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年轻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二十年后成功越狱的故事,展现了影片主角安迪近乎完美地在体制化社会下对自己、对狱友甚至对社会的种种救赎,警示人们要不断反观早已习惯适应的生活,坚守对美好人生的希望和追求,感悟灵魂自由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2.
跟风靡一时的美剧《越狱》里的越狱过程相比,兴国越狱者的技术含量低的荒唐。如此轻而易举的集体逃脱,简直是对该地看守所管押能力的巨大嘲讽。近几年来,基层看守所的管理问题,时时出现一些漏洞。兴国越狱案再次提请看守所系统严肃反思  相似文献   

3.
可乐闪读     
《可乐》2006,(11)
那些听起来天方夜谭的故事,往往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拉风〗这起越狱事件发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郊的警察情报处监狱。9月11日凌晨2点左右,5名囚犯将全身涂满奶油后,钻过囚室铁栅栏间的狭窄缝隙,摸黑逃走。当时正下着大暴雨,因此狱警没有发觉。如此成功越狱,令警方  相似文献   

4.
詹姆斯·鲍德温的短篇小说《桑尼的布鲁斯》讲述了一对非裔兄弟各自走向觉醒并最终再次团结的故事。文中"光""暗"意象是除音乐之外另一重要意象,但常被人忽视,故本文将从人物的心理变化、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及布鲁斯音乐的意义等方面来探讨文本中"光""暗"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揭示其所展示的作品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5.
凉月满天 《社区》2008,(23):28-28
吕代豪,从少年到青年,从斗狠打架到加入台湾臭名昭著的黑社会竹联帮,无恶不作。他连续入狱、越狱,台湾38座监狱,他住过14座,前后共被判处有期徒刑38年。他说:我不入监狱,谁入监狱?在监狱里,他的心里充满绝望和质疑:“人生真的有晴天吗?真的有一块蓝天白云属于我吗?”他把自己后来的变好,归结为还债,还爱心债——还一个陌生女人的爱心债。  相似文献   

6.
故事性表达成为当前电视节目存在的常态。探其原因,首先是观众借助故事更方便获取和传播信息,还有基于好奇心、优越感之上的兴趣和心理期待;其次是节目生产者熟识故事模式,坚信光明的市场前景,对利润回报信心十足;再次是电视管理者借助故事建构意识形态,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最后是电视媒介传播的偏向性。但当故事与电视的结合难以同时满足或协调四者的要求时,故事的真实性就容易与观众的期待或感知产生错位与冲突,违背叙事契约,有意或无意混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影响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危害电视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故事新编·起死》篇从创作来源上看,实际上是鲁迅先生对古代"庄子与骷髅"母题的重构,又揉合了现代风格改编而成的。《故事新编》中"庄子叹骷髅"情节框架则主要来源于清代小说《续金瓶梅》,骷髅复活、恩将仇报情节是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鲁迅《故事新编·起死》不仅有着多重隐喻的故事内涵,而且增加了荒诞的情节与人物,成为"庄子叹骷髅"故事母题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8.
观点     
《人力资本》2010,(1):7-7
做"事"要对社会负责任 ——从2000年获罪入狱,爱多VCD创始人胡志标离开公众视野已经好多年了,2009年年末,他选择在北京首次面对公众。这位昔日气势夺人的标王,如今谈论最多的是责任,他说自己现在做的不是企业,而是一个"事"。"以前有人让我做网游,说网游好挣钱,我说我不做。  相似文献   

9.
严利  李颖 《今日南国》2007,(3):62-64
继日剧、韩剧之后,以《越狱》为代表的美国电视剧迅速俘获大批中国白领,其流行带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2007年1月22日,“休假”已久的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重登荧屏。在中国,这一消息早就在“越狱迷”中传说已久。短短4天,百度“越狱吧”一条相关内容的帖子点击率就超过了1万次。2006年,《越狱》在中国受到了空前的追捧。受此影响,近几年一直在国内秘密流行的美剧终于走出了网络,进入了主流媒体和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刘长卿蒙冤入狱及两遭贬谪主观原因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卿之所以仕途偃蹇,蒙冤入狱,甚至两次被贬,一生坎坷,其个人"直道"为官,耿介做人的勇者精神和百折不挠、报效国家,体恤百姓的为官之道是重要原因,与其同时代的皎然却批评刘长卿等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甚至把"诗道初丧"的责任归于刘长卿等,以为他们不关注国运民生,对刘长卿来说确实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1.
"赵氏孤儿"型故事从唐代以来就以各种形式在小说及戏曲中出现,明清两代是"赵氏孤儿"型故事的繁荣阶段。当代金庸先生是最擅长利用此类模式的大家。  相似文献   

