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性质决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本文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亿万人民普遍参与国家管理的最好形式.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人事任免权、重大问题决定权、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所组成.目前,我国共有各级人大代表360多万.人民代表是通过民主选举由人民选派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光荣使者,肩负着人民委托的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重大职责.确保各级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我国宪法、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以及今年4月3日通过的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代表法等法律,对各级人  相似文献   

3.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13亿人民选择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国体的一种新的政权组织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职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简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创造,论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议行合一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项全国性政治制度,于新中国政治发展有首发之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合作的政治机关和专门协商机构,也是中国人民通过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当家作主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制度平台,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化进程是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为起点的。在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制度载体,执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职能,发挥了根本政治制度的功能,在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中起了桥梁作用,成功实现了新中国政治制度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无缝对接"和平稳过渡。新型政党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贡献是独特的和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人民政权组织形式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作了准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通过的法律文件,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文件的通过,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董必武认为,新民主主义政权是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了组成的联合专政的政权,是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民主爱国人士共同组成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形式;应以人民代表人会、车队、法院、政府组成新民主主义政权机构,并创建法律、法令、规章、制度;革命胜利后在政权机构中应继续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人民代表会议与人民代表人会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应正确处理党与政权机关的关系;联合政府本身就是最好的统一战线形式。其理论与实践丰富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与统一战线思想,坚持丁共产党的一贯政治主张,为顺利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提供了政治前提,为新时期多党合作提供了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新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的同时,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务委员会,它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体制。我们为什么采取这种政治体制,为什么说它是合符我国国情的民主的政体?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巴黎公社原则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政权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宪法第二、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宪法总纲第二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的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细胞”。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离不开人民代表的参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必须通过人民代表的积极活动才能圆满实现。人民代表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的能力,有没有这种能力以及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人民代表能不能发挥作用和作用发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日益活跃,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往我国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不正  相似文献   

1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的实际,经过长期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起来的,1954年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毛泽东关于“政体”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论述及其亲身实践,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开拓进取、革命为民.与时俱进、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时代精神,为我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形式符合中国的国情、民情,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它是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基础,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和管理国家、社会的政治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组织形成,人大制不仅直接体现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中心内容和根本准则,而且为了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它还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在人大制中,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正确地实行集中,也就是实行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保证人民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我国人大制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国家生活和政权建设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就是全国人民和各级人民代表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指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  相似文献   

1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民主的最好形式和最高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一制度的重要特点。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将自己的政治主张转变成为国家的意志和法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发扬民主的最好形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选举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人大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人大制度发展30年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政权组织形式,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途径,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党以人大工作为重点领导国家生活的几个问题聂应德四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意愿、伟大的创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  相似文献   

17.
现行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坚持了"国家至上"的价值取向;权利与权力关系失衡;权力分配体制不明确;有关的法律程序缺失;宪法监督制度粗疏;立宪技术不发达。学者们从宏观角度对下一步宪法修改提出了建议: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产权与政权的关系为出发点;完善立宪技术。同时,他们建议确立人权保障制度,建立"立法试验区"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宪法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18.
工农民主政权与抗日民主政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两种政权,作为新兴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二者在党的领导下都取得了政权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本文主要对二者的政权建设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其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权益的根本保障。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的亲历者,作者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百年探索的珍贵收获和必然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中国人民的各项权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制度保障三方面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要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由此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理论的提出使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设想变为现实;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过程无论对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还是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