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蕴,立足实践关注现实的个人及其全面发展是其思维方式,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共产主义是其实现人文关怀的主要途径。这启示着我国在当前条件下,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坚持发展的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尺度的辩证统一;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全面发展教育,拓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环境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
人是目的,财富是工具;人是财富的源泉,也是财富的尺度;在能力与关系的统一中,主体能力是最根本的财富.不管以何种形式存在,财富都只是一种现实性、世俗性力黄.作为一种与神圣性相对的世俗性范畴、现实力量,财富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有其问题与边界.财富幻象是对财富本性、作用等的不正确认识、非理性夸大,表现为本质幻象、结构幻象、意义幻象、方式幻象、时空幻象等.泛化的私有制是现代性条件下的根本财富幻象.财富幻象有其历史合理性,是现代性生成、发展、规范的重要动力,与现代性的生成与转换具有历史同步性;但也对现代性存在基础、运行构架、运行原则等造成了深层伤害,可能导致现代性条件下"人的终结"、"自然的终结"、"历史的终结"及"文化的终结".相对于作为现实能力的财富,人与社会还有更多尚未展开的可能与潜力,财富幻象是对人的创造能力、发展可能的固化.自觉转换发展方式,探索现代性的多样可能性,是对财富幻象与现代性问题的具体伦理拯救.  相似文献   

3.
王国富 《理论界》2014,(2):100-102
马克思哲学认为不平等的社会分工构成无产阶级异化状态的社会根源,导致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在社会领域表现为不平等的社会交往关系总和。为此,马克思从社会分工视域探讨现实地变革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社会交往关系,建构符合人的自由发展需要的合理分工形式,为人的社会本质的全面发展创造现实的社会条件,对当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以自然界的先在性为前提,以人的革命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为基石,以人的对象化和世界的人化、物的外在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辩证统一,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崭新的哲学世界观。可以说,对人和现实世界关系的实践性把握和回答,是马克思新哲学的基本特征;而科学合理形态的实践观,则是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内在灵魂。  相似文献   

5.
经济生活与人的存在——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诺芬是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开创人物。他的经济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以人的精神能动性为原点的财富论 ;以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为基础的分工理论 ;农业是最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幸福行业的农业幸福论。自觉或不自觉地揭示经济生活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 ,是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的灵魂。这一点构成了后来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6.
从《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自由个性所指的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要实现之,既离不开生产力和交往的发展,也离不开作为权力关系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与对抗,使得少数人垄断了自由时间即发展的空间,而劳动大众则处于畸形和片面发展状态。共产主义实现了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统一,把人的发展确立为财富的尺度和生产的目的,使得自由个性从可能转化为现实。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贯彻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而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7.
当代人学研究的人文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注现实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建构,通过反思现实人类的文化实践以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便构成了当代人学研究的主题。在这样一种人学研究思路中,确立和弘扬当代人文精神是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核心,质言之,人文视角应成为当代人学研究的主导视角。这种人文视角,在其具体展开过程中应体现为:(1)自觉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从而为人的现实存在寻找一个精神家园;(2)自觉反思检讨当代人的文化实践方式,从而在弘扬人的超越创造意识的基础上培育一种全新的人类实践精神;(3)面向未来,应自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人文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道德与文明的终极尺度及其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是文化中积极性的成分,是人类与自身和自然界交往方式的科学化和道德化的体现。人种尺度和物种尺度构成科学、道德与文明的终极尺度,它们在人类生活形式中实现的程度差异决定了人类文明必将经历原始社会的自在的物种文明形态到传统社会的人种文明形态并最终发展到未来的自觉的物种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9.
面向人的现实需要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需要观的价值追求,它是建立在人的对象性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性、历史性产物。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生成具有一致性,因此人的需要最终必须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导向。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异化最终导致了需要异化以及人的本质异化。而共产主义则为人的需要和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亢安毅 《天府新论》2006,3(4):17-21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是理解和连接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中介和平台。主体条件通过个人生存自觉的注重、个人生存空间的扩大、个人生存感受的丰富等奠定实现的基础;生产实践条件则主要通过消灭旧式分工、增加自由时间以及生产劳动同智育的结合等途径提供实现的可能;外部客观条件通过物质发展及其运用方式、周围人的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榜样及同化作用等达到实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汪帮琼 《理论界》2004,(6):112-113
关于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学术界着重于把它作为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来理解,而对其经验根据鲜有说明。本文把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放到他对现实财富的经验说明中加以理解,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仅是指向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不只是具有消极的批判意义。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在人的现实的历史性经验活动中。从根本上来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未来社会的人的经验财富。  相似文献   

12.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它通过提倡辛勤劳动、崇尚科学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全面丰富和发展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来实现对人性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是人对"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从现实的人及其人的主体性出发,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荣辱观教育固有的规律,才能取得最佳成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人性基础、价值意蕴和评价尺度三个方面论述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的哲学合法性问题。从人性基础上看,发展的主题是人,发展的目的是成为人,发展的动力是人的活动;从价值意蕴上看,发展就是要追求并力图实现人的自身本质,要努力地“成为人”,体现了人类的理想性追求,体现了人类超越当下现实的指向性;从评价尺度上看,生产力尺度和生态尺度都只具有历史的合理性,而不具有最终意义,应该把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尺度。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相关性与和谐一致性。生产力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设条件,人的发展又对生产力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只能是生产力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及其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等方面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整、由贫乏到丰富、从潜在到现实的发展,其中,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原初动力,以劳动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的完善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和谐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16.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把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与社会主义现阶段具体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成为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转变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的契合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理解文化的生成基础与现实功能,把握文化的反作用及其实践内涵,可以形成文化实践的自觉意识。文化自觉促进思维创新,人们在文化实践中实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重新理解,在观念变迁中形成超越自我的文化自觉。促进思维创新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而培养践行核心价值理念的哲学与文化人才,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社会发展合理性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并未明确提出社会发展合理性问题,但其发展思想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发展合理性意蕴:马克思强调社会发展是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评价尺度;社会发展是在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辩证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现实路径;社会发展是社会各要素的整体的协调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模式;社会发展是通过“两次提升”达到“两个和解”的过程,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实践原则;社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实践目标;等等。这些发展思想是理解和完善我们当前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模式”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本质是丰富的、多层次的,是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实践历史地实现其需要、发挥其能力和表现其个性的人的"全面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并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所占有构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为人占有和利用、全面发展的教育、多方面的交往和实践则构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论价值追求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的发展与人的价值追求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在价值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中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人的价值追求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价值追求有自发与自觉之分,价值自觉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追求才能获得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