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论者对周邦彦的研究,往往重视其词作,忽视其诗歌。周邦彦诗现存四十五首,虽数量不多,但体式多样,古体、近体、五言、七言都齐备。其诗呈现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周邦彦诗歌创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是他文学创作中不应被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论者对周邦彦的研究,往往重视其词作,忽视其诗歌.周邦彦诗观存四十五首,虽数量不多,但体式多样,古体、近体、五言、七言都齐备.其诗呈现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周邦彦诗歌创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是他文学创作中不应被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李贺诗歌里,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在对享乐、苦难、生死等生命问题进行思考与探求的同时,也借文学的形式,将其对爱情的人生思考诗化出来,创作出一批吟咏爱情的作品。据初步统计,在李贺241首诗中,涉及男女情感的就有41首,几乎占了四分之一。可以说,在李贺的诗歌里,爱情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何新所 《中州学刊》2012,(1):181-183
王庆澜的《和长吉诗》是现存唯一的对于李贺诗歌进行全部唱和的作品。唐代天才诗人李贺的作品,以其瑰奇的风格独树一帜,受到历代读者的广泛喜爱,拟长吉体、和长吉诗,代不乏人,构成了李贺诗歌接受史上的重要层面。关于李贺诗歌接受史方面的研究,专著、论文已经很多,论述可谓详尽。馆藏王庆澜文集更正了以前研究中对其生平及著述的错误记载,论述了王庆澜《和长吉诗.自跋》的理论价值并阐述了王庆澜《和长吉诗》在李贺诗歌接受史上的重要价值,极具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三首诗被誉为我国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三大名篇。韩愈、白居易的诗作直抒胸臆 ,雄健深沉 ;李贺的作品得力于大胆的想象 ,更富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打开《乐府诗集》,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下共收了隋、唐五位作者的七首诗。而七首诗却采用了四种不同的形式。隋代杨广二首和诸葛颖一首是五言四句,唐代张子容二首是五言六句,张若虚一首是七言三十六句,温庭筠一首是七言二十句。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诗歌形式演变的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 杜牧的七言律诗,在其全部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外甥裴延翰所编次的《樊川文集》二十卷,前四卷共收各体诗歌二百六十一首,其中七律就近六十首;若加上宋人编次的《樊川外集》与《别集》中所收的七律,数量当更大。杜牧的七律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思想艺术上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吴乔《围炉诗话》云:“杜牧诗,唯绝句最多风调,……其七言律亦极  相似文献   

8.
海滨 《殷都学刊》2003,(4):105-109
检索和考察唐代七言古体边塞诗 ,发现在各种诗体并存、各擅胜场的唐代诗坛中 ,七言古体边塞诗独树一帜 ,既深受古诗泽被 ,体式自由不羁 ,又浸润于格律诗潮 ,具有律化趋势 ,呈现出独有的艺术特质 ,最适宜表现边塞题材 ,因此成为唐代边塞诗成就的主要代表。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说的旧体诗词,是从汉末兴起的古体诗和从唐代兴起的近体诗,以及从宋代发展的词。这些文艺作品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汇合大量的优秀篇章,构成旧体诗词的光辉传统,是我国珍贵的文学遗产。多少时代的筛子都筛不掉,其思想艺术深入人心。虽经五四运动,文体大变,文言与语体互相对立,壁垒森严,然而文言的旧体诗词却仍然照耀于诗坛,像鲁迅先生的近体诗篇就是当时杰出的代表作,为了申述旧体诗词的光辉传统,以展望其未来,有必要先作概括的说明。 旧体诗,或称旧诗,分为古体和近体。古体诗或称古诗,从汉末建安时代已露头角,风骨翩翩。以五言或七言为主,也有杂言。近体诗始于初唐,是由古体诗逐步趋向规范化和声律化而产生的,是比古体诗产生的时间较后而得名的。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分为绝句和律诗,另有少数排律。这些古近体诗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促进了社会的前进。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我国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学术界向有两说。其一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代表,认为最早的七言诗是张衡的《四愁诗》,书中说:“它是一首七言诗。在它以前,《诗经》和宋玉《招魂》、荀卿《成相篇》等有一些七言句。汉代韵文七言句渐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以这首诗为最早”。  相似文献   

11.
王船山对诗体的认识有许多独到之处。他欣赏古体诗而对近体诗多持批判态度。从诗体的发展角度看,他认为诗体愈卑。与明代的许多诗人不同,船山认为近体诗的繁盛并不始于唐代,而是在陈、隋之际。同时,船山认为近体之制在梁代已经成熟完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船山于五、七言古体诗和近体诗之间,别立"小诗"一体。这种小诗,当时世称之为绝句,或五言或七言。船山认为,这种诗并非等同于唐代绝句,但是它又很接近绝句,是唐代绝句的雏形,这充分显示了船山在选诗和评诗上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清人王琦编注的。王琦是清代研究唐诗的专家。他的《李太白集注》,跟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齐名,但《李贺诗歌集注》卷首,选登了戴叔伦《冬日有怀李贺长吉》的诗。据权德舆所作戴叔伦墓碑铭,戴是德宗贞元五年(789)死的,而李贺则是贞元六年(790)生的。这首诗或是伪作,或是所怀李贺长吉另有其人.总之不是诗人李贺。王琦盖误也.  相似文献   

