以1991—2009年为研究时间序列,运用C-D生产函数进行对粮食总产量、谷物总产量、稻谷总产量、小麦总产量和玉米总产量的双对数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农业科技仍然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第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产量增加有显著性影响,但我国稻谷产量对农业机械化要求不显著;第三,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比较显著,尤其是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第四,我国加入WTO对粮食产量具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寒春1号是山东省济南市惠农种业有限公司近几年推出的一个高产、高效反季节栽培甘蓝新品种。它适合于秋季利用玉米等早茬作物栽培.冬天在不需要任何保护的条件下,即可安全越冬。由于上市时间早于大棚栽培的保护地甘蓝2-3个月,市场好,亩收入可达1500-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量与贡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水是指包含在国际粮食作物贸易中的水。从分析我国粮食对外贸易历程及特点出发,采用国际平均值估算1960-2003年我国小麦、大豆贸易净进口虚拟水量为3232.1×108m3和1123.7×108m3;玉米、稻谷净出口虚拟水量为459.2×108m3和1171.2×108m3。合计四种粮食贸易净进口虚拟水量为2725.4×108m3。这些虚拟水量对缓解农业用水紧张、弥补我国农业用水资源的不足起到一定贡献。并就运用虚拟水战略指导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彤 《小康生活》2003,(5):23-23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属高产作物,具有食、饲和工业等多种用途。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产量和价格均呈上升态势。黄淮地区历来有种植玉米的传统,但多年来都是单季栽培,或春播,或夏播,或套种。最近两年,黄淮南部地区开始试验双季玉米栽培,并且取得初步成功和效果。笔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和探索,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予以总结:(一)适期早播。早播是双季玉米高产的关键,必须采取多种措施:(1)适当  相似文献   

16.
稻城县种植业具有立体农业、高寒农业和旱作农业的特点。主要粮食作物有青稞、小麦、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有蔬菜、油菜、中药材等;经济林木有核桃、苹果及各类小水果,属于典型的半农半牧地区。文中主要对稻城县种植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我镇三港、小尖等村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萝卜三熟制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介绍如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一年发生五代,以幼虫危害作物。一代主要危害豌豆、小麦、大麦、绿肥等。二代主要危害棉花、春玉米、高梁等。三至四代棉铃虫危害棉花最重,它还危害夏玉米、花生、辣椒等作物。五代棉铃虫一般年份很少发生,近几年发生较重,多局限于贪青晚熟棉田。根据以上棉  相似文献   

19.
说来也巧,历来4月中下旬人们喜吃的椿芽,竟被四川奉节县永乐镇么店村农民王本光(634601)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用种籽在室内外、花台楼顶、温棚大田,一年四委均能立体快速栽培椿芽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多茬高效栽培就是充合利用玉米适宜套种作物的优势,变一地一用为一地多用,变单茬单收为多熟多收,显著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现将江苏淮北沿海地区的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