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古朗月行》一诗,前人多以为暗刺杨贵妃、安禄山乱国事。本文则从文化学的角度,结合大量有关的月文化史料,对诗意进行了新的解说,认为此诗描写的是诗人早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后来理想的破灭,它象征着诗人大半生的人生,历程与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2.
天宝十一载(751年),安禄山率兵讨契丹大败而归。对其败退路线,《安禄山事迹》卷上载:“矢中禄山鞍桥,鞭弭俱弃,簪履亦坠,独以麾下二十骑走,上山苍黄,陷于坑中,男庆绪、麾下将孙孝哲扶出之。又战数十里,会夜,追骑解,遂投平卢城。平卢骑将史定方领精兵三千赴之,契丹知救至,遂解围而去,禄山方得脱。”两《唐书》《安禄山传》在记叙此事时虽文字相异,但意思相同。据此安禄山败退后,夜投平卢似无疑问,其实距史实真相相差较远。 先看一下安禄山的出师路程。《旧唐书))(安禄山传》载,公元751年8月,“禄山并率河东等军五六万,号十五万,以讨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石刻题记中,最能引起史学家和游人兴趣的当属唐代石刻《安禄山题龛》。由于此题龛中有安禄山之名,有观点即认为此安禄山为唐叛将安禄山。文章在现有观点的基础上,从范阳安禄山年龄、生平活动范围、政治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论证题龛主人安禄山与唐叛将安禄山只是同姓名,且必早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天宝十一载(751年)秋,安禄山率兵讨伐契丹,因天降大雨,弓箭松弛,及奚临阵反水与契丹合力围攻唐军,致使安禄山大败而归。在这次战役中,安禄山究竟出兵多少人?史书记载不一。(1)《新唐书》卷219《契丹传》载,安禄山“发幽州、云中、平卢、河东兵十余万,以奚为向导”,以讨契丹。(2)《资治通鉴》卷21(?)载;“安禄山将三道兵六万以讨契丹,以奚骑二千为向导。” (3)《旧唐书》卷199《契丹传》载:安禄山“以幽州、云中、平卢之众数万人”讨契丹,大败而归。这是一个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5.
《燕歌行》是高适集中的一首名作。对于这首诗的题旨即所谓针对性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或云为判张守圭,或云为讽安禄山,或云为泛写边塞战事,等等,令人莫衷一是。这首诗的题旨何以会出现如此众说纷呈的现象呢?我以为是研究者们对《燕歌行》诗序中所涉及的有关问题未弄清楚所致。为讨论方便,兹据四部丛刊本《河岳英灵集》所载《燕歌行》诗序抄录如次:  相似文献   

6.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相似文献   

7.
李白《峨眉山月歌》誉满千秋,其解释则迄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依据《毛诗正义》等文献,第一次提出诗中“半轮”指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每月初七、八中午月出,月相呈为半圆,入夜月在中天,午夜月落,诗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又言“夜(后半夜)发清溪”、“思君(月)不见”,是上半夜见半圆月而后半夜不见,正是上弦月,并依据宋黄鹤《补注仕诗》等文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确定青溪驿在犍为县。全诗言舟行经平羌江到嘉州宿,已经入夜,一路上上弦月伴随人行,次日拂晓前从嘉州出发,到清溪宿,再次日拂晓前从清溪出发,出发时上弦月早已月落,虽不见月而念念不忘月。由李白此诗可见,飘逸、神韵、浪漫与写实,在诗歌中可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苏东坡的影射诗宋代文学大家苏东坡喜制谜语诗,他和王安石持不同政见,曾以《花影》诗影射王氏新党的起落情况。诗云:“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此诗惟妙惟肖地明吟花影,又逼真传神地暗射王氏。一句指王安石于熙宁二年(公元1070年)拜相执政,换了一帮人马;二句指保守势力尽力撵王下台未果;三句指王安石被罢相。其诗灵机自运,意旨诡秘,神韵盎然,堪称谜语诗精品。曹操的药名诗相传曹操有一次得病,请名医华佗医治。他欲试华佗之才,先写好一首药名谜语诗:“胸中荷花兮,西湖秋英;夜空无云兮,初入其境;长生…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与《饮酒诗二十首》,各家的理解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前一首诗,从曲阿的地理位置看,一般认为的乃诗人赴京口任职途中经曲阿作的说法欠妥,其它说法更是难圆其说。从种种迹象及诗所表现的内容来看,此诗乃是诗人初任镇军参军时因王事而奉命之曲阿时作。而《饮酒》诗中的“一纪”,应解为12年,乃指始仕后的一纪,句指从始仕至自彭泽今还归时适一纪。而诗之作又在此后之一年,即晋安帝义熙二年(406年)。  相似文献   