13.
李贺《雁门太守行》发覆熊飞据唐代张固《幽闲鼓吹》记载李贺:“以歌诗谒韩吏部,时吏部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夺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由此可知《雁门太守行》乃李贺首至韩愈家中...  相似文献   

14.
爱情诗是李贺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道教文化中的神仙意识、重阴思想和房中、长生之术对李贺爱情意识的萌发,以及道教神仙事物和道教典籍对李贺爱情诗的意象意境的创造都有着重要作用。李贺与女冠间的恋情也是其爱情诗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可以说,道教文化促使了李贺爱情诗的兴盛并最终开晚唐乃至宋代爱情诗、词之先河。  相似文献   

15.
张振谦 《理论界》2006,(3):193-194
爱情诗是李贺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道教神仙事物、道教典籍和存思术对李贺爱情诗的意象意境、思维方式、艺术语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道教文化促使了李贺爱情诗艺术奇葩的绽放并最终开晚唐乃至宋代爱情诗、词之先河。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8,(3):102-108
纵观王安石一生,其在诗歌创作领域对韩愈的态度经历由基本肯定到颇有微词、再到重新审视的曲折过程。王安石早期学韩古体,从字句、意象到"以文为诗"的章法,后又转入近体领域,将韩诗古体风貌融入律绝;中期则形成自己的风格体式,一度与韩诗相距较远;但在晚年又将学韩的注意力从韩诗古体转入韩诗近体,尤其是绝句,颇得自然活泼、清新流丽之趣,同时又对长篇古体进行创变,以律化加强古体韵律感。如果说韩愈的主体风格是在古体中得以实现的,那么王安石则将韩愈的风格特征推进到各种诗歌体式之中,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7.
爱情诗是李贺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道教文化中的神仙意识、重阴思想和房中、长生之术对李贺爱情意识的萌发,以及道教神仙事物和道教典籍对李贺爱情诗的意象意境的创造都有着重要作用.李贺与女冠间的恋情也是其爱情诗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可以说,道教文化促使了李贺爱情诗的兴盛并最终开晚唐乃至宋代爱情诗、词之先河.  相似文献   

18.
李贺《南园十三首》组诗并存两个声音,一方面是勉强的牧歌情调,另一方面则是真实的苦难倾诉。这两种声音与他的悲剧的命运、深切的痛苦、狂热的理想、尴尬的身份、艰难的生计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本文对这一审美特质进行了详细解析,以期窥见李贺的隐秘文心,彰显李贺诗歌的独特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19.
七言诗与五言诗是继先秦四言诗之后发展起来的诗歌体裁,但这两种体裁在发展初期所经历的命运却颇不相同。五言诗经过西汉的酝酿,到东汉便迅速形成繁荣起来,涌现出班固《咏史》、张衡《同声歌》、辛延年《羽林郎》,以及《古诗十九首》,还有苏、李诗等相当多的作品。而且五言诗比较受人重视,比如钟嵘在《诗品序》中就曾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七言诗的起源虽然并不比五言诗晚,可是它在汉代的发展脉络却很模糊。相传西汉武帝曾在柏梁台大会群臣,以七言联句,作成一篇《柏梁台诗》,为七言之权舆。可是对这首诗的可靠性后人颇有议论,许多学者认为该诗实系伪托,不可信。王力先生则认为它是西汉的作品。此后的七言诗仿佛断了线索,一直到了东汉,我们才看到张衡那首著名的《四愁诗》(我所欲兮在太山)。然而,直到晋代的傅玄却仍然批评此诗“体小而俗,七言类也。”(《拟四愁诗序》)这反映了当时人对七言诗的颇为轻视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波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库门。鹿门月风开烟树,忽到庞公林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浩然惯作五律五绝五古,诗集中七绝五首,七律仅四首,七古亦只五首,而七古中又唯此一首为歌行,故七言似非所长。但所作虽少,却多成佳将。这首七言欧行写作者一个傍晚g故居洞南园经崛山回归鹿门隐居处的见闻和感想,发扬不饰雕刻、随笔点染的作风,保持了浩然诗自然清淡、风神散朗的一贯特色。山寺钟声中黄昏来临,奔忙了一天的人们,此时正在渔梁波头因争渡而喧哗,诗人就夹在这争渡的人群之中。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