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把创建和谐企业、促进行业和谐、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服务员工、服务用户、服务社会,达到了三者满意,实现员工、企业、社会的共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陈义杰 《理论界》2007,(9):38-39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民间组织作用的发挥。依据民间组织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政府要积极培育和扶持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实现政府与民间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将加快中国民主化进程。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高度契合,而且相互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也是公民民主政治素质提高的过程和社会利益集团的重新整合过程。由于政治文化价值真空的存在、社会组织不成熟、政府制度供给能力相对较低等制约因素,和谐社会民主化进程任重道远。必须构建新型政治文化,培育市民社会,完善制度创新,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监督职能,扩大基层民主,使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获得强有力的合法性依托,形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最佳张力,以确保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创造性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不仅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物质基础,而且也创造了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一、企业文化对提升员工的素质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对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评价和看法,是企业  相似文献   

5.
非政府组织、政府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和推动作用,但是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完全依赖政府。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主要构成因素应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非政府组织借助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和推进器。因此,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应加强互动合作,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组织要取得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新形势,关注并解决好员工的各种思想问题;采取职业生涯规划、沟通、激励等对策,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建立一支和谐、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进而实现组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以和谐社会审视法治建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命题,并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新时期的新目标。对于命题本身,我们并不陌生,如“天人合一”、“大同世界”、“和为贵”等都体现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从形式上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和谐社会都是表现为社会的各个群体实现良性的互动,整个社会能够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社会能够实现安全的运行和健康的发展。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说,我们现在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古代的“和…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部分,研究其科学内涵,明确其社会意义,探索其实现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社会组织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承接者;社会组织可以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整合;新疆的社会组织方兴未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社会的微观组织。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企业及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和谐出凝聚力,和谐出创造力,和谐出竞争力,一个和谐的企业是内外关系协调、经济结构合理、人力潜能释放、竞争能力持久、发展能力持续的企业。社会要和谐,企业要发展,文化是灵魂。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先进企业文化,做到权为员工所用,情为员工所系,利为员工所谋,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用以人为本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用以人为本来检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效。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谋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总体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实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消费和谐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当前中国存在的诸多消费不和谐现象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和实现消费和谐,包括实现公平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安全消费、文明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整合社会利益,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构建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模式。系统地解读和处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组织凭借其自身所具有的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盈利性等优势,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的创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政府、市场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并已经成为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和谐社会治理的重要机制。非政府组织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和谐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管理观念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完善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社会管理,这是保证社会和谐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当前,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在观念上首先有所突破,以全新的观念来考虑和完善社会管理。针对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特殊问题和特殊规律,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实现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转变,实现从国家分配到公共财政的转变,探索在社会管理中合理利用市场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吴巧瑜 《学术研究》2007,36(8):15-19
转型期民间商会组织的兴起,是多元社会力量相互角力,社会结构重新分化组合的结果。如何在有序的状态下顺利完成转型,形成政府与民间组织构建和谐社会的合力,合作主义作为一种主张政府权威和社会团体进行制度性合作,实现双方受益的结构变迁理论体系,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塑造民间商会组织的重要角色,发挥民间商会组织的功能提供了独特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利益相互制衡来构建利益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冬汉 《江淮论坛》2008,1(1):91-9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工程,它需要从多方面来努力,其中实现社会的利益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认为,建立起一个长效的、根本性的利益平衡机制,才是实现社会利益和谐的根本途径.即根据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不同利益阶层的现实,鼓励各阶层发展自己的利益诉求组织,同时从政策、法律等方面着手建立起多种不同社会阶层公平进行利益博弈的平台,用利益制衡利益.  相似文献   

18.
覃红  黄彬 《社会科学家》2007,(5):140-14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但目前我国城乡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农村健康公正问题长期未解决,当前应当寻找对策认真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的一项社会宏观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的复杂性、系统性、艰巨性客观上要求科学方法的指导。历史唯物主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总的方法论依据,矛盾辩证法、系统整体论、和合学方法及对话沟通等方法则构成其方法论的具体内涵。依照这些方法办事,可以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实践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与目标,需要在治国理念上进行变革,在制度建设上进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发展宪政,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规则和制度。和谐社会的根基在于宪政,宪政所提供的制度,不断消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可以说,和谐社会的内蕴与宪政建设的旨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社会与宪政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宪政的发展是和谐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可以为宪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此,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充分开发宪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和功能,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组织了"宪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笔谈,从宪政的内容、法治政治、宪政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宪政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宪政如何支持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怎样结合我国国情推进宪政发展等问题,期望有助于准确把握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定位,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