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钢和泰藏卷》与西北史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文书的发现与研究经过此写卷文书系俄人钢和泰(Baron A、Von stael Holstein)在北京收得,据述系自敦煌散出,携至北京,钢和泰时在北京大学任教,为其所得。原件为已变苍白的纸卷,正面包括和田文与古藏文两种文书,皆为于阗出使沙州使臣于沙州所写之文稿,后又利用此纸背面抄写汉文佛经。故与正面两种文书皆无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利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钢和泰未刊往来书信,通过对英文手稿的辨识与解读,(1)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献,探讨钢和泰《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六种合刊》一书的成书及出版过程。丁文江在此书的出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为以往学界所忽视。此外,托马斯(F.W.Thomas)、荻原云来二人也为钢和泰编撰此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籍。可以说,此书的成书及出版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学术界交往及出版环境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1962年,国际法院把柏威夏寺判归柬埔寨,柬泰双方的领土争端暂时平息了下来。2008年,两国再一次爆发了领土争端,双方冲突不断升级,最终爆发了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历史原因和两国国内政治是导致柬泰双方的领土争端和争端升级最主要的原因。柬泰双方由于领土争端造成的冲突对两国关系和争端地区人民的收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作为东盟成员国,两国的行为对东盟的发展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一对于“三言”、“二拍”,长期以来,受到较高评价的主要是那些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赞美男女之间真挚爱情的作品,而对于表现“发迹变泰”内容的作品却注意得不够,偶一论及,也大多贬抑失当。这种情况有待改变。什么叫“发迹变泰”?发迹,谓立功扬名,大多指由卑微而变为富贵。“泰”与“否”是《易》中相对的两卦。“否”为塞、坏之意,“泰”为通、好之意,由闭塞不通的“否”转化为通畅安宁之“泰”,就叫做“变泰”。从宋代说话开始,“发迹变泰”的主题在白话小说中一再得到表现,直到“三言”、“二拍”之蔚为大观,奥秘在于:它是新兴的、逐渐在社会生  相似文献   

5.
论《马氏文通》的复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马氏文通》对“联读之句”和“舍读而独立之句”的分析 ,认为这就是马氏用“句”“读”两术语分析汉语中对应于“泰西文”之“并列句”和“复合句”的句式。“句”相当于“泰西文”之“主句” ,“读”相当于“泰西文”之“从句” ,这已肇后世复句句法研究之先河 ,因而《文通》一书是具有“复句观”的  相似文献   

6.
《泰》、《否》两卦辞"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是理解《泰》、《否》两卦的关键,历史上都是以乾坤阴阳的性质来的解释;但如果深入思考,"小往大来"、"大往小来"还体现了思维的不同走向,即由特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的不同走向,而这正是反映了先秦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卦序中由《泰》到《否》以及《周易》六十四卦序的安排不是任意制定的,而是这种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徐小立  胡筱 《云梦学刊》2012,33(3):144-147
从2003年央视八套引进的由当前大红的泰星PONG主演的影视剧《俏女佣》初次试水中国市场的失败,到2009年安徽卫视引进播出的泰国偶像剧《天使之争》意外掀起一阵“泰风”。时隔六年,泰剧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在中泰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是什么在推动泰剧在中国的传播?从泰剧“粉丝”身份转变的角度解读泰剧在中国的传播规律,发现从被动型“粉丝”到“主动型”粉丝的转变是泰剧在中国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播出平台的多样化、网络交互传播的便利、“明星脸谱化”扩大的粉丝认知、文化接近性增进的粉丝文化认同等方面则是粉丝身份转变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沈定平 《中国学术》2004,5(1):199-256
明中叶以后,随着以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年,字西泰)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及其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传教策略的形成,客观上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利玛窦适应策略的主要内容,在于采用和平的学术传教的手段,倾全力归化士大夫和精英知识分子,以此影响广大的民众。  相似文献   

