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巍巍昆仑,绵绵祁连,如两条巨龙遥相呼应,共同环抱一颗明珠──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盆地中南部明澈无垠的碧空下,片片盐池恍若层层云朵撒落人间,铺开了如银似雪的美丽景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察尔汗盐湖。 这里,浸润著一代代盐湖人辛勤的汗水;这里,镌刻著建设者们的美好青春与坚实足迹;这里,凝结著他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这里,既有壮歌更有辉煌…… 依托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几代盐湖人艰苦创业,在青海盐湖集团崛起的同时,察尔汗盐湖这片不毛之地,逐渐成为我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 “察尔汗”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  相似文献   

2.
卢瓦尔河是法国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中部山区,流经1020公里后,汇入大西洋。这里是位于奥尔良和图尔之间的一段流域,100多座宏伟的城堡屹立于此。  相似文献   

3.
蟒腹余生     
《阅读与作文》2011,(3):9-11
刚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那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森林探险队和考察团到这里来进行探险和考察。一些外国的科研机构还在这里设置了常年考察站。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省90%以上的水系汇入鄱阳湖进入长江,鄱阳湖防洪受长江和赣、抚、信、饶、水五大河流的影响,防洪任务重,持续时间长。解决鄱阳湖的防洪问题,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形成鄱阳湖防洪保障体系,促进湖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7,(1):52-54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经非洲西北部,最终汇入地中海。  相似文献   

6.
走近天鹅湖     
中国最大的天鹅湖,秘藏在天山山脉深处的山间盆地里。天山山脉是亚洲最大的山脉之一,它峰峦重叠,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绵延起伏几千公里。横亘于新疆的山段;东西长约1700公里,南北宽达二三百公里。天山由三列大致平行的山岭组成,在这些重重山岭之间,夹着大小不等、高度各异的盆地和谷地。我们这天要赶去的地方是隐藏其间的尤尔都斯山间盆地,这里有中国第二大草原——著名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湖位于盆地中心。湖区海拔2400多米,四周雪山环抱,雪水、雨水、泉源极为丰富,在方圆250多平方公里的沼泽中,有串串珍珠般的浅湖、小岛、  相似文献   

7.
尝试     
《天山景物记》编入教材时,作了如下修改: 1、“如果你顺着弯弯曲曲的涧流走,沿途汇入千百条泉流,逐渐形成溪流,再汇入许多涧流和溪流,就形成河流,奔腾出天山。”“沿途”的主语是“你”.承前省略了。“汇入”的主语是“涧流”,原句似主语都是“你”.所以在“汇入”前加上“就会看见”,全句主语就是“你”了。  相似文献   

8.
亚洲中部巨大山系之一的祁连山脉横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西接阿尔金山,东邻甘肃黄土高原,全长近千公里。山地两侧的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一共和盆地作为山前的拗陷地带,沉积了深厚的新生代地层。本文论述的地区系指山地及其两侧山前地带(图1)。这个区域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过渡带,不仅现代自然条件较为复杂,也是晚近地质时期环境变迁极为频繁的区域。本文是作者在历年考察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文献,对该区地貌发育与新生代环境演变过程所作的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9.
河流健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而是一种河流管理的评估工具。人类在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的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够或滥加利用,一些河流发生污染、断流现象,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和社会功能,失去了河流的自身价值,危及河流的健康生命。维系河流的健康生命和水安全密切相关。河流污染是我国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治污是我国现阶段河流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应强化对生态环境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正> 涑水河是晋西南最大的河流,源出绛县与垣曲交界的横岭关山区。流经绛县、闻喜、夏县、运城、临猗、永济5县1市,自东向西横贯运城盆地,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56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姚暹渠、湾湾河、吕庄河等。涑水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区域和中国古代四大农业起源地之一,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颇为显著,导致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退化。流域内今天的工农业发展受到限制。最大的限制性因子就是水资源紧缺。为揭示这一地区的环境劣变过程,本文拟从历史时期的植被——水文变迁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1.
白公山下有神秘的铁质管状物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外星人的遗存物。他们的依据是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极好,是观测天体宇宙极理想的地方。依据这种观点分析,外星人如光临地球,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托素湖应该是首选地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引言 考古学上的分期、断代,其目的在于排列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序列,从而复原古代社会面貌及人们生活和生产情况。本文将根据大石墓发掘清理的情况,来考察其使用民族的迁徙移动方向。 安宁河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发源于冕宁县,全长大约350公里,自北向南流经冕宁、西昌、德昌、米易等县,至弯滩流入雅砻江。安宁河的支流短小水急,呈羽毛状,均匀分布,干支流两岸有很多的河谷平原,形成连珠状小盆地。因此,安宁河流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关中盆地是我国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一个地区,地热资源已成为关中盆地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清洁能源之一.虽然关中盆地地热资源产业发展较快,但是该区域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地热资源产业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借鉴国外地热资源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关中盆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我们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以“一日千里”之势阔步前进着,开发西部地区的高潮即将到来,沉睡的高原荒漠将被唤醒。作为祖国“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也要以它的财富造福于我国各族人民。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和介绍一下该地区的历史地理以及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民族与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吐哈侏罗纪原型盆地演化主要表现为早、中侏罗世断陷盆地向晚侏罗世挤压再生前陆盆地转变。原型盆地演化控制了这一时期的大地构造格局,古地理环境发生改变,古气候条件相应调整,在这样特殊的古地貌背景下沉积了该时期重要的烃源岩层。早、中侏罗世,吐哈盆地沉积了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河湖、沼泽相层系,其中广阔湖相沉积的暗色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成为该时期最重要的烃源岩;晚侏罗世,盆地接受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山麓河流相沉积,很少有烃源岩。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含煤岩系是盆地内的主力烃源岩,中侏罗统七克台组湖相至半深湖相沉积,是盆地内的次要烃源岩。  相似文献   

