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和汇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商品供给对货币变化反应弹性的大小、新增的货币供给是否能够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以及进入比例的大小等,当新增货币难以进入实体经济,且供给的弹性大于货币供给的变化时,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将是价格水平的下降。这正是当前各国面临的情况。货币不仅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更是资本。资本的价值由其获得的收益大小决定,宏观方面的资本收益率由新增货币的大小决定,所以从资本的角度看,哪个国家货币供给量增长越快,其货币的相对价值也就越高,即汇率与货币供给增长成正比。在货币一般功能与特殊(资本)功能对汇率相反作用的对比中,后者的力量往往要大于前者,由此促使汇率在较快的货币供给中升值。美元汇率危机以来的情况,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2.
罗运贵 《学术论坛》2006,(10):64-69
文章将货币划分为形式货币和实质货币;讨论了形式货币与实质货币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分析了形式货币需求与实质货币需求问题。认为形式货币需求是对现金的需求,是对已有的收入或财富的“分割”;实质货币需求则是指一国的各种项目建设以及居民生活对于取得货币资金的需求。文章讨论了形式货币和实质货币的供给问题,认为通过中央银行投放货币资金等途径,可以实现形式货币和实质货币的充分供给。文章认为,从形式货币数量的角度而言,货币内生性的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质货币数量的角度而言,则是货币外生性的观点正确。  相似文献   

3.
货币需要量和货币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决定价格水平,后者决定利 率水平。我国的货币均衡理论由于混淆了货币需要量和货币需求量这两个概念,因而存在 着一定程度的逻辑混乱。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货币均衡:一种是决定价格水平的货币均衡 (“货币供需均衡”);另一种是决定利率水平的货币均衡(“货币供求均衡”)。本文分别提出 这两种货币均衡的公式,在这两个公式中使用了相互区别的四个概念,并分别用数学公式 说明货币供需均衡与商品、服务市场均衡的联系,货币供求均衡与货币资本市场均衡的联 系。  相似文献   

4.
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考察流动性过剩问题,可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存量货币供给相对于存量货币需求的过剩。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通过外汇占款和其他途径进入我国成为我国货币供给过多的外部原因。从内部来看,1998年以来长期积累的巨大货币存量是理解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当居民资产发生结构性调整,减少持有货币资产而增加非货币资产,又会导致有效货币需求的不足。流动性过剩不仅会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并给金融体系带来潜在风险,还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对实体经济产生深层次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影响货币乘数内在因素的实证分析和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年我国确立了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该体制中的三要素--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开始形成.它为我们从统计实证角度分析影响货币供给的内在因素提供了制度基础;1998年中央银行取消了信贷规模控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这对我们结合中国实际,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基础货币的控制及货币乘数的稳定,提出了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给冲击、产出与物价--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采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短期内不规则的货币供给冲击是造成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长期中 ,由于受货币流通速度、经济货币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货币供给对物价的影响显著但并非同比例改变价格水平。为了避免经济短期波动和稳定物价 ,应继续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正曾康霖、徐培文、罗晶撰文指出,如以M2的增速与GDP的增速比较,得出我国货币供给超额增长的结论,是有悖常理的。因为,所供给货币并没有完全形成M1,相当多的货币只是形成了准货币,准货币尽管是潜在的购买力,能够转化为M1作为支付手段,但在未转化之前,它仍然是社会公众持有的货币资产。货币(M1)是现实中流通的货币,发挥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准货币(M2-M1)是潜在的货币,在现实中发挥着储蓄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IS和Phillips曲线,在其中加入财政变量,进而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推导出含财政变量的最优货币规则.目的在于检验财政变量对我国的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是否有显著的影响.本文以我国1995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2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表明,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率有间接的、统计显著的影响.这为经验性地检验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一方面导致既定交易量的交易货币需求减少,一方面导致货币乘数内生提高从而货币供给内生增加.购买意愿-有效需求增加会激励货币市场内部(货币供给方面和货币需求方面)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因此,货币市场均衡有多种情况,其中两个极端情况是:(1)松货币供给和松货币需求的"宽松"均衡;(2)紧货币供给和紧货币需求的"紧张"均衡.有效需求增加会促使货币市场均衡由"宽松"趋于"紧张".货币市场的紧张均衡和产品市场的过热状况紧密相连.在货币市场紧张均衡情况下,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可能立即导致"支付锁链"的断裂和"货币荒".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实证分析发现,货币需求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外汇占款、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和消费需求是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应基于货币需求来实施货币政策调控措施,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货币供给压力还有一个新的流向: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货币供给流向的这种变化使得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稳定对应关系转变为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分段检验我国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2005年股市改革与扩容之后,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供给起到了明显的分流作用,这种作用影响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M_2(广义货币量)对GDP(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持续上升,目前已位居世界前列,这既与同期货币需求水平的提高相关,更与同其货币供应的高增长相关。从整体上看,货币供给的多年超经济增长是中国的M_2对GDP比例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不存在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给扰动与股票市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供给扰动(money supply surprise)指公众没有预期到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意外变动将影响股票市场,因而股票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货币供给扰动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扰动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大,而且还存在时滞。在不同层次的货币中,M1的扰动对市场的影响最为显著。但是,与传统理论的预测不同,M1的增加对股票市场有负面影响。这表明,股票市场还无法充当中国货币政策一个有效的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4.
