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锅加:现在过年红包主要有微信、微博、QQ,今年还有支付宝的咻一咻红包。微博QQ支付宝只有偶尔用用,我觉得微信靠谱,感觉能实实在在抢到吧。今年换了个工作单位,之前的群里大家也就5块、10块的抢抢,弄到几块就高兴了。新单位的群,不乏200的大包,吓到我了。随便发发觉得没20也不好意思。听说有的群设有规矩,弄红包接龙,抢到手气最佳必须发红包。个人抢到大额的红包,会习惯性取之于民用之  相似文献   

2.
胡伟先 《老友》2014,(1):41-41
正我与老伴商量好了,除夕夜吃完饭后,我俩就给孙辈们发压岁钱,但是今年我俩准备换个方式,不直接给红包,而是仿照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的形式,向孙辈们提问,谁答对了,就给谁一个红包。当然,那红包里已经装好了压岁钱。大孙子是硕士研究生,孙女是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我私下对他们说:"你们只用答一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就装不懂,让小孙子去答。他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3月底,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一个小镇上,仿佛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粉红色的信封"红包"。镇子上的很多人都兴高采烈的出去找"红包",大家在停车场、大门处、草坪里,以及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仔细寻找。找到"红包"后,大家还会争先恐后地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来。每个参与找"红包"的市民都很开心,而且乐此不疲。那么,这些"红包"是哪里来的,又有什么用途呢?  相似文献   

4.
红包狂潮     
正"你投一个石头进去,周边很多东西会炸开"。《南方周末》如此描绘2016的80亿春节红包潮。1月26日下午5点,微信朋友圈的相机符号突然变成了金色。人们发出一张张"毛玻璃"效果的照片,好友需发红包才可以看到照片内容。这是2016年微信春节红包的第一次公测,意味着一年一度的春节红包大战已经开场。各家互联网公司宣称在春节要发出的红包总额接近8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QQ的  相似文献   

5.
正发红包,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之一。然而,如今这却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一大负担。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了102名市民。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者今年共发出了超过1000元的红包,单个红包里最多放入超过500元的人也占了1/4。而红包的流向主要是家族晚辈。"红包负担",已成每年春节的一个老问题,舆论多有关注,但红包的厚度还是年年增厚,不仅成为年轻人过年的负担,也是很多家庭过年的负担,可以说,带有喜庆和祝福色彩的"红包"已经变味。  相似文献   

6.
邻里赛拔河     
明一言 《社区》2012,(18):48
一天,家里搞卫生,老伴从储藏室里找到了年轻时曾经用过的拔河绳。目睹此物,忽有一想法:何不"重操旧业"呢?老伴笑道:"头发全白了,可不是年轻的时候了。"我说:"老夫聊发少年狂,不是少年可以学少年呀!"  相似文献   

7.
红包     
《可乐》2006,(1)
那天早上,我查完病房打算休息一下,就泡了杯茶,翻开报纸看了起来。突然,我听到一个怯怯的声音:"医生叔叔……"我拿开报纸,看看左右没人啊?以为是幻觉我又看起了报纸。不一会我又听到了那怯怯的声音:"医生叔叔,救救我妈妈吧,这是我给你的红包。"我放下报纸,只见办公桌对面露出两只小手,捧着一个用红领巾包成的小包包。我探身一看,原来是个小男孩,个子还没桌子高。我接过红包,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几元几角的零票,加起来不超过20元的样子。看着这个用红领巾包的"红包",我的心不禁一阵颤栗。我俯下身子问孩子:"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她得了什么病?""我妈妈叫张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跟您说,有一群女孩子独立创业.开的还是广告公司。您或许会有点兴趣.这便是美通公关的优势。当四个掌门女孩子带着各自团队里的青春女子军团上门跟您聊创意、聊营销,聊推广、聊销售的时候,您在来不及招架的同时多数会产生疑问,她们行吗?这是美通公关的劣势。  相似文献   

9.
青参 《今日南国》2008,(8):57-57
在华人文化圈中,农历新年分发“红包”的传统由来已久。但正月初九这天,新加坡政府给自己的国民发了一个相当于43亿元人民币的大“红包”,这在华人社会引起热烈反响,香港特区政府表示要依样画葫芦。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个案例-有网友致电剧作家六六的经纪人,说希望为六六所在的公司工作。经纪人说,"请翻阅六六微博,里面有具体的招聘岗位和信息。"网友说:"找起来太麻烦,能发给我吗?"接着又要六六的微信号。经纪人答搜索公众号加V即是。对方又说:"我不会搜,你能发我手机吗?"随着毕业季的来临,身边HR(人力资源管理者)群里又开始充斥着各种在面试过程中遭遇的奇葩经历:有应聘者不知怎么去公司,要求公司发地址截图和乘坐公交车路线的;有应聘者由父母陪伴而来的,说担心找不到路怕迟到;有HR打电话通知应聘者面试,对方却问自  相似文献   

