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接受美学中的召唤结构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汉语诗歌的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深入阐释召唤结构对于汉诗英译的影响。汉语诗歌的模糊美以及丰富的内涵留给译者很大的再创造空间,也需要译者对原文本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林生 《阴山学刊》2010,23(1):49-52
“言不尽意”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由于“言不尽意”的存在,使得文本中充斥着意义的未定点和空白,也就使得接受者可以依据自己不同的视野对作品中的意义未定点和空白做出不同的具体化和填充。  相似文献   

3.
幻象”是闻一多早期诗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他据以提出新诗形式建设方案的理论前提.他借鉴英国浪漫主义诗学的想象力理论,认为诗的生成是情感经验、日常语言等诗歌质料在主体想象力作用下得以诗化、形式化的过程,主体想象力被视为诗歌生成的内在法则.这种观念,对于习惯于从修辞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待诗歌想象的当日诗坛来说,是很难理解的.由此可以解释新格律诗理论何以会遭遇受曲解和误读式追随的命运;而闻一多在“幻象”理论上的内部矛盾,也是导致这种命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文本的翻译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只是作家完成的一堆印刷符号,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空白,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将其具体化,实现作品的意义。从翻译角度来看,译者首先是原文文本的读者,译者的阅读是翻译理解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文本因其偏重诗学编码,语义模糊,信息不确定,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不同于非文学文本的理解方法,应该遵循从部分到整体循环往复的原则,还要兼顾共通性与多义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 ,文学语言的表达 ,往往是不确定的 ,它不象逻辑语言那么严密周全 ,或不需要那么确定 ,否则也就不成其为文学语言了。于是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常常读到一些表达模糊的语句或突然中断了的文字。文学作品中语言表达的这种模糊与不确定性 ,我们称之为文本空白与未定点。这种空白与未定点 ,在文学作品中始终是存在着的 ,而且在现代派作家笔下又得到特别突出的强调。作为一种文学现象 ,我们有必要对它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研究和探讨。根据人类的认知规律 ,我们把文本的空白与未定点刺激读者的反应划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  相似文献   

6.
诗意空间灵动中的审美蕴藉——再说诗歌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诗歌意象的研究源远流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多是注重在“作者——作品”的封闭模式中完成对诗歌的鉴赏和对作者的研究。然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诗歌在“意”与“象”中实现诗境的同构;意象的多重审美蕴藉开拓着读者的想象空间;意象的图式化框架又生成待读者具化的召唤结构。三者的共同作用,使诗歌文本成为敞开的自在体,为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应答与阐释创造了条件。从这个角度分析,将会为诗歌意象的研究和鉴赏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概念为文本的生成和理解提供了一个意义关系的视角.根据互文性理论,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它们之间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无限广阔的网络.作者总是通过对现存的文本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构成新的文本;读者对于新文本的理解也依赖于先前有关文本的知识和自身的经历.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双向互动中产生的,文本意义的解读具有不确定性与多样性特征,它取决于作者的建构和读者的解读,取决于二者间的交际互动.  相似文献   

