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现代西方各国政府对其文官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英国于19世纪中叶最先建立文官制度,此后,西方各国纷纷仿效。文官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旧的封建官吏制度滥用恩宠,用人徇私的“恩赐官职制”,和在总结资产阶级两党制形成初期“政党分肥制”等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所谓文官,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指不与内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报告针对我国现行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从世界范围看,1853年英国就改革了人事制度,确立了文官制度;1853年美国效仿英国建立了文官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确立了文官制度。文官制度成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  相似文献   

3.
明朝庶吉士制度是为选拔和培养高级文官后备人才创设的制度,自永乐时专属翰林院,经过不断发展,到万历时已完全成熟和完善。此制度虽然在选才方面有弊端,却意外刺激了文学的兴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八股取士对文学的伤害。在庶吉士馆课制度下,产生了馆课文学,馆课赋是其中之一。七子复古派"唐无赋"的主张对明朝辞赋影响很大,赋艺上"祖骚宗汉""不废六朝",而在馆课赋中仍"祖骚宗汉",并无对六朝骈赋的模拟。明朝后期,反复古派对唐律赋、宋文赋的关注渗透到馆课赋中,在骚体赋和汉赋体之外,出现了一些律赋,而复古派在馆课赋中也有律赋创作。在赋学领域,两派并非畛域分明。  相似文献   

4.
明代品官命妇是获得朝廷封赠的官员的女性尊长或妻子。命妇随丈夫或儿子的官品不同分七个等级。命妇封号的获得与品官的考核制度联系在一起,同时要求被封赠妇女具备良家出身、明媒正娶等资格。封号获得以后有被剥夺的可能。命妇制度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既是维系皇帝与官僚群体相互关系的有效要素,又具有帮助官员齐家的用意。  相似文献   

5.
梁宝卫 《理论界》2010,(4):37-38
在国家政权和乡村社会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中间群体。其产生,或源自天然,或应国家政权和乡村社会之需,带有国家政权或乡村社会或兼具二者的秉性。其产生后,与国家政权和乡村社会两个层面均展开互动,对二者的影响或强或弱,或协同或冲突,进而作用于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关系的演进。在互动中,有限的空间、独立的意志和自身的能力三者制约着中间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对中间层的分析可以丰富"国家-社会"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在对欧美各国政治体制进行考察,借鉴中国传统官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建立中国文官制度以推动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认识。他认为,国家官吏首先要有"为人民公仆"的意识,政府的选官制度必须独立。因此,在他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短短两个多月中,多次发布政令,谋求建立文官考试、铨叙制度。孙中山有关文官制度的思想和法规设计,对后来的北京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和完善文官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史新恒 《兰州学刊》2008,(12):132-135
文官自诞生之日起,就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局势动荡、政治失序,为了寻求秩序重建,民国政府又把从中国传到西方的文官制度移植回来,加以变革,在民国肇造、百废待兴的时期,对民国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试图提出文官群体的概念,并论证何以称其为群体,同时认为文官群体在民国时期对社会秩序的重建和维持,对人事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社会风俗等向现代化转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健 《东岳论丛》2015,36(1):33-41
研究制度自离不开对制度条文的分析,但仅仅研究条文仍是不够的,不能忽视制度背后的意识形态,否则便无法了解制度,至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这些意识形态中,才能明白制度的精神,体会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制度。两宋时期的封赠制度,其本身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光宗耀祖"的范畴。在家、国两端,封赠制度虽然宏观上都基于"报"的观念,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又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在家国之间,封赠制度承担着重要的价值建构功能,是宋代统治者对于"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对于倡导伦理教化和维系家国秩序的制度性思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正在建立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改革开放和人事行政管理法制化的需要,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发育起来的文官制度所作的选择和改造。其结果,应该是既吸收了文官制度中的“民主性精华”,又继承了我国人事行政文化中优秀传统的一种新的文化格局,实质上就是如何在文化传统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使文官制度中国化。一、行政文化系统中的人事制度①行政文化,是一定社会文化在国家行政管理领域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包括行政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政制度、行政组织、行政行为和实际行政规程等的总和。象其它文化形式一样,置于一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比较重视用法律手段整顿官僚制度,并积累了比较系统的经验。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是世界上最有利于发现和选拔人才并保证各级官吏尽职尽责的文官制度之一。日本、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吸取了我国古代以法治吏的经验,建立了比较先进的现代文官制度。今天,我们借鉴中国古代以法治吏的经验,有助于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以法治吏”。  相似文献   

