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萨迦格言》是西藏喇嘛教萨迦派哲人贡噶江村(本名吉祥义成,公元1182年至1251年人)的著作。这部富有哲理的诗歌集,虽有一些剥削阶级的宗教的糟粕,但也有不少具有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精华。几百年来,这部诗集象生活的教科书一样,在西藏人民中流传着。现将其中有关治学方面的格言选录几首,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2.
说到藏族文化历史,不能不提起《萨迦格言》及其作者——萨班·贡嘎坚参。(下文简称萨班) 萨班(1182—1251年)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学者,又是一个“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西藏佛教萨迦教派的第四代祖师,他一生著述颇多,但许多“都已被人们遗忘,唯有《萨迦格言》一书流传很广,”影响较大,十分引人  相似文献   

3.
《萨迦格言》伦理思想比较研究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迦格言》是藏族历史上最早一部格言诗形式的伦理著作。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藏族伦理思想家萨班·贡嘎坚赞(1182~1251)所著。 《萨迦格言》成书于13世纪初叶。当时正是西藏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时期。在此前后,由于吐蕃王朝的崩溃,致使西藏地区陷入封建割据局面:农奴主阶级与农奴阶级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各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甚为激烈,上层僧侣阶层之间的教派斗争亦愈演愈烈。当时萨迦派第四代祖师、学富“五明”的大学者萨班·贡嘎坚赞偏重于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写下的《萨迦格言》,起到了解决上述社会矛盾的“润滑剂”或“调和剂”的作用。 《萨迦格言》伦理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它以格言诗的形式和语言简明通俗、比喻生动形象、说理深入浅出的特点,溶宗教道德、社会道德及政治、法律为一炉,从人伦关系和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本文仅从中拣出两个问题作一比较分析,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4.
《萨迦格言》是萨迦教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嘎坚赞溶合藏族民歌、谚语、寓言、民间故事创作而成的一种诗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藏族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萨迦格言》共九章四百五十七首,每首都是四句七言,有喻有实。一般写实在前,比喻在后,各占两句。也有些其他形式的,还有极少数是直述的。可以说,《萨迦格言》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是长于比喻。  相似文献   

5.
《萨迦格言》作为有重要影响力的藏族文学经典作品,已被翻译成四种英译本流传世界各地。达文波特的英译本虽然深入、详尽,但存在很多对汉藏文化的误读。其原因在于译文中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受到了后殖民主义影响。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策略选择的先决条件,使得文本建构中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萨迦格言》是一部在我国西藏地区流传很广的哲理格言诗。它不仅对藏族文学史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对研究藏族的哲学思想有一定的帮助。本文试图就《格言》中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它的社会历史作用。但由于掌握的材料不多,本人的水平有限,因此,只能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如同一个高明医生, 配制良药医人重病。 为了世人有规可循, 我把圣法加以说明。 这是藏族历史上名闻遐迩的思想家、政治家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在其所著《萨迦格言》末尾的一段自白,在这段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自白中,道出了萨班写作这部哲理格言诗的宗旨。通过萨班对当时纷战不息、灾难深重的藏族社会提供的“圣法”和“良药”,我们可以窥视到他的政治抱负和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与王充《论衡》是有缘份的。1961年,我初中毕业。有一天,我在长乐县玉田镇小百货店里的书柜上买到一本书,这就是前苏联学者阿·阿·彼得洛夫所著《王充──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1964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我把很多书都留在福建老家,只带很少的几本书到北京,其中就有这本关于王充的论著。刚到北京,我如饥似渴地买了很多书。许多书都是自己很喜欢的。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这其间我的许多书,虽然一本不卖,却也大都掉失了,只有这本关于王充的论著仍然伴随我走南闯北。儒法斗争那一阵子,我…  相似文献   

9.
西藏萨迦寺修复元朝国师经堂藏传佛教萨迦派宗师、元朝国师八思巴的经堂,近日在萨迦寺修复竣工。这座经堂是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生前居住和涅之地,修复后的经堂富丽堂皇,大殿内供有各种佛像和八思巴的塑像。八思巴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公元1260年...  相似文献   

10.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比较,鲁迅在与波德莱尔相同的“艺术感应期”内,虽然有着相同的创作倾向,但却显示出不同的艺术个性.这两位作家正是以不同的艺术个性走上世界散文诗创作的艺术高峰。在以往的《野草》研究中,对鲁迅的象征主义创作倾向研究不够,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野草》是出现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开始这一段时间内的最早的一部散文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它写于1924年9月到1926年4月。当时是自有民国以来最黑暗的时代,也是人民大众最渴望光明的时代。从《野草》的《题辞》看,我们就明白鲁迅所以用“野草”命名,是有着深长的积极意义的,野草象征着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民大众“各各夺取它的生存”,而且迫切地期待革命(所谓“地火”)的爆发。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研究《野草》,就不能停顿在把它看作“格言”的阶段上,  相似文献   

