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看待人文科学的本性 ,关系到人文科学的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问题。如果不承认人文科学的特点 ,就不能正确发挥人文科学的作用 ;可如果片面强调人文科学的特点 ,把它驱出科学的范围 ,就会在人文科学的定位、创新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难以跨出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雷池 ,这两种情况对人文科学的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不利的。自然科学不是科学的惟一模式。人文科学之所以可以称为科学 ,就在于它不是停留在个性化的人文创造活动的层面而是探求其中的规律 ;以事实为依据 ,以规律为对象 ,以实践为标准 ,在人文科学中同样是适用的 ;必须区分人文创造活动和对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规律的研究 ,在人文创作和欣赏中 ,我们强调体会、内省、直觉、想象、顿悟 ,而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 ,虽然要充分考虑到个人体悟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但不能排斥分析、概括、总结、归纳 ,以及运用范畴和规律来表述研究的成果。这是理解人文科学的科学性的关键。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 ,它既要求把握人类精神活动的规律性及其产品的客观真实性、合理性 ,又要求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价值问题是韦伯认识论的核心课题之一。韦伯将作为行动之现象的社会看作社会学研究的必要范畴,同时十分注重在区别的基础上联系现象世界和社会学学科,或者说行动者和观察者。价值问题决定了此种区别和联系。社会学则需要对现象世界中的价值判断和社会学内部的价值关联同时做出区分和联系。本文指出,韦伯将价值关联设置为现象世界和社会学之间、行动者和观察者之间的桥梁。社会学研究既要考虑行动中的价值,又要摒弃任何价值预设。结合作为构建现象世界之必要条件的社会范畴,韦伯社会学发展出独特的社会学"客观性"。"客观性"与韦伯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同时否定了先验哲学和自然主义思想。本文还对韦伯的范畴、价值等概念进行探讨,从而指出,韦伯提供了一种"文化"和"理解"的视角。从"众神的战争"到"客观性",韦伯回答了社会学的可能性和科学性等根本设置,而这对今天的社会学研究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2001,(4)
廖可斌在《浙江社会科学》2 0 0 1年第 2期撰文《新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呼唤人文科学的昌盛》指出 ,关于人文科学是不是科学 ,历来存在是与非两种答案 ,持同一种意见者也因身份、出发点和目的不同 ,意向大相径庭。从事自然科学的人要么认为人文科学不是科学 ,认为人文科学是科学者 ,则往往以自然科学的价值标准、评估文法施于人文科学。从事人文科学的人 ,有人坚持人文科学是科学 ,有人则鉴于将自然科学的价值标准、评估方法施于人文科学给人文科学带来的灾难 ,而干脆退避三舍 ,另树一帜 ,宁愿称之为人文学科。殊不知 ,这几种意见都犯了一个概…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人类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系统整体观、人文价值观、社会实践观、文化创新观。运用人文科学的思想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系统科学观,在人文科学的建设中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对于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其在人类文明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当我们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审视这位科学巨星时,发现他也是一位横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领域的"稀世通才".他的人文科学成就涉及到考古学、艺术、史学、文学等方面,纵横交错、文理兼容的气势和跨度令人赞叹不已,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光芒四射而又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文思想:尊"王道"的民本思想比孔子进步;"天即民也"--推崇并发展了孟子的民本论思想;"民以食为天"的义利观;"重农不抑末"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科技知识在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已成共识,但也应对人文科学所起的重要作用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是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人的创造性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科学教育和熏陶;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企业的经济行为同时又是文化行为,人文科学直接表现为经济资源;信息成为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对信息的整理、利用离不开人文科学。  相似文献   

7.
学术文化是现代文化体系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学术建制及其内部关系对社会总的价值和精神状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诸多文化中突和选择,如科技与人文相融的可能性,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上的人性化追求,都要求对人文科学这种学术建制及其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文化问题,进行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人文科学是以人的内在精神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具有精神性、价值性和历史性的特点.人文科学所指涉、表现和澄明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深邃的文化传统,将为人类的文化创造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和敏锐的想像力,为文化批判提供内在的价值依据和尺度,为人文教化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生态人文科学是一种新的科学范式出现的征兆.生态人文科学是20世纪90年代晚期出现的一种趋势,依托于后人文主义对人类中心论、欧洲中心论和西方科学的批判.传统生态学知识、本土知识和生物人文科学的发展,是生态人文科学的重要内容.其中,生物人文科学是一种包容性的知识类型,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联系起来.生态人文科学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元共同体观念.这个元共同体由人类与非人类构成,其基础是共同实质的亲缘关系、共生关联、协同进化和互相依赖.生态人文科学还从心灵延展和分布式认知角度预期了未来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9.
论人文科学的性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人文科学的性质和特征朱红文作为人文科学对象的人文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的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决定了人文科学具有区别于社会科学的独特的性质。如果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0.
我想简单谈三个问题 :第一 ,人文科学是不是科学 ;第二 ,人文科学何以必要 ;第三 ,人文科学在新世纪和新千年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大问题 ,这里当然只能大题小做。一、关于人文科学是不是科学 ,历来存在是与非两种答案 ,持同一种意见者也因身份、出发点和目的不同 ,意向大相径庭。从事自然科学的人认为人文科学不是科学者 ,意在将之摒弃于当今世界享有神圣地位的科学殿堂之外。从事自然科学而认为人文科学是科学者 ,则往往以自然科学的价值标准、评估方法施于人文科学。在这种情况下 ,从事人文科学的人采取了相应的策略。有人坚持人文科学…  相似文献   