2003—2006年间,由于我国均保持了较高的超额货币供给水平,致使金融体系积聚了过多的流动性。且在此期间我国货币容纳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过热压力。今后两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将继续呈现上升态势,而货币容纳弹性将下降。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当局必须以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和超额货币供给水平、吸收金融体系积聚的过多流动性作为今后两年内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宋代钱荒成因的研究,学界多所关注,已有丰富成果面世。历史实际表明,钱荒主要出现在中唐至明中叶这七八个世纪之中,尤以两宋时期最为突出。但宋史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宋时期,南宋的钱荒问题涉及较少。而且从钱荒形成原因来看,学界从货币制度与货币供给入手研究较多,而从货币需求进行分析较少。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本文拟从货币需求的角度对南宋钱荒现象进行解释,进而探寻中国传统社会走出钱荒困境的真正出路。作者通过分析指出,南宋时期人口增长、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城市化率上升、贸易规模扩大等原因所导致的货币需求量急剧上升,已是体重价低的贱金属货币体系所无法承担的历史重任。钱荒问题的产生、弥漫及扩散,从静态的货币市场看是供求失衡、供不应求所致;若从长时段的历史动态看,其根本的原因来自宋明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由中古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社会转进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应与物价间的反常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教授把中国出现的在财政下降的同时保持价格水平稳定与高金融增长的现象,称之为"中国之谜"。事实上,这种货币供应与物价之间的反常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态。"中国之谜"的答案在于中国存在超额货币需求。中国超额货币需求产生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制度、行为等的变化,我们要通过货币现象的本质看到制度环境的变迁和微观主体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货紧缩现象与宏观经济中货币的供应与需求紧密相关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通货紧缩 ,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增长不足 ,而货币供应量增长不足的原因包括 :1)我国的金融体制存在弊端 ,导致货币传导机制出问题 ,致使货币供应无法扩大 ;2 )由于经济中总供应大于总需求 ,以及需求结构调整不及时 ,导致了货币需求的下降 ,制约了货币供应的扩大。政府应针对上述原因 ,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 ,同时调整产业结构 ,推行积极财政政策 ,刺激货币需求 ,有效扩大货币供给 ,治理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市场的非均衡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识别和检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性是重要的,尤其是透过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识别和检验货币市场运行态势。检验的结果支持我国货币市场存在需求高于供给的非均衡判断。同时,由于近年来货币增长率一直高于产出增长率,GDP与货币量的比值偏低,市场的货币沉积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通货膨胀隐患。因此,货币供给的控制不宜适应需求,应当从降低货币沉积和增强流动性上缓解货币供求的非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梁歌春 《理论界》2004,(5):238-240
现代金融创新,尤其是电子货币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概念.货币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进入电子货币时代后,中央银行的货币垄断发行权将受到挑战,货币的发行将趋于分散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景气分析的思想,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综合反映我国物价波动态势的价格指数,发现我国价格波动存在非对称特征,并且,波动幅度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增大.通过计算货币供给增速与价格指数在滚动区间相关系数的变化,表明货币供给增速领先于价格波动的时间不稳定,但领先性一直十分显著.因此,为防止出现新一轮通货膨胀并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增长,控制货币供给适度的增长速度是必要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