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先秦儒家的担当精神是在融合了仁、义、礼、智、信等儒学学理精髓的基础上,发展成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主要要义。继承之、发展之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儒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先秦儒家的担当精神是在融合了仁、义、礼、智、信等儒学学理精髓的基础上,发展成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主要要义.继承之、发展之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宋志明 《河北学刊》2007,27(2):22-26
儒学既有与现代社会生活相抵触的方面,也有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方面。儒学经过现代转化之后,仍将可以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儒学现代走向的一个向度是现代性,它可以同市场经济兼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个向度是民族精神,它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设计了求真、求善、求美、成圣、合群这样一些总体的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多种具体的价值理念。在今天,这些理念对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仍可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美育思潮是在中国传统信仰失落的情形下为弥补人们的信仰缺失而作出的文化尝试,它着眼于整体的中国现代文化蓝图,试图以审美教育为基础构建起一种全新的现代信仰模式,所倡导的是理性与信仰并重的现代性文化规划。中国现代美育思潮的深层意蕴是希图将现代审美精神的确立与民族振兴的渴望融汇在一起,进而缔造出一片能够真正抚慰现代中国人灵魂的信仰之海。这对中国梦的最大启示在于:中国梦建设须将信仰作为自身的一个重要功能要素加以强化,并通过审美精神的融入将其转化为人们自觉的精神诉求,以自身信仰承载价值的实现来应对当代的信仰危机,真正成为能够召唤时代的伟大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5.
儒学的宗教性成为20世纪儒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重要议题之一。新儒家在该议题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运思和见解,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积极探寻。本文将从哲学理念、本体问题和内在超越等方面阐述现代新儒家的宗教与儒学关系问题,以期对探讨儒学与宗教、儒学与民族文化精神,以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关于儒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争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代大众文艺精神取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机制发生重大变革,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商品经济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国当代文学艺术随之急剧裂变,呈现多元化走向,形成精英文艺、大众文艺、主流文艺三板块交叉发展的格局。尤其是大众文艺迅猛发展,成为学界瞩目的文学艺术潮流。因此,学界加强了对大众文艺的研究并提出众多的评判标准。从精神取向角度来看,1990年代大众文艺起于消闲娱乐,于中暗含“意义”与“精神”以及某种乌托邦因素,具有世俗关怀意识、灵与肉的变奏、寻找精神家园、表述现代人精神痛苦等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现代新儒学相承传统儒学"即哲学即宗教"的特质,面对在儒学中安顿科学理性精神的时代课题,力图将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于心性之"一本",作为其基本的义理归趋.这代表了儒学在现代社会谋求新开展所必有的一次历史性转进.新儒学虽然没能真正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但它从一个侧面对于宗教、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的解读方式,直接关涉到了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新儒家的有关理论取向与西方后现代主义一起构成了两种正相反对的基本选择,将有可能为人类寻求更健康、合理的存在方式提供某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现代新儒学相承传统儒学“即哲学即宗教”的特质 ,面对在儒学中安顿科学理性精神的时代课题 ,力图将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于心性之“一本”,作为其基本的义理归趋。这代表了儒学在现代社会谋求新开展所必有的一次历史性转进。新儒学虽然没能真正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 ,但它从一个侧面对于宗教、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的解读方式 ,直接关涉到了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 ,新儒家的有关理论取向与西方后现代主义一起构成了两种正相反对的基本选择 ,将有可能为人类寻求更健康、合理的存在方式提供某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林安梧,哲学博士。1957年生于台湾台中。现任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暨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通识教育学会理事、东华大学特聘教授;前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暨研究所专任教授、南华大学哲学所创所所长、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思与言》学刊主编、《鹅湖》主编暨社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小说成长叙事中主人公精神成长的重要动力是意义和信仰,找到意义、建构信仰成为主人公精神成熟的重要标志。