12.
泰戈尔《飞鸟集》是一部富含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短小精悍的格言诗中承载着丰富的哲理蕴涵,而承载体便是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泰戈尔笔下的大自然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色美的体现,而在于揭示其所捕捉到的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哲理,以达到艺术之美。本文主要对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主要修辞手法加以探讨,这些修辞手法,有单用,有综合运用的,呈现出多彩多姿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藏族历史上的旷世格言著作<萨迦格言>以其隽美的词句、高超的智慧、深邃的哲理流传于世,历来人们或以文学角度来分析,或从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维度揭示其内涵,本文试从其作者萨班的佛教哲理的视角及他的知识背景来解读这部哲理诗,以最终明晰萨班的写作思维与意图.  相似文献   

14.
在乾隆前期出现的相同体例的西藏通志类著作中,根据篇目名称、部分篇目内容及误字、脱字的比较,《西藏记》与《西藏志》的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直接,其刻本最早的基础当为《西藏志》的某种抄本.同样,经过篇目顺序、部分篇目内容的增删与改动、正文与程途中加注的比较,《西藏记》与《西藏志》又存在着不少值得注意的不同之处.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画上等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两者只是篇目顺序有所不同和名称改一个字而已.总之,《西藏记》与《西藏志》是有着直接关系的两部清代西藏地方志.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西藏记》虽然是在乾隆十六年左右根据《西藏志》某种抄本整理而成,但其刻本与和宁《西藏志》刻本相比,内容上较多地保留了《西藏志》某种抄本的原貌,这是《西藏记》值得注意的独特价值之一.  相似文献   

15.
比较:罗本《三国》和毛本《三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志通俗演义》为罗贯中所著,但绝大多数读者阅读的是毛纶、毛宗岗父子修改过的《三国演义》。这两部《三国演义》虽然内容基本上相同,但文字上却有很多不一样。毛本《三国》与罗本《三国》究竟有哪些不同?毛本《三国》何以取代了罗本《三国》?对于这两个问题,今人研究的很少。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 首先是历史观的不同。罗本《三国》的历史观先进于毛本《三国》的历史观。 毛本《三国》一开始就增加了这么一段:“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亡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出版的《苏轼诗集》(以下简称《诗集》),以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集成》晚出,总的说来,编次较以往各本合理。但一些重要资料,王氏没有见到,《诗集》少数编次,仍未尽善,需要加以调整。关于这个问题,国内有的学者已注意到了。如曾枣庄同志在《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三年第主辑《读王文诰<苏诗总案>札记》一文中,就确切地论证了“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  相似文献   

17.
凤凰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王华宝先生点校本《诗集传》,是通行本中点校质量较高的一个本子。据该书"整理说明"所言,本书以《四部丛刊三编》本所收的宋代二十卷本《诗集传》为底本,同时也参校了《诗集传》的其他版本,以及中华书局版的《十三经注疏》[1],使得该点校本为当今学者广泛使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虽说是大醇小疵,但终究不便学者使用。本文特对本书的校点疏失加以纠正,以使本书精益求精,亦是为了便于学界更好地利用本书。本文揭出其中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可以把蒙文沿革的历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来进行考察。而前期蒙文和后期蒙文交界时曾出现过将近百年的过渡时期,具体时间大约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之间。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献,除《藏蒙合璧萨迦格言》外并不多见。故权且归入前期蒙文。关于前期蒙文沿革情况,笔者已另拟专文讨论,在此不再赘述。一般而论,于猪儿年十二月即1588午元月  相似文献   

19.
部队诗人纪鹏是五十年代登上文坛的,三十多年来他勤奋耕耘,已经出版了十几本诗集,而《淡色的花束》(漓江出版社出版)则是他的第一本散文诗集.他创作散文诗的历史不长,大部分作品产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数量不大,但分量不轻.这是他在诗歌创作道路上的新尝试,新成果.《淡色的花束》是一部质朴、凝重的散文诗集.它内容丰厚,有的记述和战友、文友的交往,缅怀风采,有的是远游览胜,铭记教益,其中有出国访问的观感.也有的是借  相似文献   

20.
春秋后期吴楚两国争雄是春秋时期霸权迭兴历史上的重要一章。以往学者对于吴楚争雄多关注吴国破郢入楚这样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对于有重要影响的州来之争却很少注目。上博简《吴命》篇所揭示的相关内容使人们对于州来之争这个尘封已久的历史事件有了重新审视的机会。《吴命》简的内容可补相关史载之不足,其重要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