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禹锡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直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建国以来,在刘氏生平的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六十年代初,卞孝查先生就出版了《刘禹锡年谱》,①第一次对刘氏仕宦交游及文学活动作了全面考述,八十年代以来,他又陆续发表了新著《刘禹锡丛考》②及《刘禹锡与令狐楚》③等一系列文章,进一步对其身世交游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考察,这些对推动刘禹锡和唐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无疑功不可没。然而或因为刘禹锡本身记载有误,或由于现存刘集版本歧异,或因对刘氏诗文未加详考,刘禹锡交游史上至今仍有不少疑误。本文拟就《刘禹锡年谱》…  相似文献   

2.
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历代学者虽然非常关注李白诗文集的编集、辑佚、笺注工作,但是对李白年谱的编订却用力甚微,由宋迄清仅有三种年谱流传于世:南宋薛仲邕的《唐翰林李太白年谱》明代胡震亨的《李白年谱》和王琦的《李太白年谱》。相对而言,薛、胡所订年谱疏误甚多,内容较简略;王琦编订的李白年谱则准确度颇高,在李白生平重大问题方面,年谱编纂方法和李诗系年方面都有自己的贡献,为李诗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已故著名杜甫研究专家和中国古代文学欣赏理论家傅庚生教授的《杜甫诗论》、《杜诗散绎》、《杜诗析疑》、《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文学析赏论丛》等专著,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李白研究专家安旗教授,先后出版《李白纵横探》、《李白年谱》、《李诗咀华》、《李白传》、《李白诗新笺》、《李白研究》等专著,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文学史上几位杰出的古典小说作家中,《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生平身世比较清楚。有他儿子蒲箬等在他去世不久写的《祭父文》和一篇相当详尽的《柳泉公行述》(下称《行述》),其后又有同邑张元所修《柳泉蒲先生墓表》(下称《墓表》)和益都王洪谋所撰《柳泉居士行略》(下称《行略》),近代更有路大荒先生作的《蒲柳泉先生年谱》(下称《年谱》),加上学术界近年的开发和探讨,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这位三百年前的小说巨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极大的便利。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蒲氏的情况仍有一些不甚明了,《祭父文》、《行述》、《行略》和《年谱》都有这样那样的差误,相沿至今,迄未厘正;个别差误虽被指出,却又产生了新的差误。本文在分期评述蒲氏生平身世的同时,间或根据有关材料作些寻索和考辨,以就教于研究蒲氏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
杜甫之死杜甫死于牛肉白酒之说,出自郑处诲《明皇杂录》,新旧《唐书》本传因之,后经王得臣、黄鹤、仇兆鳌诸家辩诬,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及四川文史馆所编《杜甫年谱》、冯至《杜甫传》均据以定杜甫之死在大历五年冬潭岳之间,殡于岳阳。郭老《李白与杜甫》书中对牛肉白酒之说提出新的解释:“聂令所送的牛肉一定相当多,杜甫一次没有吃完,时在暑天,冷藏得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以腐化后二十四小时至二十八小时初生之毒最为剧烈,使人神精麻痹,心脏恶化而致死”。杜甫耒阳阻水,聂令送牛肉白酒,杜甫有诗为赠,题云:“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这是一首长诗,杜甫吃了酒肉以后,还能成此长诗,可见并无中毒现象。诗  相似文献   

6.
《列宁全集》第五版、《列宁文集》第38卷和第39卷、多卷集《列宁年谱》、《苏维埃政权法令汇编》等著作的问世,各种原始文件和回忆录的出版,是继续深入地研究列宁的生平事业、科学地研究他的传记和列宁主义问题的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为历史学的重要分支,年谱在展示人物家世生平、行止出处、交游往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年谱虽然主要呈现人物生平,但对于文学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而近年逐渐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了解一位作家,编撰其年谱,将还原其所处的历史、生活、学术环境,从而为其文学研究提供诸多细节与线索,更好地解答作家创作动因、文学道路选择等具体问题,并进一步深化拓展其他相关研究。以张惠言为例,编撰《张惠言年谱》是深化、拓展张惠言文学研究的必由之路和新的学术增长点,使得张惠言文学研究更加科学客观、翔实生动。  相似文献   

8.
陈文君 《中华魂》2010,(11):9-10
张素华,女,研究员。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参与编辑了《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早期文稿》、《说不尽的毛泽东》等,参与编写了《毛泽东年谱》(1893-1949)等,专著有《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相似文献   

