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文学关系史》(论文汇集),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和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合编,1981年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俄文。蒙古文学在长达七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央亚、远东和南西伯利亚诸民族文学始终保持着明显的交流关系。这不仅由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为十三世纪始的政治史所决定。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进行扩张的结果,使蒙古民族上升为中央亚的统治民族,形成了东、西方各种民族长期并存相互影响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早在13世纪以前,蒙古民族就与东西方世界各民族有了广泛的接触和文化交流,并相互建立了友好关系。随着蒙古汗国的建立和不断向外扩张,在客观上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发展开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到了元代,与欧洲各国的来往和文化交流有了空前的发展。古代蒙古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广泛交流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有经济的,也有文化的,有科技的,也有文学艺术的等等。从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且也丰富了蒙古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 ,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观照东西方爱情神话 ,可以发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性格。因而 ,这种地域特色和民族性格在东西方爱情神话中就有所反映。相同的原始社会状态 ,决定了东西方爱情神话也具有相似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塞人是一支东起中国蒙古草原,西至欧亚大陆之间,来去悠忽、庞大而强悍的古代游牧民族。塞人以自己特有的整个民族结构和形式,从事着早期的历史交往。本文指出、这种历史交往使它扮演了双重的历史角色:它既是早期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侵袭者和劫掠者:又是这两个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早期东西方交通的开拓者。塞人的活动是古代世界历史交往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蒙古族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蒙古族为什么成为信仰多教的民族。首先论述了由于生产力低下而造成人们思维意识的落后;其次论述了为了适应军事扩张,缓和蒙古军与各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皈依各教,这是宗教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再次论述了统治阶级为了使宗教服务于他的统治而带领并强迫所属民众改信各教,这是造成宗教多样性的必要条件;最后论述了这种多样性给蒙古民族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十字军东征和蒙古军西征都是封建主的军事扩张活动,但是对东西方贸易所起的作用却显著不同。十字军东征为意大利城市发展利凡特贸易提供了契机,将西欧国家的对外贸易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蒙古军西征却只是使东亚与西亚间通过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传统贸易有所恢复,呈现一时之盛,这是东西方国家封建社会具体经济政治结构有所不同所致。有关历史事实同时表明,直至地理大发现前夕,尚未突破几大国际贸易区相对独立,东西方之间的远距离贸易还需分为几个区段进行接力式转运的基本格局。因此,只有当西欧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贸易扩张力进一步增强以后,才能最终实现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之间的直接贸易。  相似文献   

7.
十字军东征和蒙古军西征都是封建主的军事扩张活动,但是对东西方贸易所起的作用却显著不同。十字军东征为意大利城市发展利凡特贸易提供了契机,将西欧国家的对外贸易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蒙古军西征却只是使东亚与西亚间通过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传统贸易有所恢复,呈现一时之盛,这是东西方国家封建社会具体经济政治结构有所不同所致。有关历史事实同时表明,直至地理大发现前夕,尚未突破几大国际贸易区相对独立,东西方之间的远距离贸易还需分为几个区段进行接力式转运的基本格局。因此,只有当西欧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贸易扩张力进一步增强以后,才能最终实现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之间的直接贸易。  相似文献   

8.
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西夏境内的人民,或留居故土,或迁徙内地,逐渐融合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成为我们民族血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界对西夏遗民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迁徙与分布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方面。笔者以高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氏家族成员在蒙元时期所任官职和主要活动的分析,展现其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历史贡献和遗民心理等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9.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并建立了蒙古汗国以后,蒙古统治集团凭借着强大的武装力量和优越的军事组织,不断发动大规模的向外扩张,在几乎整个十三世纪中,蒙古军队的足迹遍及亚、欧两洲的广大地区。由于蒙古铁骑冲破了亚、欧各国的封建疆界,在三次西征的基础上建立起地跨亚、欧的蒙古四大汗国,在此辽阔领域内又以“驿站”系统将其各地连接起来,从而使东、西陆上交通畅通无阻。曾被分割、阻断的古丝绸之路重新开通,东、西方使者在这又方便又安全的大通道上往来频繁,特别是欧洲的远方来宾和东方的西行使者,多著有翔实可信的“游记”。在此期间,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文  相似文献   