11.
文官制度亦称公务员制度,它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机构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现代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以后美国、法国、西德、日本等也都相继效法而建立起各自的文官制度。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业已或正在采用这种制度。但是如果追根溯源,英国的文官制度在它形成之时,则颇受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之影响。这一点,就连当代西方的行政学家亦不否认。民主革命先哲孙中山早在辛亥革命前,在深入考察了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官制度后,也曾这样言道:英美的文官考选之制,都学自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因此,究世界文官制度之源,源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一、利益小群体在微观组织中的表现 利益小群体作为一个社会学范畴,是指建立在初级人际关系之上的人数不多、规模有限的组织成员,为获取一定的社会性资源(诸如权力、经济、荣誉等利益)而结成的具有特殊主义行为的社会群体。利益小群体与利益群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社会现象,这表现在:(1)利益小群体是实体群体,具有实在的成员互动。它以初级人际关系和单位(组织)边界的相对封闭性作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利益群体则是统计群体,群体成员之间不具有面对面的互动关系,也不一定以初级或次级人际关系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只是他们在全社会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备的文官监察制度并付诸实施 ,对惩治文官的违法违纪行为起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 ,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一党专制政治制度制约下 ,文官监察制度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实施也极为有限 ,未能有效地抑制文官的腐败对国民党政权的蛀蚀和瓦解作用 ,其消极因素远远大于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4.
封赠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两宋时期日趋完备.在制度发展的过程中,法规条文被应用于政治实践,随之衍生的“例”与“法”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突出.某些时候,二者呈现出互补的态势,形成良性互动,对更多问题提供更完备的解决方案;另一些时候,二者又会爆发冲突,“例”的过度使用会危及“法”的效力,“法”也会产生相应的拒斥反应.通过考察宋代封赠制度中“法”与“例”的冲突与互补,可以进而透视宋代行政法领域中的“法”、“例”关系,以往基于二元对立观点对“例”的单方面批评,忽视了“例”对于“法”的补充、辅助作用,有失客观.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32-143
明朝是旌表制度推行的成熟阶段。明朝前期为宗室旌表的空白期,形成旌表不及宗室之制;明朝中期为宗室旌表制度确立的摇摆期,正统、成化年间出现宗室旌表,正德年间初步建立宗室旌表制度,嘉靖中期以后对宗室道德模范皆旌表,又定制加以否定;明朝后期为宗室旌表制度确立时期,万历以后对宗室道德模范皆旌表,并确立制度。明朝后期的宗室旌表除了此前的孝顺节烈类以外,捐助钱物、体国恤民等忠义善行类成为主体。明朝宗室旌表制度的建立,与明朝中期以后宗室地位待遇日渐衰弱、道德法律水准迅速下滑、社会风气由俭入奢以及皇帝个人性格乃至国家形势走向等有密切关系。明朝宗室旌表制度的建立,是新规代替旧制,是皇权的胜利,它维护和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6.
论明代公文运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明代公文运作制度颜广文明代是我国文官制度的成熟时期。明朝人认为:“在官言官,在朝言朝,必假文移而悉达。”①可见,明代统治者已认识到公文运作的顺畅,对于国家政权行政职能的发挥有着一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十分注意公文运作制度的建设,这对清代及近代的公文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杨成炬 《兰州学刊》2005,(2):261-263
文官制度是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王朝盛衰的主要因素,唐代是中国传统文官制度的典型代表.用现代官僚制的理论方法分析传统吏治,得出其政治与行政混合不分、理性与非理性混杂的特点,简析两特点在制度、人文精神上的表现,并指出其优劣之处,以供现代吏治者从本土文化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维护国家机器运转,全面实现国家职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不仅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世界各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几乎涵盖了当今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所有主要环节,在中国公务员热持续升温的当下,笔者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进行探析,希望能够为优化中国公务员队伍,保持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黄衣称朕,是女真各部统一进程、建州与明朝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后金的建立,有一个从始“定国政”至建元天命的历史发展过程。“定国政”。一五八三年(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以父祖“十三副遗甲”起兵,数年间基本统一建州女真本部。努尔哈赤旋于一五八七年(万历十五年),在费阿拉筑城围栅,兴楼台衙署,建统治权力。《满洲实录》载:  相似文献   

20.
文官制度是国家政治法律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王朝盛衰的主要原因,唐代是中国传统文官制度的典型代表.用现代官僚制的理论方法分析传统吏治,得出其政治与行政混合不分、理性与非理性混杂的特点,简析两特点在制度、人文精神上的表现,并指出其优劣之处,以供现代吏治者从本土文化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