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大了就学坏了吗?"一 位母亲向我谈起她读高一的儿子, 男孩叫卫群,学习成绩不错。有一 天,为了过生日,卫群与父母发生 了激烈冲突。 那天是星期天,妈妈准备了 丰盛的晚餐,一家三口边吃边聊, 好不自在。 "爸爸、妈妈,下星期五是我 生日,又正好是周末,我想办个生 日Party,请我的几个好朋友来家 里玩玩。妈妈帮我们准备一些饮 料、冷盆、点心和熟菜吧,我想搞 个自助餐,我们可以边吃边唱歌、 玩玩游戏什么的。"卫群兴致勃勃 地说着。  相似文献   

2.
《新少年》2012,(Z1):9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挺累,寒假到了,作为孩子,应该多一些玩耍,多一些快乐。我们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不久前,我们对"如何过一个快乐的寒假"话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策划、座谈、调查和采访,了解了许许多多同学过寒假的想法和期待。比如:沈阳市岐山一校六年六班的谢天翊,想利用寒假坚持在雪地上跑步,还要学会滑雪,以养成运动的习惯,改变自己"小胖子"的  相似文献   

3.
我的烦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校园里流行互赠礼物,特别是在同学过生日的时候。这也便成了我的烦恼,要不要送礼物?送什么礼物?无从考证是谁制造了这个烦恼。记得小学五年级,一个同学要过生日,大家各自计划着为她买什么礼物。知道这件事情后,我大为不解,怎么一个小小的学校,竟变成了整个社会的缩影?那一个个琳琅满目,叮叮当当的小工艺品,那被彩纸包装得漂漂亮亮的礼品盒教会了孩子们礼尚往来。在这种环境下很难不被迫跟随这种潮流,但又心疼破费父母辛苦赚来的钱财,怎么办呢?这是我的烦恼,我想,也是同学们的烦恼。最后,虽然我决定只送一个祝福,但这件事…  相似文献   

4.
邬颖茹 《今日南国》2007,(20):40-41
32岁的何润东在娱乐圈摸爬滚打整整8年,期间起起伏伏,有过坎坷,也有过辉煌。但无论何时,总有一群人在他身后默默地给予支持,他们被何润东称作"何润东家族"。在他生日到来时,家族的"家人"们团聚在一起,为他庆祝生日。  相似文献   

5.
一个共产党员有两个生命征程:一个是经过10个月的孕育,离开母体,拉开了人生的序幕;再一个就是加入党组织后,开启了自己人生中政治前途的长征。记住自己的生日,满怀的是对母亲的感恩;记住自己的"政治生日",践行的是对自己信仰的承诺。过了64岁后,我的记忆力严重减退。但是,唯有这个"政治生日",每逢想起来,仍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就连细节也是鲜活如初,倒背如流。1978年6月30日,我被县委组织部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实现了我终生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李荷卿 《新少年》2013,(Z2):32-33
我有一个朋友名叫莉莲,她总是悄悄地跟我说一些秘密,我为此感到非常烦恼。一天,我们在体育馆里踢足球,她又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过几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我要在生日那天举办一个溜冰派对,我想邀请你参加。但你不要告诉玛丽,因为我没有邀请她。她倒是很擅长溜冰,但她总爱到处炫耀!"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生日     
杨惠卿 《中华魂》2012,(10):26-27
一过中秋节,我们大家庭中的下一个生日就是我母亲的。母亲生日是在农历10月14日,但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却从来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在我们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中的28口人中,母亲把孩子们的生日记得十分准确。我们小的时候,尽管生活十分艰难,母亲总要想方设法在过生日的时候给我们改善一下生活。后来我们长大出门在外了,每到有谁过生日时,母亲总是要想办法提醒一下,或打电话通知,或捎话告诉,当然也包括我这个已愈天命的长子。唯有她自己的生日却老是忘记。  相似文献   

8.
外孙女过14岁生日了,我特别高兴,但也不乏深有感慨。半个世纪前,我也是14岁,正读初中二年级,但没有过生日,也没有谁给我做生日。因为我5岁时就失去母亲,10岁时失去父亲,是个失去双亲的孤儿。父亲去  相似文献   

9.
教儿花钱     
叶子 《社区》2005,(5):55-55
那天,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对我说:“爸,明天是我们班长的生日,他和我特好,你给我300 块钱,我请他到卡拉 OK包厢过生日。”儿子的话使我惊愕。区区小孩,要拿钱给同学在包厢过生日?儿子的消费观念令我担忧。我说:“儿子,咱家最近在装修房子,爸爸的钱比较紧。再说,同学过生日,你不一定非得请他到那种场所消费。”儿子不以为然:“我知道你最近没钱,可300块总拿得出吧。再说,请班长过生日,我是想让别的同学看看,我有多酷多帅。”我又是一惊:“这么小就讲究起酷帅来了?”儿子说:“老爸,明年我就上初中了,讲究酷帅也有错?我们学校酷帅的同学多了……  相似文献   

