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985工程"政策的执行效果直接关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分析了"985工程"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三种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与项目学校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项目学校与"平台"、"基地"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平台"、"基地"与"成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揭示出这三种委托代理关系下因利益目标冲突和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道德风险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985工程"政策执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和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政府加快了社区居民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在该体系中,居民作为最终需求者与政府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多元委托代理关系。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首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社区居民医疗健康保障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其次分析多元委托代理关系各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再次揭示社区居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中由于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道德风险行为;最后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两个角度提出降低我国社区健康保障体系中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称、目标函数不一致等弊端, 揭示了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设计合适有效的激励机制, 文章在回顾信息经济学中显性激励机制理论、隐性激励机制理论、锦标制度理论和自我强迫实现机制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对工程项目"道德风险"进行防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视角提出了防范"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与教育建议.并指出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不完全性,从"社会人"的角度说明教育对"道德风险"防范的特殊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内行政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决定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出现。要解决行政委托代理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既不能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下修修补补 ,也无法通过股份化从根本上解决 ,而应该将行政委托代理转变到经济委托代理上来。  相似文献   

6.
大学政策实施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和大学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性, 国家在大学政策执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大学政策的实施中。但是, 因为国家和大学两者追求的利益目标不一致, 于是在政策的实施中就会出现委托代理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达国家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处理, 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6,(12):56-57
2010年每年将有20万人留学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近日表示,中国将继续扩大出国留学的规模,到2010年,每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要达到20万人,其中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达到1万人。他还表示,到2020年,当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要达到30万人,其中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两万人。统计显示,从  相似文献   

8.
道德风险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其原因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努力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等。探讨在证券投资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存在的道德风险成因问题,并设计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契约模型。  相似文献   

9.
道德风险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其原因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努力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等.探讨在证券投资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存在的道德风险成因问题,并设计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契约模型.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制度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的演化变迁,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带来的问题也从无到有地相应产生.MBO是对过度分权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矫正,它能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预见,MBO将在我国企业的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解决企业产权结构缺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培植本国教师是西学东渐过程中近代中国新式高等学校独立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民国时期高校公派教师出国制度发展的动因,最初来自高校学习欧美先进知识的需要,以及力图维持教师国际学术水准和激励教师研求学术的需要。此后,这一制度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培养中国本土科技领袖人才和国民政府培养中高级建设人才的目标的推动。因为高校教师在高深学术领域相比普通留学生具有明显优势和效益,因而公派高校教师出国制度不断拓展,并与普通公派留学构成互补互通之态势。在政府、高校、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推动下,民国公派高校教师出国的路径逐渐多元化、分层化;公派教师的精英化程度增加,公派目标向更专业、更深入的项目研究演进,资助力度和方式逐渐区别于普通公派留学生;高校教师公派出国以研究学术的特质不断增强,促进民国高等学校学术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近三十年中国出国留学政策的理性回顾和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三十年来我国出国留学政策的历史发展表明,虽然以"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为方针的出国留学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内容也已涵盖公派出国留学、自费出国留学、留学人员回国等方面,但出国留学政策在立法思想、立法部门、立法技术、法学基础、政策层次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影响了出国留学事业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占世界出国留学总人数比例呈下降态势;另外,高校师生出国率、留学回国人数占出国留学人数的比例也在不同程度地下降.要扭转下降颓势必须完善出国留学政策,依靠法治和依法行政,加大出国留学工作的法学研究,建立以<国际教育法>为核心的出国留学法律体系,实现出国留学政策的制度化和技术化,并充分发挥市场在出国留学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台湾当代的"留学生文学"是由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而形成风气的.於梨华小说的创作主题是表现"无根的一代"和"觉醒的一代",同时以批判的态度审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弊端.有学者将於梨华定位于现代派作家,但实际上无论在审美观点还是技巧运用上,她都不是一个纯粹的现代派.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成为显学,读经习经蔚然成风,官办学校亦以儒家经学为主要教学内容。但由于官学能力的有限和日渐衰废,私学中长期以来教授儒学的传统以及通经入仕的利禄诱惑,使私学成为普及和推广经学的主要承担者,由此也促进了私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时期的官派留学生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创举和飞跃,它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外交、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杰出人才,在洋务派的主持下,形成了关于留学生的选拔、管理、经费筹措以及学成回国后的任用和奖励等一整套制度,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清末留学热潮兴起,缘于“师夷之长技”之深化。留学问题的提出、有关制度的建立,回国后的任用都是清廷在“中体西用”指导下的社会重大变革。作为晚清社会政治近代化的构成,留学活动无疑对此期政局影响甚大。留学生群体成为晚清最为重要的社会变数,也是辛亥革命何以发生及怎样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根据非资产型第三方物流运作中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建立了非资产型第三方物流链的两层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分别给出了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模型的最优合约.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物流实践提出了防范委托代理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民国前期的出国留学生,其留学国别仍偏重于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留学生派遣总数受到严重制约。从学科来看,虽然留学生选修科目比较广泛,但仍然体现出以理工科为主的不平衡性。由于时局混乱,官费留学一再消减,相比来说自费留学人数则较多,官费与自费的比例约是1:2。从性别来看,虽然男女留学比例差距仍很大,但与清末相比则有较大的进步。就留学质量而言,从留学人数与毕业人数对比来看,与清末相比也有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期间,特别是初始适应时期(initialadjustmentperiod)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主要起因于文化与文化差异。相关的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出国留学生跨文化认知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失,是导致他们在跨文化交往不同层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跨文化认知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出国留学生跨文化交往的成功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留学生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留学生不仅为适应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要引进了诸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观念,而且介绍和传播了马克思思主义。文章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留日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留El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方法和内容来阐述留日学生对中国社会思潮的影响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