主人公在找寻意义和信仰的过程中,其人性基础、心理需要以及外在限制不容忽视,同时,痛苦作为精神产品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欧洲文化在推动世界各个地区的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进入后近代时期以来,人们开始明显地发现历史上的欧洲范式的近代化存在极大的负面效应,开始反思各自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面对种种严峻的现实问题,中国儒学的哲学思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中国儒学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连接起来,强调社会行为要尊重客观法则,用整体的目光观察事物。正如中世时代中国大量吸收佛教文化并使之与儒学重新整合一样,在今后的多元文化并存时代,中国儒学也将进一步整合,为人类发展和文化进步做出新的贡献,从而指导社会行动,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美育现代性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内发性的矛 盾运动之中,在西学东渐与中西融合中形成了知识学形态,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学术、文 化、教育机制中得以全面拓展。但是 ,民族语境的差异、现代启蒙的曲折,导致现代人知性意识的残缺乃至德性精神的失落。因 此,借鉴其他民族的经验、变革儒学并张扬其知性精神,重塑现代民族的文化根基,是发展 与重建中国美育现代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袁杰 《东岳论丛》2023,(3):105-110
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既是一切信仰的发源地,也决定着一切信仰形态的生成及其转变。从总体状况来看,一定的现实生活方式与其对应的信仰形态依次经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自然的现实生活与原始信仰,虚幻的现实生活与宗教信仰,非人的现实生活与拜物教信仰,美好的现实生活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把现实生活实践作为检验一切信仰是否具有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唯一标准,现实生活实践必然会使彼岸世界难以证伪、宗教信仰难以根除、共产主义难以实现等质疑烟消云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生活实践密切结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把现实生活的生动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线,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4.
李萍 《齐鲁学刊》2006,(1):18-22
社会信任建设可以构成社会资本并制约一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由众多民族构成,民族传统精神可以为社会信任建设提供思想资源,而且民族间的信任精神本身又可以丰富今日中国社会信任建设。要发挥民族传统精神的作用,还需着力解决一些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它包括道德精神、人性精神和生态精神3个方面。人文精神作为一种道德精神是人与人和谐的精神基础,作为一种人性精神是人自身和谐的精神基础,作为一种生态精神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儒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价值观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之一,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现代设计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三方面略述儒家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联系,同时,“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及“仁”学思想也为促进和谐设计发展、提高设计品质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萧鸿江 《齐鲁学刊》2002,14(6):109-114
儒学在现代有生息价值的内容 ,应归结定位于人生儒学这一局域性范畴内 ,熔铸于现代道德建设过程中。人生儒学的德目信条已经被人们淡忘 ,其原本形态已经陈旧 ,只有唤起民众的情感认同 ,进行实用性设计熔铸 ,才能避免传统的迷失  相似文献   

18.
作家的精神应有深广的内涵、独立的个性、自由的思想,其文字才可能成为烛照人类精神的火炬。检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种种文学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精神是处于一个悖论的怪圈中。要真正理解中国现代作家的精神建构,就要穿透和超越那些看似悖反的现象。在任何构成悖反现象的两极之间,互相缠绕的正是其相关性,或同一性。我们考察作家的精神建构,应该打破曾经长期构筑的悖反怪圈,打破僵化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认知惯性,以开阔的视野,宽容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加以审视,以期还作家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和政治属性使之具有"政治行动者"的角色定位;在政治信息的传播中,媒介的角色由"作为渠道的媒介"、"作为内容的媒介"或"作为方法的媒介"构成,是政治信息的发布平台、政治观点的表达场所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宣教机构;在角色定位和角色构成基础上,媒介在政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角色功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节约机制",对政治社会有实际影响,因而现代政治可称为"中介时代的政治"。  相似文献   

20.
倪红燕 《理论界》2013,(6):56-58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应充分认清自身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推进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中奠定坚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基础;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努力塑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人格形象;通过工作实践特别是制度建设维护人民大众利益、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夯实党的组织基础,脚踏实地筑牢全党及全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