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承认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或把唯物史观等同于历史目的论,其实是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这就为历史决定论奠定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不是从主观目的出发去展开历史必然性,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去演绎历史发展规律,而是从“社会存在”出发去寻找历史必然性的依据,并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决定人的“动机”和“目的”背后的物质根源,因而与历史目的论划清了界限。人的行为有主观动机,但历史演化并没有主观动机;人的行动有主观目的,但历史必然性却没有主观目的;人总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但历史发展方向却并不是由人的目标追求所决定的,因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厘清“历史合力论”“主观能动性”“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以及“机械决定论”,有助于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唯物史观的解读往往侧重于强调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性,淡化甚至忽视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多样性。阿尔都塞的"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理论,深刻揭示了偶然性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内在的历史偶然性逻辑,为我们重新理解唯物史观提供了一种文化哲学意义上的解读范式。在阿尔都塞看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是单纯受普遍性和必然性约束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一个充斥着诸多偶然性和可能性、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真正的历史是属人的历史,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交互作用、共同创造的历史,是各种偶然性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解读,我们不仅要关注历史规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更应重视历史规律的偶然性,重现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化、丰富性和差异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这种既区别于唯心史观的绝对精神,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个人,他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个人,正是这样的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必须继承文学艺术遗产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是有继承性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这种创造工作并不是随心所欲,并不是在由他们自己选定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在那些已存在着的、既有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否承认历史的继承性,尊重历史还是割断历史,随心所欲地还是遵从客观规律来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分歧之点,因而也是我们的世界观、方法论里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历史遗产,历史发展中所造成的情况和所遗留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割断历史,抛弃遗产,离开前人  相似文献   

5.
<正> 三、历史是谁创造的 历史是谁创造的?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唯心史观主张英雄创造历史。近年来,我国思想界对这个老问题进行了新的争鸣。这次争鸣中没有出现英雄创造历史的提法,但除了一部分人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以外,一部分人提出历史是整个人类创造的,不同意“奴隶创造论”者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有一些同志对这一正确命题的理解却存在着某些错误。同时,在如何纠正以往认识上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重要观点方面,人们的认识也很不一致。因此,对这一重要原理继续进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1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命题虽然不是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直接提出的,但这一思想确实是由他们首先和多次提列的,并且是针对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而提的。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从物质资料生产是历史发源地的观点出发,驳斥了鲍威尔兄弟蔑视群众的唯心史观,明确指出:“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史学理论研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以来的十几年,是我国史学界史学理论研究最为活跃的时期。本文试图对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史学理论研讨的某些热点问题作一鸟瞰式的回顾。 一、历史规律与历史主体 唯物史观的创始人既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又认为“历史不过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①。唯物史观就是历史决定论。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但却否认历史有自身的规律性,断言历史是非决定...  相似文献   

9.
赵磊 《天府新论》2016,(1):69-74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不仅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样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同样也包含着客观必然性。因此,“对必然性的认识”并非只是对“自然科学”必然性的认识,人类通过社会革命来争取自由的举动也决不是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的“自以为是”的举动,而是一个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的“顺其自然”的过程。只有在进入“个人全面发展”阶段之后,人类才真正获得了“自由个性”。 没有全人类的自由,个人的自由永远是不可靠不踏实的: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人“被强制”、“不自由”,那么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被强制”、“不自由”的下一个。但凡夸夸其谈自由的价值,口口声声说自由是生命和目的,却对民生之艰难熟视无睹者,如果不是天真幼稚,就不过是“伪自由主义者”而已。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由“一切存在”(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转向了“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人的社会存在这一具体境域,创立了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对象的人类学哲学;在哲学立场上,马克思从自然物质本体论转向社会的实践本源论,创立了实践世界观;在社会历史动力观上,由精神意识动力观转向物质生产实践动力观,创立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即实践史观,从而为人类学哲学奠定了基础;在哲学功能上,由传统的追求“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哲学,通过实践和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而转向了追求“改变世界”,即改变人类的不合理生存状况的人类学哲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②因此我们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的“积累”。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就是指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人的历史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各种生产活动;另一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段话基本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创造问题的完整思想。“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中的“创造”,指的是具体的创造。既然历史是过去了的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一切便都有其历史,那么具有主观创造力的人,也自然是人人有份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有人民群众的历史,帝王将相有帝王将相的历史,革命者有革命史,反动派有反动史。统而言之,构成了人的历史。我们过去讲历史,多讲人民史。不错,人民史是人民创造的,但人民史不能代替人类史,人类史应该是全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也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立论基础。为了全面把握“三个代表”论述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 ,需要学习和理解唯物史观所阐释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一、关于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唯物史观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 :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穿、住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其它活动。满足人的生命 (生存 )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① 。人的需要则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 ,实际上具有三个基本向度 ,这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作为唯物史观诞生标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考察方法及其前提 :“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 ,他们实质上指出了唯物史观包括三个基本向度的内容。接着 ,他们分别从这三个基本层面对唯物史观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第一个基本层面的内容是围绕“有生命的个人”展开的 ,它主要包括“个人的自然性”、“个人和自然的关系”、“先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的史学严重脱离实际,极难“经时致用”于现代化建设。探本溯源,原因之一是保守于机械唯物史观和单一的“结构——阶级”的社会分析法。改变这一状况是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恩格斯认为人能够“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能够使“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愈加符合”。其条件是人类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以致能控制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的生产与人类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的生产与人类历史发展刘忠世人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即人的历史,而"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①。生活的生产,建构起作为过程的历史,这不仅是唯物史观初创时的观点,而且恩格斯在晚年仍强调:"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  相似文献   

17.
姜爱华 《天府新论》2006,3(2):32-34
这里用的是“个人”,而不是“人”的发展,是遵照马克思本人的科学的一贯用法的。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2〕当然,马克思讲的个人并不是孤立的个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指明: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它有客观规律可寻。这表明了历史学的客观性质,也是历史学能成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唯物史观又指明:人类历史的这种自然发展过程,有它独特的、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它由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实践构成,如果离开对人——历史活动主体的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就失去了具体的表现形式,成为一堆干巴巴的公式和教条。然而,多年以来,我们却往往忽视甚而忘记了史学主体研究,把历史的自然发展过程当成了自发发展过程,从而,必然导致忽视历史过程的辩证性质,影响我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论维柯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柯的新科学,就是关于人类本性和人类自我发展的科学。尽管维柯没有提出“人学”概念,但是他确实在尝试建立一种关于人性和人类创造物的科学。维柯认为,人类世界是嵌入在自然世界之中的,在上帝眼中人类世界是自然世界的延续;可是在维柯的心目中,人类事务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就是说,重要的问题不是人是什么,而是人做什么。人怎样做,就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维柯还把这种人学观贯彻到他的历史观中,认为人的能力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结构上的类似性。维柯以此确认人类的共同本性,并且确认人类的共同本性是人类历史有规律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历史依据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提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尖锐对立的社会制度,但这种对立并不能改变人类文明发展的自身轨道。社会主义不能“无中生有”,它必须继承人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明成果,才能进一步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