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案例原由 2003年9月14日早晨,一名自称巴音扎土的25岁青年(西藏人),随着人流混进了大连市政府,他爬上政府办公大厦四楼企图跳楼自杀。在政府工作人员和执勤武警战士的耐心劝说下,该青年暂时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但他却向劝说人员提出要钱,现场人员以2000元钱将其诱下,随后被大连市信访办送到了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巴音扎土到站后,坚决不肯填写求助登记材料,也不进救助房间,站在室外又哭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原由 2003年9月14日早晨,一名自称巴音扎土的25岁青年(西藏人),随着人流混进了大连市政府,他爬上政府办公大厦四楼企图跳楼自杀.在政府工作人员和执勤武警战士的耐心劝说下,该青年暂时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但他却向劝说人员提出要钱,现场人员以2000元钱将其诱下,随后被大连市信访办送到了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巴音扎土到站后,坚决不肯填写求助登记材料,也不进救助房间,站在室外又哭又闹.大连救助站求助接待科的同志认真审核后认为,巴音扎土不属救助对象.但考虑他的情况特殊,决定为他购买回家的车票,派出专人护送他去火车站,让其自行返乡.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05,(10):19-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单位 和血液制品企业在河南贫困地区非 法采集原料血浆,违规操作引起交 叉感染,造成部分有偿供血人员经 血液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1996 年政府发现非法采血传染艾滋病后, 立即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非法采  相似文献   

4.
受助人员的安置,是一救助过程的终结。做好安置工作,对于减少重复救助,提高政府救助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某受助人员被甲站送往乙站安置,时过不久又被丙站送回乙站,屡送屡返,多次循环。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青年学社主办的"关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世峰副司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校团  相似文献   

6.
刘涛 《社会福利》2008,(12):29-31
政府重视 制度规范 救助管理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救助的最后一道防护线,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救助管理工作,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收容遣送制度改革为救助管理制度之后的五年里,常德市救助管理站不断拓展新思路,提升救助理念,努力推进救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把救助工作当作是政府解决民生、维护民益、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的重点工程。这一战略得到了本地政府的支持和市民的认同,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救助管理站主责、社区参与的救助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诚然,收容遣送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救助性,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乡关系、法制建设、政府职能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人口流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务院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废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建构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体制,规划了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充分领会《救助管理办法》的精髓,对我们做好工作切实维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6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救助管理站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强化“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思想,通过政府购买、委托、项目管理等契约式公共服务方式,对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张金岭 《社会工作》2008,(19):30-32
在法国,协会组织非常发达,早在1901年法国就通过一项协会法,以法律手段来保证公民结社的权力,并对之予以规范。对于那些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协会组织,一旦它们的某些计划得到政府认可,便可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它们的具体实践则以另外的形式落实了政府的救助制度,完善和补充了社会的救助体系。同时也推动了好的风气的形成,带动了社会公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25日,浙江省衢州市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那些城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冷暖,牵动着衢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心。下午.衢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带着30多件保暖衣物.上街分发给那些流浪乞讨人员。在衢州市区中立交桥底下.一名贵州藉的流浪人员裹着单薄的被子.缩在里面睡觉。工作人员蹲下来叫醒正浑身发抖的他.从车上拿出一件棉袄,披在他的身上。  相似文献   

12.
相关链接     
《社会福利》2003,(8):32-35
2003年8月1日,伴随着国务院发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及民政部发布的与之相配套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全国原有的883个“收容遣送站”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3.
廖欣  曾卓 《社会福利》2010,(12):48-49
提高维稳认识转变救助观念 新型社会救助保障制度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关心民生、创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从2003年新的救助管理制度实施至今,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了流浪乞讨人员和困难群众2万9千多人。其中有贫困求助者,疾病求助者,务工不着求助者,未成年人求助者,  相似文献   

14.
任丽君 《社会福利》2013,(12):35-36
如何拓宽救助管理工作面,加强源头管理。实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全覆盖成了基层政府和民政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河南省汝阳县积极探索救助管理工作方式,从基层救助组织、基本救助设施和基础教助管理方式入手,构建救助管理网络,推进"基层救助组织网络化,基本救助设施标准化,基础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全覆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状 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和民政部制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以来,流浪乞讨现象和救助管理工作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增多。 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乞讨人员明显增多。以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6,(8):26-26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北京市的救助管理工作从无到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救助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力保障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为维护首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3年8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全市累计救助31300人次,帮助30148人次受助人员返家。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泰州市自2003年救助管理站成立以来,已对近4000多人实施了救助,提供返乡车费12万元,帮助400多名精神病人、智障人员等特殊救助对象找到了家人。近日,泰州市政府经过反复修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芝 《探求》2008,(3):51-54
在对流浪乞讨的管理措施从收容转为到救助的背景下,城市乞丐明显增多,一些不良乞讨现象逐步加剧,甚至愈演愈烈,流浪乞讨问题已日趋成为政府进行城市管理的一个“顽疾”。本文主要从城市流浪乞讨的现状入手,剖析流浪乞讨的特点和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为政府合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有效治理流浪乞讨川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上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针对救助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以民政部"积极救助"方针为指导,大力推进救助管理进社区工作.截至2008年底,市区所有街镇与郊区区县政府所在地街镇已全部设立社区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初步形成条块结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现代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为有效维护受助人员的合法权益,创建和谐上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08,(5):1-1
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北京奥运会,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立是本职工作,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民本意识,增加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奥运会期间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为办好奥运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