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变转型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引起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使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呈现空前复杂的状态.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增强其影响力、凝聚力以及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竟争力,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利益格局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在利益主体构成、利益诉求内容、利益意识趋向和利益差别矛盾等方面呈现明显变化,而利益各方面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均会有所反映。因此,在利益变迁视域下,要特别关注利益格局变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产生的影响,积极探索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路。这就要求既要关注经济建设,强调对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满足和实现,巩固群众根基,又要加强对利益意识的引导和利益公平的保障,强化社会认同,以强大的思想力量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国家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有三种类型: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西方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手段和特点是: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力求中间化,扩大党的纲领和政策的包容性,扩大党的社会基础;通过媒体宣传党的政策,消除负面影响和化解社会矛盾.西方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对我们的启示在于:不断完善政党政治的方法论,深化对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拓展党的纲领政策的涵盖面;扩大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党的理论创新能力,开拓思想理论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国家意识形态作用下的区域。由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整合性和强制性,客观上会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制约。当国家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时,少数民族文化必然也随之进行变化。实践证明,随着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国家意识形态也不断地变化,同样,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国家意识形态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不同阶段由于国家意识形态主体导向的不同,就导致了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模式,其中,改革开放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模式将是今后一个阶段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变迁是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使然。因此,运用现代国家建构这一理论框架透视中国乡村治理变迁的轨迹,既为了解中国乡村治理的真相提供了一个学理层面的窗口,同时对于当前探索中国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模式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主流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冲突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冲突形成的复杂因由及特征,从主流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冲突化解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入手,探究通过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感召功能,以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增强人们对现行体制正义性的信仰,对当前化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顺利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明师 《学术论坛》2012,35(2):36-40
从开国功臣、建国功臣到先进生产者,到政治性的红色劳模,再到实干家劳模,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短短40年间,劳模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模形象变迁与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之间不断发生着胶合与同构,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左倾思想的发展也越来越显著。从这一问题的反思中我们认识到,作为沟通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意识的桥梁,劳模建构过程不仅要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还必须参照民众意识的需求,取得他们的认可和认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劳模群体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国家软实力竞争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以文化、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要素组成的"软实力"在国家竞争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就软实力所包括的三个方面——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而言,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即意识形态。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否被重视和有效构建,主流意识形态是否被高度认同,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既是文化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和外交问题。全球化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被边缘化、被淡化弱化、被误读化、被教条化等严峻挑战,因此,我们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以制度优势保障主流意识形态竞争的优势、以执政党先进性支撑政治文化竞争的优势、以战略持久性保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10.
潘晓燕 《南方论刊》2012,(10):46-48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肩负着民族的希望,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意识形态”转换和社会转型,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我国现代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我国现代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主流的认同,始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认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断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在一起,不断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12.
意识形态话语权关系到人民利益的诉求表达,关系到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健康稳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理清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前提,认清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利益诉求多元、社会思潮交织、空间场域跃迁、国际交锋激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直面现实,着力于巩固话语主体权威、关注话语主客体的现实需求、坚持话语主题的守正创新、推进话语载体的丰富多样,积极推进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多元化的边缘意识形态和权威性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互动整合是文化现代化的标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它必将经历一个与各种边缘意识形态的扬弃与整合过程中实现自身与时俱进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与各种边缘意识形态的不断扬弃与整合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国产电影也得到迅速发展,电影开始重返人们的生活空间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流电影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密切,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在建设文化强国中,通过电影塑造国家形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向世界发出“中国之音”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全球化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存在着异彩纷呈的边缘意识形态。在我国,边缘意识形态的存在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既有积极推动的正效应,也有消解削弱的负效应。国家软实力的打造离不开边缘意识形态的多样与争鸣,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与整合,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与整合边缘意识形态,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把大学生培养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解构和重构,其目的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整合,即达到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但不能忽视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两者应该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并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18.
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角探析非主流意识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乘机而入,同时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也诱发了良莠不齐的价值诉求和思想观念,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消解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因此,应正确区分和科学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探讨意识形态的概念开始,指出当前流行的意识形态概念存在界定不清,难以应用的问题,并在事实与价值的视角下重新解析了意识形态概念,指出意识形态应定义为有关权力关系的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本文又进一步探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分析了流行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包含的不同的事实成分和价值成分,并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代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是否变色.本文从战略高度分析了当代青年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时代特点,同时提出了强化当代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