16.
追梦的孩子     
<正>冬季的雨飘落在智利中南部的特木科小镇。少年内夫塔利倚着枕头坐在床边,把目光投向窗外。他正生病在家,无法到校上课但还是要面对一堆作业。此时,大自然馈赠的雨季钢琴曲让他把数学课本抛到一边,陷入了遐想:是谁将云朵里的水变成山顶的白雪,把白雪变成了河流,又令河流汇入浩瀚的大海?  相似文献   

17.
邛海地陷辨     
西昌东南有邛海,它是金沙江支流安宁河上最大的湖泊,而积约31平方公里,最深处约34公尺,平均蓄水量在三亿吨以上,是一坐天然的水库。三山环抱,湖水清澈,湖里盛产鱼虾,湖岸广种稻米,是西昌地区的鱼米之乡。自古以来,这里是我国各族人民聚居、劳动、生息的好地方。文化大革命中胜利通车的成昆铁路,穿过万水千山通过这里,把西南边疆和祖国的心脏——北京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可是,这里又是我国出名的多地震区之一。据可靠的记载,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以来,曾发生强震八次之多,即平均每168年有一次。于是,有人把邛海视为地震地陷的  相似文献   

18.
以精细地震解释为依托,以平衡剖面技术为手段,对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发展演化史及在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断裂构造系统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挤压+走滑”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柴达木盆地形成北部、南部和西北部3大挤压走滑断裂系统,断裂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并伴有少量的同沉积正断层、滑脱断层、反转断层等。平衡剖面复原表明,柴达木盆地断裂的形成演化主要有3类模式:(1) 断裂在中新世(N1)定型;(2) 断裂在上新世(N2)—第四纪(Q)期间发育形成;(3)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一直都在活动的长期发育的断裂。这些断裂的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侏罗纪的扩张、古近纪的初步挤压反转、新近纪大幅度逆冲走滑、第四纪最终定型等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对明确盆地内部基本构造特征,深化对盆地的地质认识、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规律、油气分布特点、基底岩性、起伏特征、重磁电资料以及构造变形特征等构造单元划分依据的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甘森—小柴旦一线在沉积构造特征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区性。西区构造变形强烈,可划分为祁南逆冲带、一里坪拗陷和昆北逆冲带3 个构造单元;东区构造变形相对较弱,可划分为德令哈拗陷、欧龙布鲁克隆起和三湖拗陷3 个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20.
构造演化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控制了油气聚集和分布格局。从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入手,深入分析了盆地断裂系统发育特征,指出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深大断裂控制了含油气系统的分布;(2)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构造活动控制了构造圈闭带的形成和演化;(3)断裂系统还控制着输导系统的分布,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断层控制了油气运移;(4)喜马拉雅晚期断层活动具有破坏性;(5)构造带控制了油气聚集带的分布;(6)在柴达木盆地,油气主要富集在喜马拉雅运动中期以前形成的古隆起构造带上。因此,柴达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到构造活动的显著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