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自然地会想起鲁迅。“五四”运动和鲁迅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列宁说过:“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伟大的“五四”运动造就了伟大的鲁迅;而鲁迅也在“五四”运动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五四”为标志,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阶段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同样,鲁迅也从辛亥革命时的“精神界之战士”,进而成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下的文化革命的英  相似文献   

2.
一"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号召之下,在我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运动,同时也是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毛主席曾经满意地肯定"五四"运动的业绩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那时候,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遗憾的是这个运动的  相似文献   

3.
一从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起,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資产阶級革命民主派开始踏上历史舞台。孙中山所領导和进行的資产阶級民主主义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具有比較完全意义的新阶段。1911年,資产阶級革命民主派領导了推翻清朝政府的辛亥革命运动。然而,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未取得真正的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沒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历史进程并未停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引起了国际形势和国內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得中国革命經过“五四运动”而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种急剧轉变的现实生活要求資产阶級革命民主派重新检驗自己的道路和活动,以便使之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孙中山和他的  相似文献   

4.
延安文艺理论,特别是作为其主要标志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20世纪中国革命文艺史上的重要理论现象。它的出现,标志中国现代文艺运动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反映了文艺与革命、文艺与历史等关系转换的新趋向。《讲话》及延安文艺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美学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五四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文艺理论的直接继承,又是对中国新文艺理论的历史性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相结合的时代趋势。其巨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不是偶然的。研究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有助于正确认识它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正确认识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的伟大意义。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中国的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这个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这个革  相似文献   

6.
(一) 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成长过程,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本世纪50年代末为止,整整80个年头,经历了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三届旧政府的统治,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革命阶段,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重大历史事  相似文献   

7.
"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学术恳谈会记述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的纪念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是中华民族现代史上一个值得隆重纪念的节日。有人说,"五四"不仅应该成为一个全民族喜庆的节日,还应该成为全民族反思的节日。此言极佳!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今天,更有必要以回顾历史,激励当今的精神来纪念这个节日。因此,本刊编辑部于八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召开了题为"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的学术恳谈会。现将会上部分发言摘登于后。  相似文献   

8.
<正> 《文艺报》在1983年曾就如何看待五四文学的历史传统问题进行了讨论,谢冕与童庆炳两位同志提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我以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很大的片面性。早在三十年代的左翼革命文学运动中就有不少革命的评论家把五四文学说成是简单的从外国“移植”过来的资产阶级文学,因而要给以全盘否定。到了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才给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发生于大转变的历史时代,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第一篇章。关于五四运动的革命性质,史学界长期以来是有争论的。去年8月,朱务善先生发表了“五四革命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文。文章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必须有无产阶级的领导”,“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就不能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但“五四革命运动的产生是自发的”;不仅李大钊同志等在北大组织的马尔格斯学说研究会“没有领导五四运动”,而且“五四时期,并没有中国无产阶级参加,到‘六三’才有上海工人起来罢工支援,然而那时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形成,更谈不到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五四运动的领导”;“因为没有共产党没有无产阶级领导”,所以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只是“为中国民主主义发展开辟了新的阶段的前景”。这就是说,文章涉及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五四运动产生的自发性,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它的思想、它的战斗力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五四运动的革命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等。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提出自己肤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前辈及诸同志。  相似文献   

10.
文学革命:新文学历史的原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文化史上有个别重要时期或历史关头具有原点的意义。这样的原点,是指文化史的河流如同遭遇了地表的断层,从一个地方突然高高地跌落。虽然向前奔腾的水还是这股水,可是它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域,遵循着全新的流动规则,呈现了全新的面貌。此后它的前行,便是从这个新起点开始的。这个跌落处带有根本性的转折意义,便是一个历史原点。五四文学革命就具有这种历史原点的地位和意义。“五四”形成了新文学传统的原点,这个原点自然包含了民族传统的因素,新文学显然与古典文学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但前者相对于后者又的确是一个重大的飞跃,从文学的内在观念到外在表现形式,都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正> 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革命史研究荟萃》一书,以简洁的文字,搜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术界在中国革命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该书时限从1911年—1949年。共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人物三大部分,总计近130篇,440多个问题,40万字。该书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出现了崭新的局面。编写者面对这一现实,将“新”字贯穿于全书的始终。一是它恰当地运用了新史料。如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党的一  相似文献   

