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普通话水平测试(缩写为PSC)是一种近年兴起的语言测试手段。文章以新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简称“《大纲》”)比较研究为基础,结合PSC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准备朗读部分测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通过大量轻声词的实例分析,认为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十分重要,指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逐渐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原则,提出在普通话的实际运用中,要保留能区分词义和词性的轻声,减少不具有区别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注音不一致、北京话读轻声而其它地区方言很少读轻声的词。  相似文献   

3.
试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通过大量轻声词的实例分析,认为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十分重要,指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逐渐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原则,提出在普通话的实际运用中,要保留能区分词义和词性的轻声,减少不具有区别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注音不一致、北京话读轻声而其它地区方言很少读轻声的词.  相似文献   

4.
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语委近年来致力于对专业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从测试情况看,有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工作的重点放在哪里?测试的目的是什么?怎么看待轻声和儿化?“说话”就是“自说自话”吗?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话教学中应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指导,根据普通话测试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注重方音辨正,重视短文朗读训练,加强“说话”训练,真正发挥普通话口语课的作用,努力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从轻声的概念、声学特征以及轻声的读法等方面探讨了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中有关轻声的评分标准及受训者学习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要求,在对大量试卷和测试录音材料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分析测试第一题即“读单音节字词100个”中的各种错读的原因,并针对各类错误、各种原因从拟卷者和应试者两个方面提出防止错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指导用书《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有许多读音等有误或值得商榷的地方。文章列举了其中几个部分的40种情况,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希望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予以重新审订,确保其规范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在教育部、国家语委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测试。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者因在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儿化、轻声及口头说话等方面常常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导致大量失分.为帮助应试人员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结合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工作的实际,从发音方法、发音规律等角度总结出一些应试技巧。  相似文献   

10.
文章所谈“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的拟制”问题,充分体现了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对于拟制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和广泛开展“推普”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说话”测试的考核内容,测评争议一直较大,不少测试员对该测试项的评分操作难于把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语言测试的相关理论缺乏足够的了解。有鉴于此,文章通过对“说话”测试学理与界域的分析,为“说话”测试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范式,以求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统计工具和分析方法,通过对1462份蒙汉双语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影响测试总分的原因。结果表明,蒙汉双语生的声调、识字量、语流音变、词汇语法、语调是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今后在推普工作中应采取相应对策,就会更好地提高蒙汉双语生普通话水平及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水平测试需要从细部上逐渐完善,进一步把特色做强。在朗读测试项突显其应有的情感性,纠正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中的重声轻情倾向,声情并重。文章着重从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的实质、目的、语料(60篇朗读作品)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的现实以及适应未来现代化测试的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语调偏误"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与测试员评分的难点。对"语调偏误"学理的理解应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评分实践中,应确立以方言性质的偏误为主要视角,注重系统性考察,采用定性为主的方法全面评定应试人的语调偏误状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学生完成各项测试内容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最后一项"命题说话"失分率普遍较高。导致"命题说话"项失分多的原因,可以归纳为语音性失误和非语音性失误。语音性失误中如果是超音质的失误,根据定量分析进行定性降档处理。  相似文献   

16.
命题说话项在整个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所占比重最大,定量与定性的评分难度也最大,命题说话项的评分细则,还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说话项评分细则的优化策略是:参照动态语音系统,科学定量评分;强调汉语口语特色,杜绝背稿现象;坚持动态规范理念,准确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复审表明,评分中"朗读"与"说话"的误差较大,其原因涉及试卷构成与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为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以普通话语音知识和方言学、音位学的基本知识作为内容的测试员后期培训应尽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国际传播、海外华文水平测试、海外华文教师资格证制度即将实施的大背景下,作为汉语标准语顶级测试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为了适应中级的海外华文水平测试,基础的HSK,其标准应当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汉语走向国际的大趋势。广东粤语以及全球分布广泛的海外粤语在语法上有语序、指称、冗余、焦点滞留和特色匹配等语法特点,这些可在不妨碍沟通的前提下进行量化作为语言测试定级的标准。我们提取15个采分小类作参考,以此使汉语的水平测试更具全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PSC考前培训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测试员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普通话考前培训。加强PSC考前培训辅导对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和提高普通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就培训的意义原则和具体操作实施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