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国有银行在转型过程中依然保持着软预算约束,并没有建立消除大量不良贷款产生的机制。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并不是转型经济面临的特殊现象,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则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的形成机理。软预算约束使银行行为发生扭曲,增加了财政负担,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进而牵制了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阻碍金融市场准入和利率的市场化。在政策取向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使股份制改造与商业化并行,改革的渐进性要求采取逐步引进外资参股、逐步降低信用集中度和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企业预算软约束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现象发生 ,这是理论界一直在探索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国有企业的公有制产权结构 ?还是企业前后期投资的时间不一致 ?作者提出了与上述观点不同解释 ,明确指出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存在 ,政策性负担是其根源。本文不仅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 ,也利用工业普查资料运用模型进行了分析 ,证明了其观点  相似文献   

3.
民营化与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化是激进式转轨经济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渐进式转轨中,民营化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仍然充满了争议。本文从经济转轨中民营化这一方向出发,运用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渐进式转轨中民营化的原因和进程,并深入探讨了市场化与民营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中央政府与金融机构在渐进式民营化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软预算约束产生的原因及硬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满城 《理论界》2009,(5):50-51
软预算约束现象长期以来好像是"非理性"行为,但是这种说法是违反经济学的基本假定的.因而有必要在经济学理性的假定下,探究软预算约束产生的原因.通过梳理以往的文献,我们发现,软预算约束的发生实际上是融资方和被融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下的理性选择.通过引入申请成本、审查成本和监督成本等交易成本,我们可以发现原来软预算约束的条件可能不再成立,这样原来软的预算约束便硬化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产能过剩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痼疾。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现实,构建了混合寡占竞争模型,深入揭示了软预算约束与战略授权对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理论分析表明:(1)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与战略授权,不仅导致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而且会导致民营企业产能不足;(2)取消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或提高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报酬中的利润占比,不仅可以降低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而且还可以缓解民营企业的产能不足。  相似文献   

6.
7.
传统预算软约束理论模型不是从计划经济或转型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赶超战略背后隐藏的政策性负担特别是战略性政策负担。本文试图通过自生能力来模型化预算软约束,模型表明,隐藏在预算硬约束背后的预算软约束是政府强加给企业的多目标造成的,多目标造成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硬化企业预算约束的一阶措施是消除企业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8.
事业单位预算软约束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理论界》2008,(4):216-217
本文研究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围绕事业单位预算软约束的表现及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倡导积极推行收支两条线索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预算监督,这几种改革思路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财政困难的形成有很大关系。理性的政府官员在晋升的政治博弈中会通过各种方式突破预算约束使公共经济行为个人化。虽然财政困难与公共融资机制的缺失、公共支出的集中以及单中心的公共决策紧密相连,但这三方面的制度缺失从根本上还是根源于政府官员公共行为的私人化。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要从规范政府行为出发,建立以权力制衡的规范的公共选择作为决策机制的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伊始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副产品",中国地方政府的准企业组织特征随处可见。承担基础设施投资与提供公共服务的双重职能使地方政府成了特殊的预算体,在现有的行政代理体制和政绩竞赛制的引导下,它们倾向于不顾自身财力通过地方财政赤字来扩大地方支出,因而,在当代中国产生了较为复杂、较为严重的地方政府软预算约束现象。本文通过地级以上市的地方财政数据验证了这一观点,旨在引发对地方政府软预算现象的关注,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型和公共财政等方面改革。  相似文献   

