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用兵打败了最后一个政敌西瓯君,兼并了岭南,完成了建立一个“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国家。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样,民族问题相当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将威胁着封建统治者的地位。因此,秦始皇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在中央政权设置“典客(或典属国)、秦官,掌诸归义蛮夷”,专管处理民族事务的机构。在边疆地区设置“内郡为县,三边为道”的地方行政机关,直接处理民族地区的事情,并采取“仍令其君长治之”的办法①,以法律保障民族首领的统治。对少数民族人民及酋领给予与内地官民不同的优待,犯法从宽,轻徭薄赋,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羁縻政策”,亦即“以夷制夷”政策的由来。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史学界里,长期流行着一种所谓“让步政策”的观点,说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每次农民大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新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就会施行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的“让步政策”,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历史上的“太  相似文献   

3.
“让步政策”論者,都同意漆俠同志提出的这条理由:“新当权的封建統治集团在革命的压力下,不得不对农民实施‘让步政策’”。人們提出怀疑:革命压力,对地主阶級来說,是无时不有的。为什么沒有从秦二世、隋煬帝身上“压出”“让步政策”,而独独从汉高祖、唐太宗等人身上“压出”了“让步政策”呢?于是,他們马上出来堵漏洞,說:“不能认为任何压力,都会使剝削阶級让步”,“…‘让步政策’…只是在农民阶級的阶級斗爭压力下的某些时期才会出现。”意思是說,只有在农民大起义之后,才会出现。最近,漆俠同志在坚持这个观点的同时,又做了一次修补:“并不是任何一次大规模农民战爭之后都會出现让步政策”,“让步政策的出现,意味着革命农民的胜利和地主阶級的失敗,意味看失敗者在农民革命胜利的面前訂立一个‘城下之盟’。”总之,“压力論”的調子,被他們弹得越来越响。这样,“让步政策”論者就給我們提出了一个极需解决的問題,那就是:他們所高談的“革命压力”,同地主阶級的政策之間,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模式"是国外学者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一个新视角,经过一番热炒登上了众多国家媒体的显要位置。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界有关"中国模式"之争又掀热浪,对"中国模式"概念、内涵、特点、精神实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各具特色的归纳总结不一而足。关注"中国模式"的研究,进一步建构与中国发展道路相适应的、且能够和西方沟通的语境是当务之急。冷静看问题、热心谋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模式"的初始性,其理论上有待完善,实践上具有脆弱性,尚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5.
近来史学工作同志们就去年九月孙达人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怎样估价让步政策》文里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我觉得“让步政策”问题就是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观点方法研究历史的问题,是值得重视和讨论的。在我国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的教学和  相似文献   

6.
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多数史学工作者认为,在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封建统治者曾被迫执行过“让步政策”。“让步政策”的内容相当广泛,但看来主要是指“轻徭薄赋”、“减轻刑罚”、“选用廉吏”、“抑制豪强”、“招抚流亡”等。他们认为,这些“让步政策”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的,它的推行是农民战争作用的一个方面。应当如何评价地主阶级的“让步政策”,正确地阐述农民战争的伟大作用,到现在还是  相似文献   

7.
论让步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步政策,是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关系到对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对农民战争后新建王朝政治、经济政策的正确评价,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通过广大史学工作者的研究讨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使这个问题,成了人们望而生畏的“禁区”。粉碎“四人帮”,禁区摧毁,障碍扫除,现在应该而且可能对这个重要问题认真加以研究探讨了。  相似文献   

8.
刘国彬 《学术探索》2013,(10):16-20
在历史发展中,不同的人、阶级、政党、民族、国家都曾使用过不同的让步政策,让步思想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让步.让步需要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就达不到让步的目的,甚至走向反面.通过让步,可使让步一方维持自己最起码的“存在”;通过让步,使让步双方共同获得利益;通过让步,使让步双方创造“和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让步,使让步双方实现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9.
自从孙达人同志的《应該怎样估价“让步政策”》一文发表以来,已引起爭論,有同意他的意见,也有不同意他的意见。本文基本上贊同孙达人同志的看法,同时认为虽然不能一般地否认“让步政策”,但是解放以后国內史学界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在大规模农民战爭失敗后新建立的封建王朝对农民的“让步政策”是确实不存在的。以下是我个人对这一問題的看法。 (一) 有些同志费尽心机企图替这种“让步政策”寻找理論根据,看来这样的努力到最后是要落空的。因为統治阶級与被統治阶級之間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从根本上讲是不可能調和的。尽管我們不能一般地絕对地否认历史上統治阶級的“让步政策”,这是因  相似文献   

