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意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以博厄斯为首的文化历史学派立足于对文化的历史、微观分析,揭示了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对社会成员的整合功能,并进而倡导文化相对论.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与基本观点对科学历史主义尤其是库恩的范式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反映在库恩对范式、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发展图景的描述中.  相似文献   

3.
库恩“范式”与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库恩“范式”丰富内涵的揭示,挖掘出范式概念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客观主义逐渐走向相对主义的过程,找出范式在语言层次上的不可通约性、不可比较性、不可翻译性和不可交流性,从而对实证主义、证伪主义等进行了批判,给科学发展倾注了人文的理解,同时也对范式的症结提出了新的置疑,为今天知识和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库恩"范式"丰富内涵的揭示,挖掘出范式概念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客观主义逐渐走向相对主义的过程,找出范式在语言层次上的不可通约性、不可比较性、不可翻译性和不可交流性,从而对实证主义、证伪主义等进行了批判,给科学发展倾注了人文的理解,同时也对范式的症结提出了新的置疑,为今天知识和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极大地向社会渗透,其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科学的伦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科学共同体已成为科学研究和发展的主体,在科学的认知过程和社会互动过程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科学共同体是一种伦理实体,其伦理性的品质特征是伦理精神,它既包括又超越于作为其成员的科学家个体的道德精神,实现了“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科学共同体伦理精神的建构对解决当前的科技异化问题具有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库恩关于科学革命具有两种发展类型及其关于科学革命本质特征的论述,认为库恩后来关于科学革命的态度渐趋温和,更多关注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对库恩的科学观尚需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文化和人文的文化的区分是现代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历来被文学研究者忽视的“科学话语共同体”,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的重要支撑,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是库恩早期新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挑战下,库恩意识到,"共同体的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遭遇的尴尬:共同体的社会学不是真正社会学,而是来自物理学的经历和体验.在看似矛盾的困境中,库恩坚持"共同体的社会学"不能脱离科学认识论,它与坚持科学认识论并不矛盾.这是库恩理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国际话语,是基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之客观要求的哲学大智慧。科学认识和把握命运共同体需要分析其现实形态的利益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在此学理前提下,可基于唯物史观视野揭示和说明命运共同体作为历史和民族范畴的社会根源,进而提出优化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10.
梅英 《学术探索》2014,(10):143-146
长久以来,技术学研究范式在“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究其原因,与“教育信息化”之研究对象密切相关.“教育信息化”究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构建“教育世界3”的过程,基于该世界自在、自主、无预定性之特征,该过程只能采纳波普尔的试错法进行.作为一个以批判为原动力、人为核心的创造发现过程,其间的科学共同体所持的研究范式是由研究对象的特性决定的.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特性,技术必须持续贯穿于其建设过程中.由此,技术学研究范式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可越过的经典文本.在此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论证了国家这一虚幻共同体产生的根源并指正了其虚幻性所在.同时,他们阐述了只有建立真正的共同体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现实的人是社会性存在物,是在共同体中的存在物.因此,以共同体为视角考察人在性质不同的共同体中的生存样态能够为如何看待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何处理人与共同体的关系提供理论思路和现实指导,对实现“共享发展理念”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从科学到审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与审美是人性中两种不同的活动 ,但不同的东西可以相通。欣赏自然美是由科学通向审美的起点 ,而美则使科学的普遍性更具生命力。由科学到审美的主要通道是想像 ,缺乏想像力 ,必然会使科研成果的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科学和审美的共通的特点是自由精神 ,我国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要想来一个巨大的飞跃和发展 ,需要更多强调的是发扬科学固有的为学术而学术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古今中外通用的教育模式,榜样教育在教育特别是德育领域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从道德社会学的角度考察,"最美现象"实质上是一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与传统榜样教育不同的是,"最美现象"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把传统知识型"道德域"带回到日常生活世界,从而改变了缺乏生活性的传统榜样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社会道德教育模式应逐渐从榜样教育转向共同体精神培育,既要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新媒体中,提升人们对主流道德和价值伦理的广泛认同,又要积极引导人们在职业生活和社区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道德共识与道德行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教育研究范式是人们在探索和认识教育科学规律中所使用的一些方式、手段、技术、技巧.一般认为有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两种究范式既对立又互融合互补.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范式是人们在探索和认识教育科学规律中所使用的一些方式、手段、技术、技巧。一般认为有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两种究范式既对立又互融合互补。  相似文献   

17.
张燕 《阴山学刊》2009,22(4):79-82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齐曼继承了广义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他在解构“默顿范式”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并建立起后学院科学的“齐曼范式”。从默顿的学院科学到齐曼的后学院科学,究竟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变化以及齐曼的后学院科学范式为我们提出了何种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路径,无疑值得我们去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源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于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它符合当前国际社会发展需要,契合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发展的共同心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正源于中国的新时代理念,是走向世界人民的国际共识.  相似文献   

19.
20.
一 伽达默尔坦言,"像古老的诠释学那样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技艺学',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并不想炮制一套规则体系来描述甚或指导精神科学的方法论程序"[1]<第二版序言>)>,他所关注的是"超越我们的意愿和行动与我们一起发生"的东西,明言之,就是在理解过程真实地呈现在我们意识之中的东西,亦即构成人的此在的存在状态的东西.如果我们承认人人生而平等,自有其存在的根据与合理性,那么,构成人的此在的理解就没有什么优劣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