12.
早在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黄遵宪等人就曾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意欲发动一场诗歌运动.但是他们对诗歌的改良,只是试图将新的思想,新的名词装进旧诗词的艺术形式中,或主张“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却没有认识到诗歌语言和文体变革的重要性,所以,戊戌后的文坛,虽然出现了一些鼓吹革命,高扬自由平等的具有新思想的诗,但现代意义上的新诗并未出现.“诗界革命”为后来的五四文学革命和新诗运动提供了借鉴,这个借鉴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须从“文的形式”入手,改变诗歌的语言和文体,从根本上铲除旧文学的“妖孽”.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以他一系列理论主张切入了文学形式的改革.文的形式的大解放,一举摧毁了“已死的文言”的大厦和僵硬的文体的躯壳,使“丰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的话剧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一样,也是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姿态出现的。“五四”时期的话剧运动,与当时的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于中国新旧势力激烈斗争的时代,以暴露满清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宣传革命运动,唤醒民众为其光荣的战斗任务。当时,革命领袖孙中山和进步思想家严复等,都极为重视革命戏剧运动的兴起。在“五四”运动之前,话剧运动已蓬勃发展。当时留学日本的旅日演剧团体“春柳社”,把根据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叔叔的小屋》改编的七幕剧《黑奴吁天录》等剧带到了中国,由于这个戏充满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感,在上海等地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种前所未见的话剧演出形式,很快为群众  相似文献   

14.
略论“五四”运动在贵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五四”运动,以其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激荡起贵州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但贵州的运动却独具个性,用违反常态而又符合历史逻辑的步伐,表现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时期的普遍规律。本文试通过分析贵州爱国运动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勾画“五四”运动在贵州这一侧面的轮廓。一“五四”运动前的贵州社会,是孕育贵州“五四”时期爱国运动的特殊土壤。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侵略剥削政策和地方分散的农业经济所结出的罪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凡是忠实而又彻底的革命者,无不重视从历史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识见,吸取继续革命的力量。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不断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奋进力量和谋划革命韬略的伟人。与孙中山志同道合,日后成了孙中山左右臂膀的廖仲恺,作为理财专家,为革命而筹措资金,不遗余力;为革命而掌管财政,廉洁奉公。然而廖仲恺更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在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想的征途中,同样是念念不忘近代中国的惨痛往事,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他总是反复地申析其义,作为革命者的借鉴。尽管有些议论(主要是指1924年以前的一些议论),未必精当,但是“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所以很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继承。  相似文献   

16.
一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五四"时期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是这个运动的深刻反映,它自然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这因素赋于当时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一种完全崭新的性质.毛泽东同志曾这样地指出过"五四"以前和以后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的这种不同的性质:"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  相似文献   

17.
从1917年到1921年间,中国文学最终完成了从古典向现代的历史过渡,表现在诗歌领域,则是旧体诗的迅速衰微和白话新诗对诗坛的垄断。“五四”白话诗作为中国诗歌转型的开端,乃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历史联结点。中国诗歌发展到近代,已经“陈陈相因”,失掉了创造活力,对于民气国运已没有积极影响。于是,在清末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代表梁启超等首倡“诗界革命”,提出诗歌“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①。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旗帜,长期的外交活动使他的文学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他把域外的思想文化、奇异风物大量…  相似文献   

18.
喻中 《江淮论坛》2012,(2):117-128
从思想史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承载着"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功能,具有"旧邦新命"的思想地位。"旧邦"是指古老的中华民族,"新命"是指在转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秩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一个新生的、还在继续成长的思想形态,是对现当代中国在转型过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文明新秩序的表达与概括,体现了文明秩序原理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已过70年,然而它留下的课题远没有完成。“五四”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以前,不论皇朝如何更替,人们的思想总是被禁锢在严整的封建主义的桎梏中,只有到了“五四”,从对立面的西方发现了一种新的迥异于东方封建传统的文化形态,人们的脑子才开了窍。可是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五四”运动的前期完全是一种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加强对文化转型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提高对文化变革的认识,自觉地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转型呼唤文化的转型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经历过三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那次转型,是中国文化走出中世纪,由封建文化向资本主义文化,即旧民主主义文化的转型。第二次,是从“五四”运动到建国前夕,是由旧民主主义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转型。第三次,是从建国开始到现在,是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