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美国“新批评”理论家兰色姆的“构架—肌质”论与金圣叹的“形迹—神理”说既无“脐带联系”又无“贸易往来”,却表现出同样强烈的对于文学之审美“形式”的关切.此“形式”不是与“内容”相对的外在容器,而是与“材料”相对的,是文学之为文学的根本.全圣叹对于“文”之“神理”的自觉,紧密关联着对于“人生如梦”的觉醒;而兰色姆对“肌质”的肯认,则以对科技理性的批判为旨归.通过比较而重新回味这些由先哲的慧眼所发现的价值觅取之途,对于拯救当前目趋明显的价值与文化危机,或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网络谣言作为舆论的一种特殊形态,并非偶然性的虚假信息流瀑,而是社会架构更迭中结构性张力的聚合与呈现。在社会学视野下,我国转型期语境下的网络谣言蕴含着“结构张力—情境诱发”的生成机理:风险社会境遇中的网络谣言,充当着个别人满足脱域性团结需求、缓释焦虑情感的工具;信息交互不畅态势下的网络谣言,扮演着实现畸形化信息突围的社会公器;利益张力格局中的网络谣言,充当着释放消极社会心态的重要出口;网络意识形态紊乱情形下的网络谣言,本质是民粹思维驱动下的极端行为展演;“文化堕距”状态下的网络谣言,是由直观化经验主义惯习勾勒的日常思维图景。消减网络谣言负面效应、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从善治思维起步,搭建面向网络谣言的国家与社会治理桥梁,将国家、社会、个体间的张力结构串联为协作默契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文学史编撰遇到提升瓶颈之时,文学史观、价值体系、框架结构、述史线索、文学史诸事实的筛选标准等问题尚难一下子得以改变,此时,应当考虑文学史述史“肌质”的提升问题.中国大陆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对杨逵及其作品的叙述,已经形成稳定的模式.如何丰富文学史叙事中的“杨逵形象”,不仅仅是文学史编撰的个案问题,而且是文学史编撰中的述史质量和叙事水平问题.提升文学史的述史“肌质”应当是当前文学史编撰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作品体现着社会批判和审美艺术表现的双重追求。它和“讽刺”概念的某种张力结构——突出的批判—审美双重性的契合,是鲁迅选择“讽刺”作为终生战斗武器的一个深刻原因。在此背景下,鲁迅的讽刺艺术保持了若干必要的张力:“情”与“理”、“平”与奇”、“谐”与“庄”、“杂”与“一”的张力。本文着重探讨“杂”(“繁杂”)与“一”(“集中”、“精练”、“一致”)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兰色姆的"构架一肌质"学说因含混不清而遭人诟病.有学者将构架等同于内容,把肌质视为形式,明显缺乏严谨的思考与辨析."构架一肌质"理念是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的基石.兰色姆在区分构架肌质的同时,没有忘记强调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文学文本中的肌质大致有四种基本形态:附着于逻辑认知之上的艺术直觉;细节化了的附加性事件;以修辞为主的语言技巧;格律限制中的语音韵律.  相似文献   

6.
话本小说情节的主要模式就是戏剧性,这与其脱胎并继承“说话”艺术有很大关系。这种戏剧性的情节模式有着丰富的表现方式,其中冲突、转折、表演性和巧合是最为常见的。话本小说情节之所以表现为戏剧性,其原因与其内置的“拟书场”叙述格局密不可分,在这种叙述格局中,虚拟“说话人”和虚拟“看官”之间的交流是叙述合理性的依据,根本上说,话本小说情节的戏剧性即为这种交流性服务,受到这种交流性的潜在支配。  相似文献   

7.
提升制度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依赖于健全的制度结构和协调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现实制度转型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制度是“退出权”存在并彰显其积极制度功能的制度基础;“退出权”是在现实制度结构约束下制度主体依据自身需求考量从某种经济和社会行动中自由退出的权力,是制度结构的构造性属性体现.制度架构中的“退出权”具有支撑制度平台、保障制度绩效和加速制度变迁等重要制度功能.以宽广的视野解读“退出权”可以领悟其中更加丰富的制度内涵.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传世的作品共计三十五篇对话和十三封书简.古代编者忒拉绪洛斯将十三封书简作为一部作品与《法义》等对话编为一卷,这说明,柏拉图书简与柏拉图对话具有某种相似性,而十三封书简之间具有某种情节上的统一性.首先,柏拉图书简同样属于柏拉图的写作,《书简十三》和《书简六》则表明,柏拉图书简和柏拉图对话一样是“严肃”与“戏谑”的结合体,既具有哲学的严肃,又具有诗性的戏谑.其次,十三封书简具有戏剧情节的统一性,这些书简构成一个首尾相连的圆环,这个圆环的每一链条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哲学与政治的结合或分离,是柏拉图书简的戏剧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陶陶 《江汉论坛》2006,(8):106-109
远古时代的娱神、祭祀活动中,那种歌乐舞的图腾活动,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戏剧性场景、情节和对白表演等形式,后来被诗歌艺术继承下来,并发展成了具有审美性的戏剧性的表现形式。诗的戏剧性结构、情境台词构成了诗的戏剧性话语体系的主干内容。而戏剧性场景主要是展示人物情绪活动的在场情景,以客观呈现为特征;戏剧性台词主要展示场景运动状态,同时又是链接戏剧性结构与场景的一种表现方式,一种叙述视角。  相似文献   