10.
“天宝之乱”,指的就是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举兵反唐。很快河北沦陷,东都失守,潼关被占,唐玄宗携带杨贵妃及杨氏姐妹和几个大臣,在少数禁军的护卫下,仓皇南奔四川。太子李亨北逃朔方,在灵武即位称帝,是为肃宗,玄宗被曾为太上皇。安史之乱延续了八年之久,到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叛乱才算勉强平息。但从此以后,唐王朝每况愈下,国力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11.
《安禄山事迹》卷上载:“(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三月九日,加特进。时御史中丞张利贞为河北采访使,至平卢。禄山谄佞,善伺人情,曲事利贞,复以金帛遗其左右。利贞规朝,盛称禄山之美,遂授营州都督,充平卢军节度使,知左厢兵马使,度支、营田、水利、陆运使,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顺化州刺史”。《旧唐书》卷9《玄宗纪》载:开元二十九年七月,“幽州节度副使安禄山为营州刺史,充平卢军节度副使,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这类记载看起来似无疑问,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2.
诗序合一:唐诗创作的新潮流──唐代诗序体鸟瞰王辉斌在李唐王朝三百年的诗坛上,历史地存在着一种值得十分重视而又不曾为古今研究者所注意的文学现象,这就是倍受诗人们所喜爱的"诗序合一"。所谓诗序合一,是指诗人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有意识地在诗歌前附上一篇序文...  相似文献   

13.
《长生殿》传奇中所描写的作为李、杨爱情悲剧重要戏剧情境的“安禄山造反”不可完全等同于作为史实的“安史之乱” ,前者对后者及其相关的史实进行了艺术再创造 ,即剧本围绕“安禄山造反” ,强化了唐玄宗的荒淫昏庸和安禄山与杨国忠的矛盾 ,强调了乱自上作和奸相逼反的造反成因 ,突出了结束以昏君奸相为核心的封建罪恶统治政权的客观结果 ,从而 ,在客观上显示出了“安禄山造反”一定的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4,(10):43-43
桕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后来,安禄山托人多方打听到了杨国忠的住处,不惜花血本上了一份大礼。向杨国忠表达了自己战功赫赫却不得重用的遭遇,杨国忠看见大礼,自然是深表同情。于是他便把安禄山引荐给了杨玉环,杨玉环见安禄山生得勇武,当即认作干儿子。并向他传授了一个升迁秘笈——当今圣上喜爱胡旋舞,  相似文献   

15.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杜少府是何人?诗题是蜀州还是蜀川?蜀州、蜀川又是指哪个地方?文章从王勃的经厉,该诗的写作背景,以及唐诗的题目、编集的情况和诗中五津的地理位置入手,探讨了该诗历来反复争议的问题,从王诗中的内涵、表达,及各自的性格、行事来看,杜少府在杜义宽、杜审言、杜易简三人中,可能更多与杜易简相合。据考,蜀川即指成都平原,诗中的蜀州、蜀川当指同一地方。  相似文献   

16.
理趣诗是指既蕴涵哲理性,又具备诗的审美趣味的诗歌作品,理趣诗的创作在宋代出现全面兴盛局面.宋代理趣诗的繁盛,植根于宋代社会独特的文化环境.文章梳理了理趣、理趣诗及相关的几个概念,对宋代理趣诗做了分类研究,并辨析了文学家理趣诗与理学家理趣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在农历2019年猪年到来之际,吟诵如此美妙的咏猪诗,颇有一种闲中取乐的享受。我国养猪历史悠久,猪又为十二生肖之一,在咏猪诗中,不少是与十二生肖诗相联系的。南北朝时诗人沈炯的《十二属相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诗歌特有的内容,郭沫若既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又强调“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文艺论集·论诗三札》),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即情感是人格的表露和外形,人格是情感的源泉和内核。如果说,《女神》以渲泄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开辟了中国新诗“抒发感情”的新纪元,那么,创作于1925年二三月的爱情组诗《瓶》,则依靠“创造人格”的成功,彪炳于中国现代诗坛。艺术表现中的“人格”,主要指人物的个性、性格等特征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岳飞(1103—1142)诗《过张溪赠张完》,载于《岳氏宗谱》,此诗写于建炎四年(1130年)春,一般人认为这首诗是岳飞登门拜访其在世友人张完时所作,又说岳飞偕张完长兄遵道之子大年,访张完墓时纪念张完之作。诗中"高人"是指张完。其实张完、张安国、张大年并非一人,且岳飞从未见过此三人。事实上,是张安国之子张充代兄张祟(礼部尚书)和诗一首,被他人误认为由张完和诗,而误传至今。  相似文献   

20.
由崔明德、任士英撰著的《安禄山评传》数易春秋,新近已经完稿。蒙作者赐阅书稿,得先睹为快。诚如作者在该书前言中所云:“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事变。作为发动叛乱的首要人物安禄山从此成了历史罪人,时遭后人痛骂。痛骂固然可以解恨,但不能推进科学。与其痛骂,不如认真探讨一下安禄山何以能由一个被人奴役的放羊娃逐渐发迹,成为身兼三镇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