10.
西蒙古族的独特社会历史及其民族特性——西蒙古歌谣内容的考察研究郗慧民西蒙古是蒙古民族的一支。蒙古民族在明代以后按其居住地区可分为西蒙古和东蒙古两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部分蒙古族人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着不少差异。西蒙古元代称为斡亦剌惕;明代...  相似文献   

11.
Sh.毕拉的论文集在东京出版在国际蒙古学领域内,对中亚游牧民族文明史、蒙古人的传统文化及其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往等问题的研究,近40余年来尽管有所增多,但事实上还缺乏较显著的成果。在这种状况下,着眼于蒙古传统文化、中亚游牧民族文明及其在世界文明中的...  相似文献   

12.
草原丝绸之路是欧亚文明交流的最主要通道,形成时间长,沿线范围广。10—13世纪是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各民族文明交流和互鉴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移民是活跃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时期,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权之间的人口迁徙促进了西域和中亚等地区农业、手工业、商贸的发展,推动了中原、西域、中亚地区的技术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东西方民众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彰显了移民沟通东西方的桥梁纽带作用。移民在带来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明交流的同时,也推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对东西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姓氏是记录人们家族渊源和“所由出生”的标志 ,它的形式及来源丰富多彩。姓氏不是亘古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 ,姓氏也在不断地演变。可以说 ,姓氏的演变涉及到家族盛衰、民族融合和社会变革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古老的蒙古姓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繁衍、新的氏族集团形成、部族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往和融合 ,同样也发生着变化。蒙古姓氏的演变史 ,不仅记录了某一家族、某一部族的兴衰史 ,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反映了整个蒙古民族所经历的历史沧桑变幻 ,从而成为蒙古史…  相似文献   

14.
傈僳族是我国西南边疆迁徙活动较为频繁的跨界民族之一。文章运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资料,以在中缅北界地区生活的傈僳族为例,力求在社会变迁的历史和现实中对其生计方式的转换进行讨论,将跨界迁徙和游动与生计方式变迁联系起来,强调族际交往、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对生计方式变迁造成的影响,兼而讨论生计方式变迁与国家管理模式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藏彝走廊是我国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沟通联系的通道,东西方向则是藏族与中华各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地区,是民族交汇接触的关键区域和枢纽,在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具有特殊地位与价值。藏彝走廊的民族格局是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的。透过藏彝走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可以发现一个明显事实,我国各民族之间有很深的渊源联系,这既体现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也体现于各少数民族之间。藏彝走廊各民族的长期交往接触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与智慧,是一笔珍贵财富。藏彝走廊的各民族交往也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蒙古人西征打通了欧亚大陆,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13至14世纪,欧洲的一些传教士和商人来到蒙古地区,留下了许多记录当时蒙古情况的书信和游记。通过对13至14世纪欧洲人游记、书信中的蒙古人形象的分析,探求这一时期欧洲人游记、书信中蒙古人形象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通过对中亚的民族迁徙、远征的探讨以及对丝绸之路历史作用的分析,论述了交往在古代各种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从而肯定了  相似文献   

18.
奥斯曼帝国晚期在社会文化领域的现代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它不仅触发了奥斯曼帝国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民族建构,而且进一步实现了政治上的世俗化、行政机构的专业化和宪政制度,同时也逐步推动了教育部门的世俗化、本土化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等。这些改革的成就为土耳其共和国所继承,而民族认同的困境、西方现代性与伊斯兰传统的矛盾等也困扰着国家的现代治理。土耳其现代化离不开东西方的文明交往,更离不开土耳其的文明自觉。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历史上文明交往的角度来探求现代中东这个有着独特文化的文明圈的形成渊源,采用了文明交往理论的方法,认为中东上古的文明交往分为三个阶段埃及和两河流域两大文明中心东西辉映的时期(远古~约公元前2 000年);两大文明扩散和其他文明兴起的时期(约公元前2 000年~前550年);东西方交汇时期(公元前550年~公元642年).中东文明交往的特征为中东上古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和气候决定了本地区贸易的重要地位以及游牧与农耕民族的频繁冲突;形成了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的文明圈;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中东与东西方同时保持着密切联系;上古宗教经历了从原始拜物教、多神教经二元神教的过渡向一神教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古代广告传播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古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的华夏文明区在广告传播方式上偏重于人际传播,以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和罗马为代表的东地中海文明区及其影响下的西方文明区则更擅长于借助媒介进行广告传播活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中西方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又有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民族性格的明显不同,还有社会组织形态和生产方式的迥然相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