9.
傣泰民族多元复合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民族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傣泰民族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不断融合多种民族和多元文化形成的族群。傣泰先民固有的百越文化因素与华夏文化因素、印度文化因素、东南亚文化因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交融、整合,形成了傣泰多元复合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今天的傣泰民族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群体,而非种族或血缘上的族体。我们研究傣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应着重于文化因素,而不是血缘因素和与之相关的民族源流迁徙。  相似文献   

10.
1993年4月26~28日,云南省社科院主持召开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中、泰、老、缅四国学者对流域各国联合开发中小型区域、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作了热烈讨论,并取得共识——共同开发、共同受益、促进东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现将我院部分学者在会上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餐读者。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2月9—11日,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1997与香港中国语文” 学术研讨会.出席的海内外语文学者约70人,分别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新加坡、美国和澳大利亚.有66篇论文在会上宣读,讨论涉及路向探索、语文政策、语文规范、繁简汉字、语文教学.港式中文等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研究回回民族史的论著不算很多,迄今涉及元代泰不华这位历史人物族源的论述尚不多见。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认为泰不华是钦察人,但未论述是否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还有一些研究回族和伊斯兰教的论著,所列举的《元史》以及其他史书里的西域色目人中可信为穆斯林者,也未提到泰不华,甚至泰不华误为蒙古人者也不少。可能泰不华之名似属蒙古名之故,许多史料里又寻不到泰不华是穆斯林的蛛丝马迹,因而很难被人们所注视。笔者试图探讨泰不华的族源和穆斯林问题,籍以弥补回回人的族源史料,由此证实回回民族的形成与伊斯兰教的密切关系及其所起的作用。笔者根据泰不华史料和江苏省六合县达氏族谱资料试作一次初探,希由此能引玉,获得更深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潮黄宣民清初学术界百家并起,群星灿烂,涌现出一大批知识渊博,思想深遂,宫于创造精神的学者、哲人和思想家。他们以“坐集于古之智”的宏阔胸襟,继承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传统,还接触到了刚刚东渐的泰西学术,通过自己的总结和批判,几乎在学术的各...  相似文献   

14.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存在于高校内部的两种基本权力形式,文章分析了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并探讨了学术权力的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了高等教育权力的基本结构,由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同的作用和运行机制,两者必然地存在着冲突。大学制度建设要着眼于权力的制衡,突出学术权力,强化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使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按各自的轨道运行,促进高校学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作用于大学内部的核心权力.我国近代大学内部权力随着清末、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三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博弈始终贯穿于大学发展的整个历程.清末,行政权力独揽,学术权力微弱,两权合二为一;民国初期,学术权力主导,行政权力服务,两权初步协调;国民政府时期,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此消彼长,两权再度走向平衡.这一变迁的历程对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内部权力治理具有较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论坛》2009,(5):F0003-F0003
《社会科学论坛》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半月刊每月出版上半月期&#183;学术评论卷和下半月期&#183;学术研究卷两期学术评论卷主要发表学术、思想、文化之评论文章,主要栏目:学术论衡,学术评论,学术对话,学术书评,学术随笔,学术资讯;  相似文献   

18.
浅议学术诚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诚信主要有两层含义 :对待科学要讲求“诚” ,对待其他研究者及其劳动成果要讲求“信”。当前学术诚信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不对称 ,传统诚信观的断裂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学术管理乏力等。建设学术诚信的途径是 :从外在方面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和加大学术管理力度 ,从内在方面加强学术诚信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论坛》2009,(6):F0003-F0003
《社会科学论坛》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半月刊。每月出版上半月期&#183;学术评论卷和下半月期&#183;学术研究卷两期。学术评论卷主要发表学术、思想、文化之评论文章,主要栏目:学术论衡,学术评论,学术对话,学术书评,学术随笔,学术资讯;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论坛》2008,(9):F0003-F0003
《社会科学论坛》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半月刊。每月出版上半月期&#183;学术评论卷和下半月期&#183;学术研究卷两期。学术评论卷主要发表学术、思想、文化之评论文章,主要栏目:学术论衡,学术评论,学术对话,学术书评,学术随笔,学术资讯;学术研究卷侧重刊登学术性、专业性和应用性之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