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勰《辨骚》的学术基础是两汉的《楚辞》学。汉人对屈原及《楚辞》的评价虽然有褒贬两端,而皆以儒家经义之旨为准绳,往往失之于偏颇。刘勰始从经学中挣脱出来,多着眼于文学加以评骘,是其进步之处。《辨骚》列举十一篇《楚辞》作品之名,对于考辨六时期《楚辞章句》十一卷本,极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汉赋以其独特的文学样式,旷代空前。作为一种文体的形成,汉赋必定有它的文学艺术渊源,而代表一代文学之盛,汉赋又必定有它之所以形成的文化背景。汉赋主要是在《诗经》、《楚辞》和战国散文的启导和引发下,在新的时代土壤中和南北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先秦两汉辞赋的模拟现象分析宗明华奇文郁起的楚辞在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而洋洋大赋也有其璀璨的光彩。在欣赏这些优美的作品时。人们往往只注意其瑰丽华美的辞彩而忽略了与之相伴的一种特殊文学现象,即在先奏两汉辞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模拟现象。这种模拟不是一时,...  相似文献   

4.
朱熹在《楚辞集注》与《楚辞后语》中,因研究《楚辞》的需要而选录、注释、评论了一些汉代诗歌和辞赋。其编选旨趣颇受晁补之的影响,青睐抒情写怀及思想雅正之篇什,所作注释简明扼要,瑕瑜并见,而影响甚大。朱熹在品评两汉诗赋时,崇尚古朴自然,反对靡丽夸张,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鉴赏力;而其对司马相如、扬雄、蔡琰等人的人格评判,显然有以道德批评代替文学研究的倾向,表现出理学家的保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近代楚辞学是楚辞学破旧立新的轫始,刘师培的楚辞研究则是此时期楚辞学走向新变的代表。刘师培1906年发表了《文说·宗骚篇》,论骚锐意创新,对于楚辞的起源与流贯提出了新见。刘师培论文推重楚辞,将楚辞视为文章之祖,体兼六经,秉承诸子。集六经之菁华,括诸子之旨要。刘师培认为楚辞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非复"六经"所比拟,解构了前贤"变风变雅"之说,反拨了"异乎经典"说,肯定了以惊采绝艳、奇幻瑰丽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楚骚美学。写下了近代楚辞学革故鼎新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萧兵现象:飞腾的文化想象力与学术方法之得失──评述著名楚辞学专家萧兵的研究梅琼林一、著述中的元型追询在当代篷勃演进的楚辞学研究范域内.完全靠自学成材、自学成家的萧兵先生无疑是一位声誉卓著、成就斐然的楚辞学专家。在他三十余年兢兢业业的治学生涯中.涉足领...  相似文献   

7.
可从三个方面探讨楚国社会文化对楚辞体诗歌的产生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中国先秦时期存在南、北两个文化系统,南方自然地理作用于人文地理,楚辞得江山之助与爱国激情之助;楚辞作品浪漫、浓郁的文采风格,和南方楚国独特的社会形态以及巫风盛行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南方楚歌不断吸收民间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滋养,直接孕育了中国先秦诗歌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楚辞的时代.楚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和楚国内部矛盾的空前激化都出现在屈原的时代,屈原所开创的楚辞体诗歌,正是"愤怒出诗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道学与儒林宋元学术以道学为主潮,有元学术则宋学之闰馀也。宋史表章道学,特于儒林之前别立道学一门,以位置周程张邵朱张以及程朱之弟子,非故与十七史立异,实有其不可強同者在也。夫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背景,即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精神。基础不同,建筑斯异。学术之发展恒随时代之嬗变而奂然有殊,虽不能外乎历史继续性要亦有其时代创造性。水与水相续而飞以长,火与火交辉而光益大。试即全部学术之史的发展而分为各个时代,第就其显著之迹而察之,以谓上古沼巫史王官时代,周秦为诸子时代,两汉为  相似文献   

9.
楚辞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现存典籍来看,最早评论楚辞是汉代。刘安奉诏作《离骚传》发其嚆矢,司马迁撰《屈原列传》、刘向编纂楚辞专集奠定基础,王逸著《楚辞章句》集其大成,形成了楚辞研究史上第一个高潮,开楚辞学之先河,掀开了楚辞学史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是继王逸《楚辞章句》后又一部重要的楚辞学著作,它汲取和保存了王逸之 后宋以前楚辞研究的主要成果,在内容和注释体例方面均有不少独到之处,在楚辞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 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建忠在《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前言”的一开头便说: “我向往这样的境界—— 楚辞与楚辞学的研究同步进行,楚辞学的整体构架与个体材质为具体审视相结 合。 站在历史的学术基点上总结解放以来、特别是“文革”之后楚辞研究的成就,探 讨社会科学研究的类型、方法与走向,对当代楚辞研究作出迅速而有深度的反馈与 抽象。 着眼于当代,张皇呼号,指陈得失,在动态性、客观性、特殊性的评判中,体 现自己的主体意识。 发掘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研究个体的治学特征,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 特色。”在这里,周建忠首先将楚辞研究分开为两个领域,一个是楚辞作品本体研究的领域,一个是楚辞研究的研究即楚辞学的领域。他认为这两者应该“同步进行”。而他的“同步进行”主要是“着眼于当代”,要建构“当代楚辞学”。其次,周建忠认为建构当代楚辞学的目标是将“整体构架与个体特质的具体审视相结合”,探讨楚辞研究这一“社会科学研究的类型、方法与走向”,“发掘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研究个体的治学特征”。第三,周建忠在对当代楚辞研究的指陈得失,张皇呼号和动态性、客观性、特殊性的评判中,要“体现自己的主体意识”。此三者,表明了周建忠的整体构想,是他的楚辞研究与楚辞学研究的总  相似文献   

