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岭南建筑园林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传统建筑园林造型与手法所体现的文化审美思想曾受先秦儒家思想和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孔子美学思想和屈原楚骚美学思想,即“文”饰和“好修”。儒家“文之以礼乐”的美学思想,就是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而岭南传统建筑园林就极具强烈的装饰表现。  相似文献   

2.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宝库中的精华,以其鲜明的个性诠释了当地的人文习俗、风貌特征和思想观念,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在装饰的样式、内容和题材方面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无论从年代还是从它自身美的形式以及在建筑中的实用性来讲,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有着重要的民俗学、民族学、历史考古和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和意义。在科学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自然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冲击的浪潮中,岭南的建筑装饰雕塑艺术同样不可避免地经受着考验。因此,对岭南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以及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文化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五邑地区及邻近县份的部分地区,很多赴海外谋生的华侨回乡结婚,并建碉楼和别墅等楼房供家人居住。时人在建设过程中,以模仿西洋建筑为尚,参考及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又混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以岭南地区盛行的建筑装饰壁画与灰雕为主要表现手法,兼用进口材料与西画技法。然而,此种装饰无论在材料或者表现主题和表现手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异于岭南地区的传统特点。本文以民国时期广东开平县的华侨建筑为例,分析民国时期北美华侨之乡的壁画和灰雕装饰的特点、成因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8年6月27日下午,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热闹非凡。在学院的怀士堂刚刚举行完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学院合作建设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签字仪式、岭南教授住宅大楼平顶礼等仪式后,大家来到了刚刚落成的“伍沾德堂”岭南行政中心前举行伍沾德堂开幕庆典。伍沾德先生及夫人李玉珍亲手揭幕。前国务院副总理、宋庆龄儿童基金会主席、岭南(大学)学院董事会名誉主席黄华先生,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席李海演,全国政协委员、广州政协副主席、岭南学院董事会董事周宝芬先生,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6.
我于1996年考入上海市西南工程技术学校(原上海市城乡建设学校)建筑装饰专业,2000年毕业后,先后就职于沪上两大著名装饰设计有限公司,2004年将“职业锚”定在了上海全筑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直至今日。  相似文献   

7.
宁夏伊斯兰教与佛教建筑在建筑艺术方面具有注重顶饰和雕刻、重视宗教宣扬需要的色彩冲击及建筑对信仰意识的烘托等相同点,又有建筑选址不同、装饰图像不同、装饰色彩的喜好差异、殿宇装饰主次有别等差异性特点。两种建筑艺术特色差异性的原因在于教义和信念的差别使宗教文化表现了不同的外在征象,文化渊源的差异决定了建筑特色的不同,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形塑了建筑形制的不同等。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出发,介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指出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建筑装饰的继承策略,以期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想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校1990年新建的建筑装饰工程专业是国家教委批准的建设类新专业之一.“建筑制图与表现”是建筑、装饰两类专业课程合用的基础课.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精雕细刻,确保“够用”、加强“应用”,并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理成两条并行不悖,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可供运作的有目标、有考核的教学主线.为抛砖引玉,现介绍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满洲”一词开始是满族人的自称,始于公元1636年(清太宗崇德元年)后金政权改国号“金”为“大清”对。后来随着八旗制度的推广和普遍实施,入主中原的满洲人皆自称为“旗人”,“满洲”一词遂成为历史概念。有鉴于此,本文中用“满洲清政权”来指代清军入关前后的初清政权。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清政权已与藏传佛教发生了联系,由于资料缺乏,对这一段清政权与藏传佛教的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正是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1.
广州大学城亚运雕塑,构筑了岭南城市新景观,以广州大学城环岛路线的主题雕塑为图像符号.作为各高校出入口的主干道,“主题绿化带”景观建设,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新亮点,它起着标识各校区域间的导向道路作用,昭示环境雕塑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价值取向.主题雕塑是传递激情、拼搏、创新的符号,是以岭南人“世俗化”取向再现大众生活的剪影,象征务实的岭南精神,使大学城环境景观建设具有时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略论宋代岭南陶瓷的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岭南陶瓷进入发展高峰,窑场分布广,器物品类多,釉色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提高,开启了美术陶瓷生产的大幕。岭南宋瓷具有造型“多”“新”“特”、装饰手法多样、题材丰富、形象生动等美学特点。社会安定、商贸发达、北人南迁、原材料丰富和陶瓷技艺的积累与改进,是岭南宋瓷大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广州等通商口岸城市开始了近代化转型的过程。近代岭南报刊对19世纪中叶的广州城市与社会生活进行了多方位报道,城市发展与畸形消费在报道中得到集中展现,城市化进程中凸显的社会矛盾与城市管理问题,以及日益加剧的中西交流与文化融合的难题,也得到中英文报刊的重视,并由此形塑了19世纪中叶广州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艺术作为建筑的审美符号已经深入到建筑艺术的每个角落,成为与之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不同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也随之丰富多彩,演变成不同的风格.建筑艺术家对装饰艺术的把握在于对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历史渊源的谙悉.继承、创新和发展,已是当今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如何在维护和保持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日益突显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昔时广州东门外(今先烈东路北侧)有一处现已消失的景观——金娇墓,墓主金娇为清末广州名妓,于宣统元年(1909)正月初九日大沙头火灾中不幸罹难,好事者将其舁葬沙河,树碑立传,士女游观,不绝于道。宣统二年(1910)五月,广州惜花社出版了梁纪佩《金娇墓》小说,这是金娇故事的首次文学书写,凡十三回,叙写了金娇的身世故事以及金娇墓的营造始末,小说亦体现了作者对于史实与虚构的特殊处理方式。自清末以降,金娇墓的各种文学书写渐次产生,横跨诗词、文、粤讴、小说等文类,又因附近黄花岗烈士墓的建成,呈现出“烈士美人”的特殊意象组合。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金娇墓实物景观的凋零,其文学书写中的岭南地方史事痕迹开始淡化,转向接入更为普泛的古典小说戏曲叙事传统。  相似文献   

16.
广州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形成了广州悠久的宗教历史,成就了广州宗教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史上的“四地”地位,同时,也铸造了广州宗教文化鲜明的滨海特色.广州宗教文化无论过去、抑或现在和将来,都发挥着引领岭南,沟通中国与世界,以及辐射海内外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1888-1889年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修筑广州珠江堤岸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其相关奏议及奏折中有关堤岸、马路、铺廊及行栈的断面设计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模式、使用意义及历史继承等方面论证“铺廊”与骑楼的关联性,以此说明“铺廊”是岭南骑楼的官方原型。  相似文献   

18.
骑楼街是较有特色的岭南都市建筑景观。它随着中国城市近代化而产生、发展。其功用和建筑风格与岭南气候、人文等环境相联系, 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岭南建筑面貌。今天随着现代化建设(旧城改造)的推进而日渐被淘汰。因此, 有必要把它列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加以重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氏族姓氏是一个民族的特有标识,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乾隆初期编纂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强化本部族自我意识,增进民族凝聚力.它是满洲本部族认同的一部“法典”,也是确立民族谱系的依据,其编修亦促进了满洲各族谱、家乘的普遍编修.“钦定”满洲谱系经过多次修订,以达“敬祖收宗”、以备选官、诉讼之据、禁习汉俗,及校补匡正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岭南建筑的技术个性与创作哲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文化地域性格”的概念对岭南建筑进行学术界定 ,依据建筑美学的适应性原理简析了岭南建筑的技术个性 ,并从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整体和合的系统思维、勇于创新的创作精神等三个主要方面论析了岭南建筑的创作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