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19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历来受到文艺评论家的好评。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 ,探讨了屠氏作品中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蕴含深浓的意境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重要特征,描写景物是创造意境的必要手段,本文对意境场面中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固然是人物活动的空间环境,但它又有着深化主题、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反景衬情等多重审美功能.深入挖掘和认识这些艺术功能,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学习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猎人笔记》(1847— 185 2 )是俄国古典作家屠格涅夫早期最优秀的作品 ,在屠格涅夫的创作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屠格涅夫是景物描写的大师 ,托尔斯泰曾说 :“这是他拿手的本领 ,以致在他以后 ,没有人敢碰这样的对象———大自然。两三笔一勾、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评 (屠 )猎人笔记》)和一切伟大的作家一样 ,屠格涅夫写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 ,而是通过一幅幅画面向人们展示俄罗斯专制的气氛 ,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俄罗斯急待解决的农奴制问题和正在俄罗斯大地上所发生的变化 ,从而使这部著作的反农奴制倾向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 ,具体讲 ,…  相似文献   

5.
纵览屠格涅夫的作品,不难发现作者比较多地描写了人物的“梦境”。细细品味起来,这些“梦境”描写,突出地反映了屠格涅夫思想和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阿霞》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中篇杰作。迄今为止,《阿霞》和屠格涅夫的其它许多中篇,远没有象其长篇那样,引起评论界的充分的足够的重视。一般认为,屠格涅夫的中篇,没有象其长篇那样恢宏大度地去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并揭示出许多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而多是对自然、艺术、爱情、死亡等题材的描写,因此,他的中篇不如他的  相似文献   

7.
伟大领袖毛主席留给我们的光辉诗篇,不仅能给人以深刻的革命思想教育,而且能给人以巨大的激动人心的艺术感染,达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完美的结合。在这个闪烁着灿烂光辉的艺术宝库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毛主席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优秀传统,把祖国的山河美景鎔铸于笔端,在诗歌创作领域里,开创了完全崭新的风格,从而使读者在有限的字里行间领略到“风景这边独好”的无限风光,在精神上得到巨大的美的情思和美的享受。今天,我们认真学习毛主席诗词中有关自然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对于加深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思想,提高诗歌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分析英国杰出作家哈代在《苔丝》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和揭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景物描写成为主人公情感的外化和延伸,这一技巧使这个题材狭窄的故事产生回音效果。充分理解这一技巧对于深刻理解这部作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艺术辩证法的角度探讨了诗歌艺术中动态静景描写的艺术手法,并将这种辩证手法归纳为景物描写中的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三种,运用典型诗例揭示了以辩证手法描写动态或静景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唐诗之妙在于形象思维性强 ,诗句跳跃幅度大 ,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唐人的写景诗由于融入绘画艺术 ,更是别具特色 :通过视点、焦点的不断移动 ,全方位地呈现真实可感的景象 ;在景物描写中 ,巧妙地体现了绘画艺术的色彩对比与和谐关系 ,以求得形象思维中的色彩美 ;在景物描写中充分地表现出绘画艺术的点、线、面的构成美  相似文献   

11.
提起屠格涅夫,人们自然联想到闻名遐迩的六大长篇:《贵族之家》、《罗亭》、《父与子》、《前夜》、《烟》、《处女地》;它们构成上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俄罗斯独特的艺术编年史。屠格涅夫曾涉猎多种文学形式,但他的主要贡献与成就是小说。 一个多世纪以来,屠格涅夫的小说艺术获得众口皆碑的盛誉。勃兰兑斯认为:“在整个欧洲文学中,很难遇见更加委婉细腻的心理描写,更加精湛完美的性格,再加上男子和妇女的形象在他笔下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世界上只有最伟大的诗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生气蓬勃、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小说在对人物思想、情感、心理、性格、命运、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具有意象的直观性、隐喻性和氛围性(意境性)特点,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张爱玲小说具有意象性特点。她小说中的意象描写不只是停留在对客观物象的机械复制和真实性的描绘与捕捉上,重要的是饱含着某种丰富的象外之象和言外之义的审美象征意蕴。细读张爱玲的小说,不难发现这种意象化的呈现艺术主要表现在小说的景物、人物和环境描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学生需要发现自然的丰富多彩,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征。景物描写是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有的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往往没有办法做到自然景物的"形神兼备"描写。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提高学生景物描写能力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找到摹写纷繁美丽之景的钥匙,并从中体味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14.
在沈从文和屠格涅夫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其在描写大自然的美景以及表现美好的人性的同时。均渗透出他们内心深处浓重的悲伤情调,而这种看似相悖的艺术追求是与两位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性格分不开的。就这一切入点探讨屠格涅夫对沈从文的影响及他们作品中的相似性,以期在比较中进一步扩大沈从文研究的外延,确认其创作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诗经》的景物描写萧依新一部《诗经》,虽然尚未有专门具体描绘山水景物的篇什,但写景句子却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的民歌。这些写景的诗句,对抒发感情或叙述事件,都起到了极大作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魁力。从《诗经》对景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民对自然界由...  相似文献   

16.
写景篇     
模仿点描写景物的作文实际上是艺术地反映现实,用文字再现自己游历过的美景,也可以说是文学上的再创造。要把看到的景物写美、写活。仿写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写前进行细致观察。既要观察景物的整体,又要观察景物的局部;既要观察景物的静态,也要观察景物的动态,还要善于  相似文献   

17.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用以表情达意。不同作者 ,不同作品 ,以景表情达意的方式迥异。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学作品就用了对比、描绘、象征、渲染、抒情等艺术手法 ,对表达主题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汉英景物描写语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及物系统中汉英说明性景物描写语段用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联想性景物描写语段常用物质过程,但汉语常借景抒情,故乡用形容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英语侧重客观描绘,所以多用名词、副词、动词和动词非谓语形式。由于中西哲学观的不同导致了汉英景物描写语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自然生态是贾平凹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维度,体现在文本中充满诗意的景物描写,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文学隐喻,"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寻。贾平凹的生态小说唤起了人类对自然的审美关照,创造了一个具有独特美感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20.
凡读过屠格涅夫的小说的人,大都会为他笔下人物生动美好的形象所倾倒。屠格涅夫为刻画人物形象所作的心理描写,更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屠格涅夫心理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让我们先看《贵族之家》的最后几行:据说,丽莎去远方一座修道院修行后,拉夫列慈基拜谒过那修道院,——并且看见了丽莎。当她从一个唱诗班席位走向另一个唱诗班席位时,迈着修女的匀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