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统治时期香港实行的是殖民体系下的"一国两制",即英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政治制度。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一制度并没有移植给香港。香港长期以来有自由而无真民主。香港的民主化进程不能无视香港人民的争取,但更为关键的原因是英国基于殖民统治,基于中国恢复香港行使主权的历史大势,一手安排的"撤退的民主"。香港民主的发展在殖民体系下,经历了长久的停滞与突然的超速发展,回归后在"一国两制"政策下重回可控的、高速的发展,这一过程必然导致震动和不稳定。而香港畸形的民主发展模式最终影响了民主心态和民主精神,诞生了一种具有香港特色的不健全的民主心态。  相似文献   

2.
汇丰肯定希望在诞辰150周年迎来一个更好的开端,而不是以其首席执行官欧智华说出汇丰的行为"令人羞愧"这种话来拉开序幕。欧智华的忏悔尤为令人吃惊的是,这种可耻行为——汇丰瑞士私人银行协助客户逃税丑闻——主要发生在葛霖领导时期。葛霖曾被委任为英国国教的牧师,著有《金融的王道:拯救世界的哲学》。  相似文献   

3.
余思毅 《中国农村》2008,(12):12-14
“我应该会回香港度假,圣诞、新年假期,那边会很有气氛。我也可能会邀请我广州的朋友一同回去。”钟同学家在香港,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在读学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4.
陈宏德 《老友》2009,(6):51-51
北宋时代的包拯,曾任监察御史、开封知府等职,为官刚正,执法严明,权臣贵戚为之敛手,是有名的清官典型。包拯60寿辰时,他吩咐家人一律不准收礼。谁知第一个来送礼的居然是皇帝。大概负责送礼的太监也知道包公不收礼的规矩,但皇上差遣,办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艺术角度对《玩偶之家》作了阐释。文章认为,易卜生找到了“完满的定在”,从而使剧本具有最大可能的涵蕴性和包容性,获得“一粒砂中看见世界”的艺术效果;娜拉圣诞前夕的复杂心态不是语言所能牢笼,易卜生以圣诞舞会为契机,让她直接用舞蹈语汇倾诉自己的内心,显示出不同凡响的震撼力;娜拉离家出走是娜拉性格发展的必然,触及的又是“精神上的地质形态”中的原始地层,因而“在她身后发出的碰门声比滑铁卢或色当的炮声还更有力量”。  相似文献   

6.
境外较廉洁国家或地区针对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的问题,切实制定了制度,有效规范了公职人员的违规收礼行为。境外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立法禁止公职人员违规收礼、严格设定公职人员收礼的价值额度、妥当处置既收礼品、严厉惩处违规收礼行为、多渠道监督违规收礼行为。基于此,结合我国公职人员收受礼品问题及有关制度的现状,我国可在立法、礼品处置及监督等方向完善公职人员收受礼品制度。  相似文献   

7.
该文是在对香港公文100篇计17万余字的语料进行封闭性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文中指出了香港公文中出现的语法、修辞、词汇、欧化四个方面的一些呈规律性的问题并对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文中还特别强调了对香港有关人员进行中文辅导时应持的心态,以及香港特区中文教学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是国家为解决港澳台问题而提出的创造性构想,率先在香港实践,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在管治香港的过程中,中央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对"一国两制"实践的正确认识,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从实践论的理论视角,重新回顾和厘清香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进逻辑,尤其是解构香港当前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及其动因,可为继续深化和丰富"一国两制"理论、保持香港持续繁荣稳定、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香港问题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焦点。1992年《美国—香港政策法》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开始公开插手香港问题。1997年的《香港回归法案》是美国又一次以国内立法的手段干预香港事务。在香港问题上,美国表现出其一贯的大国心态。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人入乡随俗,船进港随湾。"随着内地与香港在商贸、文化、旅游诸多方面的交往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出入香港的大陆客也越来越多。因此,了解和应用香港人的风俗习惯必不可少。香港人凡事重吉利,讲究好彩头。众所周知的8、6、3用香港话来讲,就是发、顺、升,所以平时运用很普遍。特别"8"这个数字香港人最为喜欢,因为"8"与"发"读音接近,有"发财"、"发福"的寓意。香港人选车牌、房号、吉日等都喜爱带有"8"这个吉数。而"4"这个数字在香港最不受欢迎,因为"4"与"死"、"失"读音接近,不吉利。甚至,有的楼房、旅馆没有标注4楼和4号房间。因为重吉利,讲意头,香港人日常生活中禁忌也多于内地任何一个地方。最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新年期间香港人从不说"新年快乐",平时写信也  相似文献   