11.
白天突然变成黑夜,森林里出现万鸟归林,百兽回窝的趣事;中午时分,"黑暗天使"突然光临,使全城万家灯火齐放光明;敌众我寡,却在光天化日之下借得"夜景"良机,顺利地突围……这种神秘的"白昼夜景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武凡鸟 《新天地》2011,(2):20-21
一日,在一大型超市里购物,走到一个拐角,忽然看到,两位老人坐在一个玻璃幕墙围起来的咖啡吧里,边喝边聊,十分惬意。我想,自己要是到了老年能这么有风度吗?能这么雅致地生活吗?能这么有"范儿"吗?  相似文献   

13.
正"杰克"与我父亲同龄。一个生活在美国,一个生活在中国。然而接受的教育和承受的苦难却截然不同。"杰克"6岁那年出了一次车祸,受了轻伤,在医院里等待检查期间,检查结束的小朋友都发了冰淇淋,而"杰克"检查结束后分发冰淇淋的时间已经过了,"杰克"只能看着别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微信群,大至四五百人,小至三五个人,传递、分享着各种帖子、文字、语音以及网络表情。百人大群,有些像人来人往的广场:路过的人虽然多,彼此都是陌生人,偶尔遇到个熟悉的朋友,一般也不太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几百号人聊私房话。群里比较多的信息,是帖子,广告帖或者无关痛痒的网络分享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过节别忘了给老人一个"红包"浙江读者杨潘:我听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两代小辈身上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子女为了报答养育之恩,自二老70岁起,年年给他们送"压岁钱",已连续坚持了4年。去年春节,他们的孙女和外孙相继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加入了向祖辈发"压岁钱"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一言不合就发红包”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微信聊天中大行其道的是“一言不合就斗图”,这背后是一种网络社交新风尚——能用图解决的事尽量不要说话. 调侃、卖萌、化解尴尬,表情包在手,聊天不愁.不过,表情包不止为年轻人所享用,在诸多中老年人盘踞的微信群里,一种色彩明艳、文字跳动、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表情包十分流行,往往起到问安、祝愿、致谢、呼唤群主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古典美学范畴,较少为学者关注。作为一个母范畴,它在儒家衍生了"教化"、在道家则衍生了"物化"、"独化"等子范畴。《庄子》中的"化"思想最为丰富复杂,后世美学范畴"化境"即是承庄子大"化"思想而来。在整个"化"范畴群里,"化境"是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被用得最多最广的一个子范畴,并且还是一个存活于现代美学中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古典范畴。  相似文献   

18.
1.结婚红包:别把名字和祝福写在红包外面,而是写在一张纸条上,塞入红包,这样的红包就可以再次利用了。2.使用红包时尽量不要封口,这样红包传递到另一人手中时,还可以接着使用。  相似文献   

19.
魔鬼的宠物     
那天,轮到大嘴兔子扫除。打扫完教室,已经很晚了,走廊里黑乎乎的。突然,一个巨大的黑影吞掉了她的影子。她抬头一看,那黑影高大的脑袋已经要顶到天花板了,鼻孔里喷着粗气,那粗气是一股蓝色的烟雾。突然,"突噜噜"一阵响,一股蓝烟从怪物的屁股里喷涌而出,弥漫了整个走廊,臭气熏天。大嘴兔子立刻被熏得晕头转向,头重脚轻,站立不稳了……大嘴兔子睁开眼睛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陌生——她躺在一个铁盒子里,陪着她一起躺着的,还有几根花花绿绿的木头。她坐了  相似文献   

20.
漠漠 《今日南国》2008,(3):35-38
现象:网络江湖"群""群"分 最近几天,30多岁的Anly显得特别有精神,每天早上8时30分就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神情专注地开始忙活.而从前,她总是踩着9时的钟声才急匆匆赶到公司的.问及原因,Anly笑道:"上周刚加入了一个新的Q群,是关于炒股的,晚上要照顾孩子,没时间在群里面跟大家聊,只能利用早上的时间跟大家混个脸熟,没准还能获得一些内部消息,小赚一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