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一个世纪情结,也是湖湘人士一直引以自豪高高擎起的一面旗帜。不管在其它方面有何分歧或异言,但一说到“经世致用”,研究专门家便一致认为这是湖湘学派的基本宗旨,湖湘学派就是宣扬“经世致用”和“通经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也反对学而不去力行,主张从现实的政治、经济、生产活动出发,问天事、问地事、问人间事,立足于现实而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试论湖湘学风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湘学风在几千年的膻变演进中形成了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既含有先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又有时代精神的积淀,还有湖湘学子自己的创造。这就是造就“推楚有材,于斯为盛”局面的湖湘学风。它有以下《个明显特征:一、经世致用楚先民早在“本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发展阶段,就孕育了强烈的事业进取精神。屈原流放污湘,始终念着富国强民。为解救祖国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他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启承转合,千载而下,湖湘土于发扬光大了先人的基本精神,提炼出了湖湘学风的基本内核——经世致用。宋明理学中湖湘学派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湖湘佛教是中国佛教重要的组成部分,湖湘佛教在开创时期即十分富有创建性,敢于突破陈规,并且带有强烈的关注现实的经世致用精神。湖湘佛教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献身精神、开放融通的情怀等文化内涵,以及其开创式的理论思维方式对湖湘文化和湖湘学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试从历代湘籍以及来湘的高僧、居士、文人的佛学作品入手,探讨湖湘佛教之特点与精神,发掘湖湘佛教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代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是一个近二十年在研究区域文化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概念.最初比较系统的说法见于朱汉民、陈谷嘉先生的<湖湘学派源流>,随后王兴国等先生的<湖湘文化纵横谈>、王继平等先生的<湘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湖湘文化论集>(上下册)、马积高先生的<湖湘文史丛谈>、周秋光<湖湘文化宏观研究>等跟进讨论.时至今日,虽然对某些具体问题还有争议,但对这样一个名称及其内涵与外延等最基本的问题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湖湘文化"成了学术界公认的名词,它主要指宋代以来,形成于洞庭湖以南地区,即今湖南省区范围之内的区域性文化.它虽然毫无例外地包括雅与俗两个层次、精神与物质两个部分,但其内涵与本质仍然是一种理学型的文化,有着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爱国主义、敢为天下先的奋斗与创新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等特点.①  相似文献   

5.
廖寅 《学术论坛》2007,(5):177-181
南宋时期,移民文化,尤其是湖湘学成为湖南的核心文化。到南宋后期,在湖湘学派及其同道朱门弟子的积极推动下,在深受湖湘学影响的地方大族的积极响应下,湖南一些地区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湖湘学经世致用精神的体现,也反映了南宋后期湖南地方精英的兴起和公共领域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湘潭陈鹏年是康熙年间的一代循吏和学者,其为人耿介,为官清廉。他出生于湖湘学派发源地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深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且将这种知行合一和济世之道的实干作风,运用在其为人为学为官之中,并深刻影响着后来陶澍等湖湘名士。  相似文献   

7.
钟镇藩 《船山学刊》2001,(4):138-138
肖浩辉、曾端其、谭运宏、熊泽成四教授合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是一部专业理论工作者读起来不浅、平民老百姓读起来不深的好书。本书的最大长处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既系统、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及其重大成果,又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较好地体现了湖湘学派的学风。湖湘学派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主张“经世致用”,其绝大多数代表人物都不热衷于搞繁琐的考证,而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阐释先贤先哲的“微言大义”来启迪后人,以达“格物致知”。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  相似文献   