10.
围绕着“进”和“退”的问题,有过不少议论。林彪、“四人帮”、康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为一个“斗”字,大造“斗则进,不斗则退”的舆论。在一些同志心目中也有一种“喜进怕退”的错误观念。似乎“进”就一定是马克思主义;“退”就一定是修正主义。时至今日,仍有人一听说“进”就兴致勃勃,一说是“退”就繁言啧啧。这种观念不清除,  相似文献   

11.
<正> “让步政策”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从1965年以来,就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至今未得解决。前些时,反复阅读了《资本论》第八章《工作日》,受到很大启发。马克思在《工作日》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限制工作日的英国“工厂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特别强调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叙述。他说,“现在的统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把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  相似文献   

12.
“人的价值”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的命题一样,曾在思想理论界引起激烈的争论。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任何关于‘人是目的’、‘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抽象讨论,无论讨论者怎样真诚,动机怎样善良,都不能使我们在实现这些目的、价值、尊严方面前进一步。”可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地认识“人的价值”问题,是划清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界限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价值”观念的产生,是私有制出现以后的产物。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的价值”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十分重视的问题。他们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人的价值”。这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于批判神学,摆脱封建宗法统治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桎梏,确实起过进步作用。但是,资产阶级所说的人和人性都是抽象的人、抽象的人性,因此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人的价值”,是一个完全脱离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脱离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空洞抽象。这种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人的价值”理论,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事实是  相似文献   

13.
怎样看待八十年代的“西学热”朱立元关于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问题,近年来似乎又一次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但是,若冷静客观地审视一下8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状况,那么,应当承认,这种对话并非十分对等(注意:是"对等",而不是"平等"),即从总体上来...  相似文献   

14.
(一) 明初,由于元王朝近百年的残暴统治和元末血腥镇压农民战争,劳动人民遭到反革命暴力的摧残和压榨,社会经济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如山东、河北到处“多是无人之地”;河北州县“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积骸成丘”,安徽“百里无几家,但见风起尘”,到处是“土地荒芜”,“居民鲜少”,就是昔日南北交通要津、曾被誉为“扬一益二”的繁华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文艺界的一些人宣扬文艺创作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这一创作思想引起了我国文艺界的广泛注意,虽然我们开展过文艺思想论争,清理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不良影响,但至今仍有一些作家坚持创作就是“自我表现”,认为“真正地”自我表现,很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农民战爭史上,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现象:每經过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风暴后,如果沒有民族矛盾使斗爭的形势复杂化,那么新出现的統一政权便会采取一些“輕徭薄賦”、“劝趣农桑”等旨在緩和阶級矛盾的措施。这些措施在客观上多少起到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作用、也是新王朝初期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一般的现象,也是应該承认的史实。对于这个现象,过去有不少历史教科书和专著把它解释为統治阶級的“让步政策”所致。最近,孙达人等同志著文否定历史上曾有过“‘让步政策’这个东西”,认为“地主阶級对待农民不  相似文献   

17.
在闲谈中,常常听到有的同志说:“我们一块从干校出来的同志,好些都当上正科长了,可我还是一般科员,真落后!”“我出身好,成份也好,参加革命工作有十几年了,还没有解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史家们每每以让步政策来阐述朱元璋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至于洪武年间对人民实行的“重典之治”,则很少提及。还有的人在论证这一问题时,尚未对明初法制做全面研究,就从“让步政策”的结论出发,把明初的“刑用重典”解释成“治官不治民”的。我认为,这种笼统地谈论让步政策而不能正视明太祖朱元璋“重典治民”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那么,明初对劳动人民到底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政策呢?为了揭示事实的真相,就有必要对朱元璋的重典政策与让步政策的关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原先抱有不同意图,曾对孙中山等革命派有过同情和支持的日本浪人,以及与浪人有联系的日本政界、经济界人士,仍对这场革命给予了多方面的援助;知识界、舆论界的多数声音,也是肯定这场革命,并曾讨论过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是否会对日本政治产生影响;包括内阁、军部和元老在内的日本政府,则敌视辛亥革命和民国政权,并以多种计划和行动,试图使中国维持君主制度,或分裂中国,至少也要趁机扩大日本在华殖民势力。  相似文献   

20.
<正> 傅继俊同志之所以认为《西游记》“是反动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主要是因为他把孙悟空大闹天宫看成是农民起义的反映,把孙悟空当成“是被统治阶级中造反者的化身”,把孙悟空的皈依佛教,帮助唐僧取经,看成是叛变投降,从而断言作者是用孙悟空的形象说明:“被统治者只有死心塌地为统治者卖命,才有可能得到好处,找到出路。”还有些同志虽然对《西游记》和孙悟空的形象给予肯定的评价,然而对大闹天宫的性质和孙悟空阶级属性的看法,却跟傅继俊同志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