10.
理性化公共行政参与是参与主客体“依存张力”与“非离散性”之交互取向过程.“依存张力”与“非离散性”在内涵上规定了参与主客体交互的整体表征,在外延上划定了参与过程性内容的边际,也体现了政府与社会这对行政生态关联在“公共性”校导下维持和谐一致的公共生活.“依存张力”与“非离散性”作为公共行政参与理性化范式,既是政府与社会共谋理性需求之结果,也是公共行政“善”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公共行政参与主客体“依存张力”与“非离散性”交互取向,实质是公共行政“善”的演绎,表明公共行政参与是实现公共行政“善”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为此,从制度化层面增加公共行政参与强度,乃为现实之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代际”划分是世纪之交中国文坛的热点现象.它的出场既反映了90年代后期以来文学创作的某种延续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某种原则、标准的确立.当然,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代际”现象还隐含着影响焦虑下创作上的新趋势以及文学上的消费等若干问题.而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对上述问题加以阐释,必将会获得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当代动物小说神话历史根源进行考察,其中一个重要的核心向度是从有关动物原型情感基质的现代转承的角度加以展开,即以“万物有灵”与“动物崇拜”等原始朴素生态理念中所负载的重要伦理价值积淀及其在历史演进当中所发生的情感转承和叙事流变为考察依据,特别关照当代“动物叙事”类型表达当中潜隐的情感承传及相应的某种缺失、变体与位移。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当下这一特殊的文化语境下,动物小说文体本身所凸显的时代价值意义,特别是在“人与自然”框架下对人态、生态乃至民族集体记忆的思考与书写,都凸显了原始情感基质的内在维系、促发与导引性作用,当然,这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当代动物小说所特有的思考深度与叙事张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土文学研究先后形成了三种范式:革命范式、“新启蒙-纯文学”范式、“现代性反思”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的生成,都内在于时代政治之中,都有其具体的现实针对性,在一段时间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种范式及其背后不同的政治文化逻辑,构成了当代中国乡土文学研究的内在张力与矛盾。今天的乡土文学研究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拓展研究视域,整合经验,补齐不同研究范式的短板,真正实现对“启蒙/救亡”“文学/政治”等二元解释架构的超越,重建乡土文学与历史肌理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反本质主义文学观在其起源语境中就遮蔽了文学的人文性、情感性、体验性、超越性等特性。文学本质问题要落实到文学的情感肌质上来探讨。摆脱传统形而上学,借鉴存在论哲学的理论资源,可以从“此在-生存”、“共在-交往”、“存在-超越”这三个层面为文学情感的生存体验性、生命交往性和精神超越性寻得本体论证明。  相似文献   

15.
司法社工组织的建设会遇到四重张力。一是合法性张力,这是司法本身代表的“公权力”与司法社会工作组织的民间性之间的张力;二是目标性张力,这是国家司法的行政性与司法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之间的张力;三是独立性张力,指政府司法部门对司法社工组织的他组织与司法社工机构的自组织之间的张力;四是匹配性张力,这是政府购买司法社工机构服务与司法社工组织自己去寻找服务项目间的匹配性张力。对于这四重张力,作为主要参与司法社会工作组织建设双方的政府司法机构与司法社工组织,既无法回避,也无法对之完全消解,而只能寻求并探索出一条平衡张力的“互适性”道路。事实上,司法机构和司法社工组织双方也正是在这四重张力间的互适表达平衡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作家的。动态张力有一条颇有意味的变化轨迹。它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承与演进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观察点。创作是作家个人化的劳动。然而,任何个人都不能凭个人自身确立,个人永远与“他者”同在,个人永远在某种关系里。作家更是如此,其心态永远处于个人与环境的张力之中。这环境,更多的是政治、文化、文学氛围。这张力则是心态张力。大而言之,中国当代作家的。动态张力出现过三种形态。其一,个人感受与阶级话语之间的张力。1949年以后,新兴的无产阶级成了国家话语的中心,自然要求文学创作必须符合无产阶级这个阶级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研究现状综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部六省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中国中部地区有某种“塌陷”态势。如何实现中部经济的崛起成为众多专家和政府官员关注的话题。目前,对中部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6个方面:战略地位、塌陷现状、崛起战略、行业发展、省份经济和率先崛起等。  相似文献   

18.
“元表征”指某种表征的表征,它涉及不同媒介间的转化与冲突.元视觉与元语言文本是元表征的重要类型.视觉与语言间的张力来源于虚构行为的双重性质以及讲述与观察功能的差异.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体现了角色一观察者对视觉意义的追寻以及与叙述操控的斗争.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螺丝在拧紧》中视觉和语言的张力是与叙述权威的争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更为广阔的文化视角考察,语言与图像的张力是对知识权的争夺,是两种对立的认识论之间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孔子既不是一位纯粹的理性主义者,也不是情感至上者.在《论语》中,“理性”与“情感”始终通过一种张力关系,来达到两者的平衡.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孔子一方面彰显“礼”、“义”的重要性,强调“正名”,反对僭越;另一方面,为挽回“礼”的形式化趋向,重塑“礼”的自然基础,他又强调人的自然与道德情感.“情”与“理”的张力关系不仅奠定了儒学日后发展的主要基调,而且也开启了日后儒学孟荀不同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20.
赣语上高话助词“来”,既可位于句末做事态助词(记为“来1”),表示过去曾经发生过、完成了某事,且有成句作用,是过去已然态标记;也可位于谓词性成分后做动态助词(记为“来2”),表示曾经完成过某种动作、发生过某种变化或存在过某种情况,属于某种经验或阅历,是经历体标记.“来2”产生途径有二:一是“来1”受“V+助词+O”格式类推前移至谓词性成分后,从而形成了“来2”,二是由表完成义动态助词“来”在“过去”语境中逐步语法化为“来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