12.
故事化是当下众多电视节目争相采用的一种方式。在创造了高收视率的同时,过度的故事化也让许多电视节目进入"泛故事化"甚至"泛娱乐化"的误区。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走近科学》可视为电视节目故事化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文本。通过梳理《走近科学》节目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电视节目故事化的优势和弊端。而收视率在推动电视节目"泛故事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收视率毕竟不等于收视质量,无法反映观众的满意度。因此,提倡绿色收视率评价体系,强调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协调发展,才能净化收视环境,维护电视生态,确保故事类电视节目的品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洪宣娇是太平天国虚构叙事中最受关注的"历史女人",研究关于她的故事对于揭示过去百余年间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历史女人"叙事规律都很有意义。在三十多个关于洪宣娇的故事中,出身故事共有四种形态:不光彩出身、光荣革命出身、普通出身、传奇出身,这四种出身形态与20世纪的政治文化思想的演变关系密切,但与其转变又并不完全同步,决定洪宣娇出身的是作者。洪宣娇的四种出身故事形态代表了虚构叙事处理"历史女人"出身的四种方式:丑化、美化、人化和奇化。  相似文献   

14.
从文学叙述传播的角度看,原"女子军特务连"的女性群体既没有真正成为叙述主体,也没有真正成为叙述客体,而是反讽性地成为失语"沉默大多数"。"红色经典"与"红色旅游"的兴起,她们开始受到媒体的重新关注,但是,这并不是说媒体就开始关注她们的故事本身,也不能说明她们能够讲述自己的故事,她们的故事原本就是别人讲述出来,如今她们也仍然是在讲述别人讲述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安东妮亚》中,作者薇拉.凯瑟采用了"中国套盒"的叙事结构,也即"故事之中有故事"的叙事结构。凯瑟致力于表现欧洲民间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影响,而"讲故事"是欧洲民间最古老最常见的传播文化的方式———以这种源自民间的技艺来引入欧洲文化,无疑使得小说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我的安东妮亚》还流露出凯瑟对于美好过去的深深眷恋。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可以分为故事中的"我"、讲故事的"我"以及隐含作者的"我"这三种情况。它们往往是交织作用在文本中,以限制视角观照自我或他者的故事。当叙述人的叙述和作者在价值、思想观念方面发生冲突或分歧时,文本中就存在隐含的作者。鲁迅小说中的"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人称小说中是独树一帜的。其背后所浸透的是鲁迅作为一个启蒙者的忧国忧民的爱与痛。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通过对"爱"的独特阐释和在故事中讲述故事的独特笔触和叙述艺术,向人们展现了深明透彻的生存样态。她以"情绪的世界"向我们传达着她对生命的体验和繁琐人生独立意识的消解,最终将走向毫无意义的宿命的哲学观念,悲凉地感叹着偶然与不安的宿命意识和焦灼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18.
美剧开锣     
9月17日开始,《越狱》等一大批热门美剧拉开了秋季美剧热潮的帷幕对于美剧迷来说,秋天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季节。停播数月的剧集将在9月集体回归。根据社区网站Facebock的统计数据,《越狱》(Prison Break)依然是中国用户中最受欢迎的连续剧。福克斯台在8月底来了次自觉自愿的"剧透",将《越狱》第三季第一集的前17分钟片花放上了官方网站,瞬间被蜂拥而至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  相似文献   

19.
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自问世以来,一直广为流传,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传承典范,尤其在唐中晚期及五代,掀起了李、杨故事材料收集及创作的高潮。从现存笔记作品来看,此类题材在唐传奇的影响下,呈现出典型的"信""奇"特征及一定程度的"高力士素材中心源"现象。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通过对"爱"的独特阐释和在故事中讲述故事的独特笔触和叙述艺术,向人们展现了深明透彻的生存样态。她以"情绪的世界"向我们传达着她对生命的体验和繁琐人生独立意识的消解,最终将走向毫无意义的宿命的哲学观念,悲凉地感叹着偶然与不安的宿命意识和焦灼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