11.
马骏  刘亚平 《学术研究》2005,(11):77-84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负债所隐含的财政风险越来越严重.在将县市政府的债务重新分为主动负债和被动负债之后,本文运用"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来解释中国地方政府为什么会主动累积各种负债进而累积财政风险.本文认为,在目前的制度环境、官员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下,经济增长和地方政绩是以财政风险的不断增加为代价的.因此,要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控制财政风险,从根本上来看需要在财政体制之外进行努力,改革目前的干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虽然在软预算约束经济中,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要高效一些,但是与硬预算约束经济相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降低了。正因为如此,政府才不得不采用行政手段以及信贷控制、土地审批这样的控制数量变量的手段来调控经济。软预算约束下的"投资冲动"和"消费压抑",加之特殊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经济的调整缺少弹性,导致经济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的特征来。中国的经济波动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原因,更有特殊的体制性原因。解决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办法不是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需求管理和调节,而是必须通过改革来有效加以解决。在"产能过剩"、"消费压抑",同时国外需求由超常增长向常规增长回归的情况下,过度的财政扩张可能使中国经济再次陷入通缩的境地,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过度扩张则可能使中国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之中。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绩效为分析单元,在反思传统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模式的公共性、委托代理及契约不完全性的基础上,认为治疗公共项目绩效管理"顽症"的根源就在于没有解决好绩效管理的工具性特征与公共项目所体现的公共价值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文章构建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公共项目绩效治理模型,试图解决这种矛盾与冲突,并期待本研究能为以后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剖析渐进主义公共预算决策模式、理性主义公共预算决策模式、中间道路的公共预算决策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公共预算决策模式,对新时期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模式的改革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本文以“逆向软预算约束”概念概括基层政府自上而下地向所管辖区域中的下属组织和个人索取资源的行为,并从组织分析角度探讨这类现象产生的渊源:在微观层次上,干部晋升制度的机制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基层政府官员追求资源密集型政绩工程的短期利益,为不断突破已有预算约束、追求预算外资源的政府行为提供了激励;在宏观层次上,组织制度自上而下的约束机制由于上下级政府官员的共同利益联合而难以有效运行,自下而上的企业或个人的抵制活动因组织程度的不对称而无法奏效,而权、责、利三位一体在实际运行中的分离导致责任目标制度的失败。因此,宏观组织制度难以对政府官员的行为实行有效约束。  相似文献   

16.
作为政府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形式,预算必须考虑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边际效用理论揭示出资源配置高效率的实现条件:(1)存在边际增量;(2)价值具有可比性;(3)经济主体具有不被干扰的独立性.不同的预算模式与这三个条件的契合度各不相同,因而也就对应着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从公共预算模式的演化来看,趋向边际效用均衡是推动公共预算变革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软权力与公共外交广泛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决策层和媒体话语之中。由于这两个概念似乎在广泛的传播中通常可以相互代替,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表意不清,相互混淆。由于软权力适用于国际关系及其他领域,有时会超离公共外交的领域之外,因此需要对二者进行更为恰当的区分。此外,人们也可能会通过公共外交获取对硬权力的支持,诸多关系非常复杂。因此,或许应该在寻找简单模式之前,首先阐明其复杂性:1)认识公共外交相关概念的复杂性;2)认识软权力相关概念的复杂性;3)厘清公共外交与硬权力和软权力的关系;4)搭建一种解析公共外交与软权力复杂性的模型(matrix);5)从该模型的视角探讨公共外交与软权力相关概念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一项行动。文章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预算范畴、预算原则、机制约束和规范约束作出了方向性的讨论和设计,提出要把服务成本和管理成本均列入预算范畴,并且需要节省成本激励和公开竞投两种机制以及服务质量和组织管理两种规范作为约束手段,来保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预算效率、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民主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财政的公开透明,而公共预算正是保证财政公开透明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我国现实情况下,要求所有公众完全参与到预算制定、执行、监督过程中是不现实的,而且当前亦缺乏一种可供所有政府部门借鉴的预算运行模式。因此,通过分析温岭市参与式预算实践机制这一运行模式,可以从中找出其普遍性意义和可推广性特征,为我国公...  相似文献   

20.
预算编制模式是社会保障预算编制的基础,它直接决定了社会保障预算的基本框架及预算权力配置。合理的预算编制模式有利于确保社会保障财政可持续运行及提高社会保障事业的绩效表现。立足社会保障预算的公共特性,结合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特点,应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权衡,采用项目规划与绩效预算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