11.
孙晶晶 《理论界》2014,(7):108-110
价值问题,即科学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价值立场与研究结果客观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韦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不知所措、也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韦伯方法论范畴的核心,这一问题贯穿着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始终。韦伯认为价值关联是社会科学研究可能的前提,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客观性追求,而韦伯将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分为"科学外"和"科学内"两部分将二者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知识分子和人文型知识分子都要注意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人文科学的社会价值难以量化,对它所起到的经济效益评价的尺度也就难以确定。一个民族若看不到人文知识分子所创造的科学理论的重大意义,不能认同一种较为深远的价值取向,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就可能出现畸形。因此,给予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公正的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们如何谈论人文科学?人文科学领域共同分享了那些基本观念?"人"这一概念在人文科学学问(知识)体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以自然与文化的对立造就其系统的人文科学概念之可信性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基本上处于不言明的状态.不论人文科学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它自许奠基于一种关于人的坚实的观念.其实,若要强调自诩被人文科学的方法和结果包含着的这种人的观念,那么,只有致力于对我们称之为"人文科学"之可能性条件的一种批判,让根本的怀疑更彻底一些.这种揭露,可以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进行,后现代主义者为了实现"人文科学"之解放进行了一种革命,而这种革命,对于更好地理解人文科学的发展路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我想简单谈三个问题:第一,人文科学是不是科学;第二,人文科学何以必要;第三,人文科学在新世纪和新千年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大问题,这里当然只能大题小做.  相似文献   

15.
美学问题在当代哲学诠释学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哲学诠释学站在人文科学立场,对审美经验和审美真理问题的理解和解释,体现了显著的"反传统美学"特征.本文从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特殊理解方式、审美真理如何表现,以及审美真理如何可能的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反美学"思想;然后在当代美学语境中比较性地论述了其基于人文科学立场,对审美真理问题的理解和解释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文科学若干问题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学术分类概念,“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以中国大陆为核心的汉语文化圈,落后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现代学术分类进入中国近一个世纪。近年来,学术界对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可能性的探求,对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呼唤以及制度层面的人本意识和人性追求,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都关涉着人文科学的地位问题。为此,专家学者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各种观点综述如下。一、人文科学的现代性问题在“现代性”的视景中,人文学(英文Humanities,亦译人文科学)作为一门传统的经典学科,其知识图像已然模糊,知识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科学观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迄今仍然众说纷呈且歧义丛生的话题.以自然科学为典范塑造社会科学,否定价值的客观实在性或事实特性,是支撑"脱价值化"主张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并不具有可普遍化的公理意义,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传统之外,虽说拒绝"脱价值化"的具体思路往往不同,但许多思想家都肯定了价值的客观实在性和价值知识的可能性.实证论意义上的"价值中立"与韦伯意义上的"价值中立"并非同一个概念,前者派生于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后者立足于社会科学的"价值关联",韦伯并未主张把价值问题从社会科学领域中排除出去,他所说的"价值中立"可解读为"评价中立",意在强调社会科学家应"不作评价"地进行研究,以便遵从科学本身的要求即在事实和理性的引导之下得出客观的结论.问题不在于社会科学是否应该"价值中立",而在于"价值中立"在何种意义上是合理的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人文科学的价值具体表现为: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体系和人文导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思想道德、文化上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人的知识结构,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  相似文献   

19.
论韦伯的“价值无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庆 《文史哲》2005,6(5):137-142
为了抵制对自然科学的盲目推崇,韦伯一方面强调文化科学的独特性在于具有价值和意义,为了保持文化科学的严肃性,韦伯另一方面又提出“价值无涉”的主张,反对将学术研究与价值判断相混淆。韦伯的这种观点,也许并非无可争辩,但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振兴中华人文科学──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构想丁少伦回首本世纪特别是新时期中西文化大碰撞的历史景观,展望中国文化在下一世纪的伟大振兴,当代中国人文科学其出版应作出什么样的文化选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须对新时期作一简略回顾。80年代人文科学的出版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