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传统诚信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诚信”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诚信”是传统诚信观念的新生和发展。 通过阐释国学经典中诚信观念的内涵及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意在发掘其在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下对培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诚信”的意义,从而达到宣扬国学中传统诚信观念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诚信”有效方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开始,"国学"的概念已经由此前专指国家的最高学府,转换为"国故学"的简称,即"国学"是中国传统故有之文化与同时对其研究所表现的学术思想的统称,时下"国学"通指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学"溯本求源,从章太炎和胡适最初界定的"国故学"基本内涵的起点上,探求"国学"的应有外延范围,并对社会政治、道德的几个基本范畴加以分析,探求"国学"在民族精神建构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国学的今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什么是国学、怎样看待当前的"国学热"、对"国学"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以及弘扬国学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在当今时代是需要展开深入讨论的。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国魂"的载体。当前国学的兴起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也存在虚浮的弊病。而我们对待国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国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加强当代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具有宝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诸如孝、忠、信、和等思想是国学的精神内核。在当今这个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人性冷漠的中国,急需国学思想来重振国人的精神,重塑国人的人格,对于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大力构建社会诚信的热潮中,传统诚信尤其是儒家的诚信伦理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历史资源。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经先秦时期的基本规范和内涵的确立,奠定了诚信发展的基本路向;秦汉至隋唐时期儒家的诚信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性规范,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宋元明清时期传统诚信实现了形而上学化和思辨的概括,并在商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从而进入成熟期。近代百年在西方的船坚炮利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诚信逐步走向没落。考察中国传统诚信的历史流变,有利于更加全面透析传统诚信的维系条件和历史镜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批判继承传统诚信思想,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目前,对诚信的理解存在两方面的偏颇:第一,把诚信仅仅理解为主观的道德规范,或者仅仅理解为外在的信用制度;第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区分,把诚信局限在个人层面。其实,诚信本质上是一个由内在道德规范和外在信用制度相统一的文化理念;不仅个人需要诚信,国家、社会也需要遵守和维护诚信原则。所以,藉以中西方不同的理论资源和价值观念体系为基点,认为诚信建设必须从道德层面进入制度层面,最终上升到文化层面,由此,才能真正确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诚信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学研究中,“国学”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基本指向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的探寻。由于研究者不同的学术背景、价值取向和致思路径,国学研究中又存在着分歧与争论。本文从对“国学”成立前提的聚讼、“国学”研究层面的交叉、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混淆三个层面对近二十年来关于“国学”内涵的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进一步剖析“国学热”这个文化现象提供一个基础性反思。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射艺”与“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中国传统"射艺"与"国学"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中国传统"射艺"的研究理清相关概念和内在联系。研究认为目前对中国传统"射艺"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必然涉及到近代出现的"国学"概念,把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作为"国学"的概念是适当的,它能包含"射""御"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射艺本身蕴涵了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习射能更好地理解国学,同时国学理论又能丰富射艺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儒学中“诚”的含义及“诚”在人生中得以实现、完成的根据和途径的探讨,以区别于西方契约制度下的“诚信”和我们当前世俗文化层面的“诚”,从而找到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症结所在,进而探讨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重建真情生活和诚信世界的可能性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首要条件,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注重个人诚信道德修养,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却显现出诚信的缺失。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道德层面的、有心理层面的,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不完善有关。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法制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指引、制裁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诚信缺失与诚信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缺失,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转型、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企业经营经验不足以及整个社会对企业不诚信的漠视容忍等原因所致。企业诚信的缺失,给我国造成了极大损失,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社会、国家和大众带来严重危害。中国要走出企业失信的泥沼,改变目前的局面,必须加强企业失信防范,强化失信的事前预防,提高企业失信成本,加大对失信的惩罚力度,只有这样,一种崭新的企业诚信才可望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建立在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主要由诚信文化的符号、价值观、规范和物质形态等构成。社会中介组织的诚信文化缺失已成为其良性发展的瓶颈。社会中介组织诚信文化缺失主要体现为:提供虚假信息;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和内部自律机制不健全;提供“不实”的房屋、企业和“人”等。构建诚信文化,促进社会中介组织的良性发展需要从诚信信息、诚信制度、诚信管理、诚信教育、诚信环境等五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西诚信文化的差异,从中西诚信文化的社会背景、作用范围、价值取向以及约束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中西诚信文化在纵向单向性与横向双向性、狭隘性与广泛性、道义性与功利性以及自律性与制度性方面存在差异的结论,从而启示我们必须将中国的道德诚信与西方的契约诚信、中国的自律诚信与西方的制度诚信有机结合起来,汲取西方诚信文化的合理内核,构建适应中国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商人的诚信传统与当代商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中,"诚"、"信"是做人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诚信伦理渗透于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诚实不欺,遵守承诺的商业道德。道德因素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继承和发扬古代商人的诚信传统,对当代商业道德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诚信大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主体相互的诚信保障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道德基础。然而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恰好是我们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所缺乏的。现实中“诚信缺失”的严重现象表明,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社会体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个体道德修养、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秩序的整合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弘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优良道德资源,对于今天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立现代诚信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促进良好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征信立法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必须先行。研究征信立法,首先需要研究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征信法律制度,又切实考虑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文化传统,以科学架构我国征信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征信立法的基本框架既应当包括征信法律,也应当包括征信法规、规章;既要有征信基本法,也要有征信专门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诚信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大力推进诚信文化建设乃当务之急。目前诚信文化建设遭遇传统文化引导乏力、外部失信文化强势蔓延、参与各方积极性冷热不均、精神文化向度薄弱等问题。从诚信理论文化研究、信用制度配套、提高大众主体意识和建立长效机制上寻求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伦理思想庞杂,良莠杂糅。批判继承和发展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公民道德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儒家伦理中的仁爱、诚信和孝悌思想进行阐述,探讨儒家伦理思想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统称"三德")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粹,也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诚信的缺失,给当前高校毕业生择业带来了诸多不利。高校应担负起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的任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