10.
单位组织体检,因为工作关系我前后多跑了几趟。一来二去,便和体检中心的同志混了个脸熟。知道咱教师的身份,很自然地就谈到孩子的教育。其中一位大姐关于孩子遭遇的讲诉,我认为很有代表性,估计好多孩子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是老师也是家长,自认为这事很有评说的必要。了解实情再批评,才能真正树立教师的威严。这里作为案例呈献给大家,希望对我们的工作能有所启迪。"前段日子,我的孩子要过生日。孩子小,  相似文献   

11.
礼物在别处     
朱萍 《可乐》2011,(5):28-28
乔尔生日那天,开车载着六个顽劣异常的孩子出去兜风。像往常一样,他们吵吵嚷嚷,打打闹闹,没一刻安静。乔尔实在受不了了。  相似文献   

12.
生日卡片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14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豆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  相似文献   

13.
李艳鸣 《社区》2011,(16):36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会在与其他小伙伴的相处中表现出"嫉妒"的心理,如听不得自己的爸爸妈妈夸奖别的孩子,或当爸爸妈妈抱别的孩子时会感到不高兴等。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想要立即扑灭孩子"嫉妒"的火苗,但你是否想过,孩子的这种心理缘何而来?  相似文献   

14.
在背后我常听到时间的翅膀像战车一样飞逝的声音,而在前面却是延伸着荒废了的永恒沙漠。——题记大家都称我们现在这群人为“80后”,意思是出生于80年代后的孩子。这群孩子有着比以往好的生活条件,而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格外宠爱。我们从来也没有想过,也不会去想以前的人们生活得怎样,过得辛苦不辛苦。我们只觉得自己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就够了。我想,也不会有太多的父母会向孩子提以前的生活,偶尔提起过的,也大多是略微带过,很少会有父母和孩子坐下来细心地讨论这个话题。他们大概觉得,以前过得苦些,现在只要让孩子过得好些就足够…  相似文献   

15.
一、别对父母说绝情的话代表话语:我的事不用你管!莫言是五年级学生。一次,莫言要过生日,他想趁此机会大张旗鼓地办个生日聚会,以便多收些生日礼物,便广撒"英雄帖",妈妈看不下去了,就说:"你通知几个要好的同学就行了,何必连不太熟悉的同学都请来?咱可不能贪图小便宜,再说……"  相似文献   

16.
正文火煲汤上世纪90年代初,二十多岁的李安与谭盾、陈逸飞等人混在纽约。那时的陈逸飞刚开始洗汽车,谭盾在地铁里拉小提琴,而李安在家当保姆带孩子。这拨插过队、种过田、当过工人的人白天为面包而战,到了晚上则聚在一起,聊人生、聊理想,大家都吹牛,只有李安最安静,他很少说话,也很少表态。李安最喜欢找谭盾聊音乐,每一部作品开拍前,他都会找谭盾聊聊电影中音乐的处理。但李安从未邀请过谭盾作曲,谭盾也从未想过要为李安作曲。谭盾说,他们两人之间保持着"朴素"的交往。李安想拍武侠片时,又找谭盾聊音乐,谭盾一听  相似文献   

17.
女儿的国庆     
又到国庆节了。往年,女儿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天了,因为她的生日是国庆前一天,过完生日接着过国庆节,让她开心极了。可今年,女儿却不高兴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小脑瓜里似乎有了不少想法。离国庆还有一个星期,她的问题就来了。“爸爸,我为什么要叫霖霖?”“因为爸爸希望你一辈子都沐浴着甘霖,健康幸福地生活。”我说。“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女儿嘟起嘴。“那你想叫什么呢?叫小白兔好不好?”我对她说,因为女儿以前特别喜欢兔子,也随口说过让我叫她小白兔的话。“不!”女儿很坚决,“我要叫国庆!”我一听笑了,“傻孩子,这是个节日名,是祖国…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你好! 我的孩子以前经常买《成才与就业》杂志,是个忠实读者。我就是从孩子那里看到这本杂志的。上面还有许多帮助读者排难解忧的文章,看了很亲切。如今,我有一个难题想请教。我的孩子个性内向,在单位里话很少很少,人又老实。已工作了二、三年,但孩子感觉不怎么好,回家总闷闷不乐,心情不舒畅。比如,他告诉我,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数年如一日,尽管自己每天累得半死,但同事们根本像没看到,尤其是领导,从未当面夸奖过。孩子感到很委屈,觉得工作环境没劲,想换个环境,但想到这不是件轻易可决断的事,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想请教编辑老师,究竟如何处理为妥。谢谢! 顺祝编安! 读者马颖 2001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9.
张祖雄 《老友》2010,(10):14-14
今年10月1日,是伟大祖国61华诞,全国都在欢庆这个日子。我家里哥哥嫂嫂、两个妹妹和我也在张罗着生日庆祝活动,因为我们都是这一天过生日。  相似文献   

20.
没有一个孩子是没有说过谎的,就是我们做孩子的时候,也一样。有个西方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统计,每人每天说谎25次。虽然这有点夸张,但孩子说谎确有其事。问题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