11.
燕客卿 《老友》2008,(9):45-45
最近,看到吴维库《阳光心态》一书中说:"态度比你的过去、教育、金钱、环境……还来得重要,态度比你的外表、天赋或技能更重要。"心态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阳光心态,以达观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愉快地度过每一天。说起来都很容易,但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多彩圣诞节     
又到圣诞节了,咱们赶紧去看看西方人是怎么过圣诞节的。圣诞晚饭不吃肉在波兰,每年12月25日、26日举行圣诞庆祝活动,家家户户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教育部通报了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索礼收礼谩骂学生一事的处理情况。通报指出,教师节期间,该校34名教师接受学生赠送的茶叶、水杯、剃须刀、篮球、服装等各种礼品合计价值4084元。随着作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教育部门内部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潜规则现象也逐渐浮出了水面。身为教师,却公开向学生索礼收礼谩骂学生,确实有违师道尊严,严重影响教师形象,于情于理于法不合。值得深思的是,该校教师为何会"冒天下之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还把这一思想运用到香港问题的解决中去,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就香港问题而言,作为一个历史问题和国际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能让大陆、香港、英国"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和谐"构想。香港回归十年,保持了稳定和繁荣,"明珠"依然闪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不仅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在香港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还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而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大维 《社区》2011,(17):8
香港的社区发展水平较高,除了其经济发达和底子较好外,还与其独特的社区建设理念和方式密不可分,其中,"以能力为本"是其特色理念之一。香港的社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按常理,问题导向是社区建设的有效方式,而香港则提出了"以能力为本"来促进社区发展的理念。在香港社会服务联社,  相似文献   

16.
《新天地》2007,(10)
来由:一位署名为"果冻之风"的网友在东方热线上发帖诉苦,说自己从小不沾酒,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每天被妈妈逼着喝酒,说不喝酒,以后走不出去。"果冻之风"的苦恼,立刻引发网友热议。观点一:家长心态太浮躁母亲"逼"儿子喝酒,反映出不少家长对于孩子未来期望的浮躁心态,具有普遍性。对于目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家长不希望孩子们将来去改变,而是要求孩子  相似文献   

17.
香港特区某些人之所以长期鼓吹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管治权是类似英国女王那样的虚权、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管治权只有外交和国防两项、"港人治港"表明中央政府不能治港、香港特区拥有自己的"固有权力"和"剩余权力"等,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或故意抹杀中国的国家结构是单一制而非联邦制,不知道或故意抹杀香港特区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地方政权,而非联邦制下联邦政府和成员单位共同拥有主权、各有一套宪法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欢喜过洋节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外国的节日已经变成了中国人必过的节日了。圣诞还没到,商城里就开始装扮起各种各样的圣诞树,缤纷美丽而又温暖。大街小巷播放着各利版本的圣诞歌,逛街的时候有的商家免费派发圣诞帽、平安果。我们也学着外国人在平安夜与家人团聚,看着电视上播放的圣诞晚会。我们在圣诞老人的温暖故事里,感受着西方节日的美好。2月14日的情人节,如今已不是小年轻的节日专利,追求潮流的老爸老妈们也会一起出去吃个  相似文献   

19.
《新少年》2012,(5):40-41
猜猜看,在世界人口越来越多的今天,圣诞老人是如何在一夜之间挨家挨户送完上亿份礼物的呢?秘诀就是,他拥有不计其数的小精灵助手……我叫韦恩,是圣诞老人的精灵助手之一,代号"小鼓手",也是精灵登陆小组的成员。我们这个小组负责保证圣诞老人能够顺利登陆到每家的屋顶,派送礼物。在圣诞前夜,我们先要确定每户人家都已经熟睡,圣诞袜子里的糖果已  相似文献   

20.
周云龙 《可乐》2008,(1):57-57
儿子从香港玩一圈回来,突然问我:"爸爸,你是什么时候去香港的?"我故弄玄虚:"15岁时去的,去的是‘小香港’。"儿子十岁出头,不明白什么是"小香港"。我出生在苏北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十岁之前,生活半径几乎没有超过五公里。印象中,我特别向往一个地方——黄海之滨的渔港。它离我们村子一百多里路。乡亲们都说它是"小香港"。那时,大家隐隐约约知道"大香港"是个特别好玩的地方,但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绝大多数人都说不上来。不过,乡下人有乡下人的智慧,他们常常把那些热闹、繁华、富庶的集镇、小城命名为"小香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