12.
陈欣教授勤奋治学,潜研于清代楚辞文献之渊薮十余年,通过多方考证、钩沉索隐,撰成《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一书。该书对清代楚辞学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特点:旁搜远绍,资料详实;引证博赡,考证细密;视野开阔,思路新颖。该书以新颖的视角揭橥清代楚辞学的特点与成就,不仅将清代楚辞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学术水平,并且为建构楚辞学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历史看未来——近三百年楚辞研究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至新中国建立三百余年,是楚辞学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时期,造就了一批卓越而特殊的楚辞研究者。全方位、多角度的新的研究思路,与其说肇端于“五四”,不如说滥觞于清初。而这种格局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楚辞研究发展的需要,又随外部条件的变化成波浪形起伏,并决定了未来21世纪楚辞学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近代楚辞学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范畴、研究成果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研究理念来说楚辞学研究由直觉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由传统的经学研究向科学研究转变;从研究方法来说突破了传统楚辞学直觉感悟和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走进楚辞研究领域;从研究范畴来看古代楚辞学中从未出现的一些楚辞神话、楚辞考古、楚辞文化、楚辞性别研究等内容都出现在了学者的研究视野中;从研究成果来看,楚辞学研究成果跳出了传统的章句、注、疏、短论、札记等形式,出现了期刊论文和学术专著,且立题符合现代学术标准,内容论证有严密的逻辑,学术视野超越传统范围。  相似文献   

15.
《楚辞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是蒋天枢教授积毕生心血写成的力作,从中具见其治学之谨严、学养之深厚、识见之过人,方法之精密。蒋先生治楚辞,独树一帜,蜚声学界,其特点约有四端。以下试逐一简述之。一、脱落枝叶、正本寻源。蒋先生《弁语》云:“默念生平,壮岁颇知向学,有志于史。当其时,自谓能脱落枝叶,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闳愿。”两千年来,楚辞研究著作浩如烟海,一般治楚辞之学  相似文献   

16.
东汉王逸可说是《楚辞》功臣。他所著《楚辞章句》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最完备的《楚辞》注本,在《楚辞》研究史上占有杰出地位。援据核博,考证详审,名物训诂,条分句析,可说探古人之珠囊,为来学之金镜。后世注《楚辞》者无不承其余泽,享  相似文献   

17.
序《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王宇信烟台大学中文系江林昌副教授的力作《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一书,是楚辞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版,不仅将要推动楚辞学研究的前进,而且拓宽了楚辞学研究的范围,把楚辞中保存的中国上古史迹钩沉索隐,科学地加以整理,使人耳目...  相似文献   

18.
楚辞研究史对历史悠久的楚辞学极为重要,其作用可概括为:开拓思路,澄清认识;钻燧传薪,接力攻坚;鉴古知今,少走弯路;剔袭避重,节省精力。在楚辞研究畛域,它几乎与作品、作家居于同等地位。因而,了解、掌握研究史和研究史料,是当代楚辞研究者必具之基本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楚辞学”研究到了清代出现了繁荣鼎盛的局面。无论从“楚辞学”研究的范围、质量,还是从研究“楚辞学”的学者人数和学术著作之众多看,均是从前各个朝代无法比拟的。在这些众多的“楚辞学”研究者中,《楚辞灯》的作者林云铭无疑是值得注意的一位学者。关于林云铭的生平前人虽有一些零散载述,但对他的生卒年却没有明确记载。我这里就平日读书所见,先对其生卒年略作考订,再根据前人记载,谈谈他的生平情况。关于林云铭的生年,现存有关林云铭的材料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通过有关材料仍可以推算出来。《吴山般音》是林云铭避耿精…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认为,朱熹楚辞学自觉扬弃了《楚辞》研究中的汉代经学标准,实现了楚辞学从汉学到宋学的历史转变,开启了《楚辞》文学研究的新篇章.但是朱熹的楚辞学新成就,却恰恰根源于其经学思想的变革.朱熹经学思想的"文道观""探求本义""沈潜反复"是其楚辞学得以树立新阐释原则和方法的根本原因;其经学"先体而后用"思想的成熟则促成了楚辞文体学的发展,实现了楚辞学从经学研究过渡到文学研究的关键转折.朱熹经学思想与楚辞学的内在联系说明,从朱熹经学诠释的角度研究《楚辞》文学发展,可以从根本上理解朱熹楚辞学取得根本性突破的内在原因,并进一步认识朱熹楚辞学在中国楚辞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