8.
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株灿烂奇葩。它起源于北来周敦颐开创未明“道学’泊g时期,形成于南宋初年,胡安国、胡宏父子讲学南岳,“卒开湖湘之学统”。川南宋灭亡之后.由于异族的陆阳.湖湘精英大多壮烈牺牲,湖湘文化0到空前摧残,直至明末清初之际,因“船山而复盛”。回响于清初统治者实行野蛮的文化专制主义,以船山为代表的湖湘文化又经历了100多年的湮没冷落时期,直到近代才放出光彩。湖湘文化虽然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理学型文化,但它又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地域文化的特点:如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与力行践履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浙东学派与湖湘学派,都是地域性特征很明显的学派。浙东与湖湘二学派在思想联系契合的同时,也有差异和思想冲突。浙东学派学术思想的最大特征为"尚事功""重史学"。湖湘学派最突出的思想特征是"经世致用"。胡安国重《春秋》,揭经世致用之旨,是"尚事功"和"重史学"的先声。浙东学派多人师从胡安国,或为胡安国的再传弟子,胡安国的思想内容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胡宏既注重在经史典籍中进行理论探索,又倡导经世实学,亦与浙东学派契合。湖湘学派在对待事功问题时,采取的是一种相对辩证的态度,既重视内圣成德,也不忽略外在事功,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特征。相对而言,浙东学派重视事功,朱子学派强调内圣,湖湘学派则介于二者之间。湖湘学派与浙东学派的思想差异在义利王霸和道统说两个具体问题上得到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10.
湖湘学派是宋代学派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其理论是在紧紧依托宋朝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来的,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但湖湘学派的衰落也非常迅速,本文所探讨的是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的一些思想及湖湘学派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杨昌济与湖湘经世致用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湖湘文化倡导的经世致用从价值取向来看,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实现政治理想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属于治世伦理的范畴。杨昌济在继承湖湘伦理文化经世致用传统精神的同时.还将其内容拓展到治生与治事的范畴。在做事上必须求实,必须儋理,对传统湖湘伦理文化经世致用精神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和弘扬,拓展了伦理文化经世致用的内容,从而确立了他在湖湘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上半叶,正值朝鲜封建社会后期.适应这种后期的社会现实,产生了别具特色和风格的社会思潮——实学.实学作为旧的行将崩溃,新的正在萌生的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旧的批判和否定,对新的指向和启蒙.对兴盛两个半世纪的朝鲜实学,学术界以实学思想表现出的特色大体分“经世致用”学派,“利用原生”学派,“实事求是”学派.经世致用学派指以李瀷为思想主流的星湖学派;利用厚生学派指以燕行使为队伍的北学派;实事求是学派指崔汉绮等后期的学斋实学派.在诸学派中,就启蒙、指向近代的意义讲,北学派思想具有“先觉者”之特色.本人拟就北学派的实学思想及其启蒙意义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周扬、成仿吾文论的湖湘文化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周扬、成仿吾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湖南籍文学理论批评家,他们文论所体现的注重社会政治功利的价值取向和权力话语方式等特点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学统、湖南人“霸蛮”的文化性格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湖湘文化造就了他们文论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14.
近代湖湘文化的开山祖王船山学说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正是近、现代企业家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价值核心,这种精神品质也是湖湘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而传统经世致用的思想路线,在湖南这块特殊的思想土壤中,所培育出来的勇于探索、大胆革新、"敢为天下先"等首创精神,凝聚成湖湘文化的鲜明特点.从清朝到现代的一些湘籍企业家身上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品质,这对湖南企业家的成长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内部继法国学派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比较文学研究学派.在对比较文学的定位上,美国学派反对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文学史的范围,将文学批评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上,美国学派不满足于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事实关联”的影响研究,倡导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的“平行研究”,并旗帜鲜明地把“文学性”确定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美国学派的理论视域及文学理论研究性质,顺应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文学格局的发展方向和变化现实,其对比较文学的积极拓展和深远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刘俊 《江淮论坛》2014,(5):108-113
“观过知仁”是孔子提出的“观人之法”,历代诠释纷争不断,至南宋朱子与湖湘学派展开激烈辩论,使其纷争达至鼎峰。通过梳理“观过知仁”的历史分歧,分析朱子与湖湘学派争论的实质,厘定“观过知仁”的本义,发挥其修身养性的价值,对于处在浮躁喧哗的现代人的心性修养是极为有益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1917年《新青年》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始至二十年代中期“革命文学”发生止,是“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翼。五四新文化运动旨在引进西方近现代文化,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改造来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两面旗帜,它实际上包含了这样一些主题:以科学主义反对道德主义;以进化论反对复古主义;以人道主义反对宗法礼教;以世界主义反对华夏中心主义。五四文学革命也包含了相应的主题:以再现论、认识说取代表现论,主情说;以发展的文学观取代停滞的、复古的文学观;以人的文学取代集体理性的文学观;以平民文学反对贵族文学、士大夫文学;以现实主义反对古典主义;以文学独立反对“文以载道”;以世界文学反对民族文化本位主义等。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虽是两宋以来始形成于湖南地区的一种区域文化,但在具有五干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丛林中,却是一棵后来居上的参天大树.湖湘文化自形成之日起,既具有中华文化的一般特征,又独具其地方特色.创建湖湘文化的湖湘学派和由湖湘文化孕育出的一代代湖湘学人,大都追求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理想人生,于学、于政、于人品多有建树.因此,近千年来,湖湘学人在许多方面都留有其思想和精神遗产.本文仅就湖湘学人注重“史学鉴戒”作用的传统思想作点探讨,使之能永远沾溉湖湘学林,启迪后人.  相似文献   

19.
略论近代湖湘文化嬗变中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湖湘文化的增变是在晚清以来形成的“二千年来未曾有的大变局”的条件下发生的.在此期间,有两大难题,一是传统文化的价值和自信在西方炮舰挟持的近代西学的撞击下,呈现出“百学中落”的疲弱无力的失落状态;二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呼啸而至使整个民族胜目结舌。在这种日益激烈的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形势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是迅速地统摄和溶合西方文化,尽快地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应变力.这是那个时代发展的主题和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机遇。湖湘文化正是以其通古变今、兼收中外的智慧.以经世致用、匡时济物的品格、从湖湘…  相似文献   

20.
夏明翰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的代表,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高度体现。湖湘文化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经过几千年繁衍滋生的文化。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内涵赋予了夏明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终身的爱国精神,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思想培育了夏明翰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湖湘文化勇敢顽强的"蛮子"精神造就了夏明翰视死如归的拼搏精神。所以说,湖湘文化是夏明翰精神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