8.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文本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作为“能被理解的存在”之语言和文本有不可化约的关系,“在解释的基础之上,文本的概念在语言性结构中才成为一个中心概念。”更在于此在(dasein)就是“走向文本的存在”。从文本和理解的关系入手把文本定义为“被理解的真正给定之物”。伽达默尔文本观的贡献至少表现在:文本和解释共时存在,相互参与,使得文本获得了无限的开放性;文本意义的方向性和没有终极性的统一。这些观念极大地影响了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9.
<正>接受美学把文学接受分“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两种.前者指接受的历史状态,即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文学本文的反应评价也不同,原因在于读者已获得的审美经验和能力,所谓“期待视界”,发生了变化,而本文的潜在意义是无限的,随着“视界”变化,本文中潜藏的意义不断被发掘出来,后代读者发现了前代读者未能体会到的“新意”.“水平接受”则是指同一时代的读者群对同一本文的反应和评价也不同,这是因为读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思想教养、审美趣味各有差异,因此,存在各种各样的读者接受也就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这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中都可以找到充足的例证.然而,读者接受并不完全是随意的,尤其是在我国相对不变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读者接受更有其相似乃至一致之处,即使外表的接受形态千差万别,但内在的心理层次、认识方式、价值尺度等等却颇为相同,以至有某种规律可循,从我国古典诗词文论中不难看到这种接受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歌鉴赏理论形成了功利接受与审美接受两大基本体系 ,它们互补发展。其发展历程 ,是从诗歌的外部价值判断走向诗歌内部的艺术解悟 ,其鉴赏视角是从读者的教化启迪与现实效应走向对诗歌作者、诗歌反映之客体、诗歌文本载体及读者的艺术感受诸方面的综合审视 ,从而构成了以言志论、缘情绮靡论、意境论、诗法论为代表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居主导地位的理论纲领。其中 ,志、情、辞、兴、象、境、法等 ,是诗歌鉴赏理论建构中的尤见重要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目击道存——论安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女诗人安琪是当代诗歌的重要代表。其诗歌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特殊的语言处理 ,使诗文本与生活“现场”实现历史性对接 ,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现场感”和绝对的开放性 (即“未完成”性 )。显示出诗人对现实题材超常的处理能力和文本自身意义场的无限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文本意图理解的基础上追索文本含义,可谓诗歌接受的正常流程。但遇到异常语境,现代诗文本会出现某些别样“看点”,包括原初版本的“曲意”接受、胎死腹中的“抽屉”接受,以及“套写”版本的“互文”接受,让人感慨咫尺之间,云谲波诡:文本的曲意改变,造成新的接受混乱;文本的过敏性封杀,必须汲取前鉴、杜绝后患;而文本的取巧“互文”,则亵渎原创,应加大维护文本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3.
宋代“以才学为注”的阐释学方法出现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宋人“以才学为诗”,诗歌文本阅读障碍极大,本朝人注本朝诗就极有必要;二是知音说和前贤注疏佳作的影响,使宋人也希望通过对本朝诗人诗集作注以达到“立言以不朽”;三是孟子“以意逆志”的尚意阐释学传统及宋代经学阐释学的影响,使来人觉得诗可以解.通过对宋代流传下来的任渊等人的注本考察可知,宋代“以才学为注”极为成功,这既有功于作者,又有益于读者,还深刻地影响了清代诗歌阐释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形式出发对西渡诗歌进行修辞学批评,以探求其文本的意义建构而不是意义表现.叙述,对于西渡来说不唯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结构形态.西渡诗歌叙述的结构形态传统温和、平缓舒展,其意义诉求和价值目标在于用叙述带入节奏,试图借助略带叙事性的格局把文本的疏密度和时间速度转换成一种诗歌的节奏.同时,思辨在叙述的节奏内鼓荡奔突,给文本注入沉重尖锐的价值观和命运感,表征出诗人对历史丰沛的想象力.对西渡诗歌的个案批评可以阐释当代诗歌以什么样的方式建立语言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探析出诗学和社会学、修辞想象和历史想象间张力营建的枢机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个体承担的诗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谈论后新诗潮诗歌,有许多的立场和角度,可以说“不懂”,说“诗歌激怒了读者”,也可以说好诗并不比任何一个时代贫乏,只是一些人有眼无珠。观看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这是诗歌文本进入交叉见解的公共语境后的正常现象。但现在不太正常的是,非难后新诗潮几成一种时髦,无形中变成了一种压迫自由的力量,在巩固某种意识形态,排斥诗歌多元的发展。这种以“读者”的代言人身份出现对诗的非难,实际上反映了抗衡式的道德主义批评在90年代的危机:当诗歌的写作与阅读变得多样而丰富,而读者则在财经挂帅和大从传媒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者是教育研究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者和教育研究活动的推动力量,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扮演着理解文本的“读者”角色,阐释作为“读者”的教育研究者角色、内涵和素养对深入理解教育研究者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研究活动中,教育研究者的角色表现为突出主体创造的传统面向和走向关系思维的“读者”形象。解释学视域下教育研究者是教育研究活动的参与者,是教育文本的读者,是思考和解释的学习者。教育研究者的“读者”素养可以通过心理移情、语言表达、批判反思和视域融合等方式来提升。  相似文献   

17.
“我看见……”是王小妮诗歌的最常用句式,也是理解王小妮诗歌的一把钥匙。从三个方面考察了王小妮的诗歌:主体“我”(即诗人)的个性特征和与万物齐一的精神境界;诗歌文本所呈现的艺术世界,其核心是对诗人所理解的生命本质的呈现,即诗人之所“见”;主体认识和感悟世界的“看”的直观方式以及“处低”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期待视野”与接受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光伟 《北方论丛》2001,3(3):72-77
读者接受文学文本时,其心理结构不是洛克似的“白板”。读者阅读、理解文学文本的基础与条件是“期待视野”的形成。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探寻“期待视野”的形成具有启示作用。读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实质上就是“期待视野”的形成问题。“期待视野”的形成是读者在文本的阅读中由表及里动态化过程。写实小说与意识流文本是我们探寻读者审美心理结构建构调整的蓝本。文化价值观念的生成与转换是读者心理结构建构与调整的动力源。建构与调整是历史循环,这一循环不仅来自过去,更指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文本与“寄生文本”马大康文学作品就如霍夫所说的是一个文本覆盖着另一个文本、意义层层相叠的“羊皮书”。读者打开一部书,阅读一首诗歌,他就同时打开了许许多多部书,同时面对着一系列的诗歌,因而阅读欣赏也不再是一种封闭的、孤立的活动。读者不可能把自己死死捆绑...  相似文献   

20.
谈论后新诗潮诗歌,有许多的立场和角度,可以说“不懂”,说“诗歌激怒了读者”,也可以说好诗并不比任何一个时代贫乏,只是一些人有眼无珠。观看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这是诗歌文本进入交叉见解的公共语境后的正常现象。但现在不太正常的是,非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