9.
周密是南宋文史巨擘,因史、志记载阙如,故生平事迹不彰。自清万斯同以来,勾稽史料为作谱传者甚多,夏承焘《周草窗年谱》后出转精,详细地梳理了周密的家世、生平。嗣后学者虽续有订补,但仍有未及、未确及错讹之处。本文根据新刊《国家图书馆藏稿本〈珊瑚木难〉》,综合其他各种史料对相关问题辨正驳误、探赜索隐,勾稽出了周密的翔实仕履,以期对其获得更加准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黄宗羲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镇 ,张岱年先生曾说 :“黄梨洲是中国过去民主思想的一个伟大的代表。”正因为如此 ,黄宗羲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徐定宝教授撰写的《黄宗羲评传》 ,充分吸取了学界既有的成果 ,同时又不因循陈说 ,通过认真研读《黄宗羲全集》 ,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 ,是研究黄宗羲的一部力作。徐定宝博士研究黄宗羲十多年 ,此前曾编著了《黄宗羲年谱》(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5年版 )。由于作者对黄宗羲进行了充分的前期研究 ,尤其是通过编写《黄宗羲年谱》 ,全面挖掘爬梳了黄宗羲的生平史料 ,对黄炳的《黄梨洲先生年谱》多有补正 ,并…  相似文献   

11.
洪兴祖的《韩子年谱》是宋代韩愈研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不仅在年谱形式上有所开拓,而且对材料的使用范围更宽,对史实的推求更加详密,对作品系年用功更多,也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判断。由于作者对于唐代史实和谱主事迹的深厚学养,该年谱至今仍是韩愈生平研究中重要的参考文献。从年谱这类著作形式发展的历程看,它也是年谱从草创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性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解放以来,对我国伟大的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研究,曾发表了不少文章,1981年在安徽还举行了吴敬梓诞生二百八十周年纪念会;但年谱之作,尚感阙如。最近看到孟醒仁同志新编《吴敬梓年谱》(以下简称“孟谱”),不仅补此缺憾,而且引材较详,叙列恰当,是研究吴敬梓生平及其著作的有用参考书。 书前有吴敬梓像和他逝世那一年题卢见曾“出塞图”诗的影印手迹。 年谱前有《谱前》,介绍从吴氏始祖吴凤、二世祖吴谦、三世祖即高祖吴沛、下至吴敬梓嗣父霖起及生父雯延的简略经历;后有《谱后》,记吴敬梓死后三年(1755—1757)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南宋张孝祥的词,向来受人重视.但直至建国前尚无人为治年谱.宛敏灏先生的《张孝祥年谱》五十年代发表(《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四、五期合刊)后,于近年定稿问世(《词学》第二、三辑),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10月、1985年2月出版.以下简称《宛谱》).经过订正的《宛谱》对谱主的生平、行迹、著作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考  相似文献   

14.
明清至今,高拱没有年谱,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生平身世、改革事功和学术思想隐而弗彰,不被世人所知。因此,要知其人,论其世,识其学,编著《高拱年谱》非常必要。这不仅有助于研究高拱及明代中后期历史,而且对继承和弘扬明代中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517年,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改变了西方的历史,同时备受争议。西方学术界对路德已经进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很多传记和编年著作,但目前仍缺乏一部完全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展现路德生平和著作及宗教改革的背景与过程的著作,即使如最权威的《路德全集》魏玛版也没有按原计划贯彻完全按时间排列路德著作的理念。本文提出,可以尝试用逐年逐月逐日地将背景、生平和著作年表与概要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史学方法———年谱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阐述编撰《马丁·路德年谱》的结构和方法,从而探索中西史学融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姚合生平若干问题的考索──向邝健行先生求教徐希平中唐诗人姚合,诗家皆谓之“姚武功”,其诗称“武功体”,对后世诗坛有相当影响,但有关研究资料却十分缺乏,且颇多疏误。笔者曾试作《姚合年谱稿》,自不免有揣测失当之处,近日有幸蒙香港中文大学邝健行先生惠赠...  相似文献   

17.
路大荒先生,是我国蒲学研究奠基人之一。他编撰的《蒲松龄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为适应蒲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年谱》先后曾四次修改出版。匆庸讳言,《年谱》中也存在不足,甚至是错误。对此,捷克斯洛伐克汉学专家雅洛斯拉夫·普实克及国内的国培之与劳洪先生,都曾对《年谱》提出质疑。一九八○年,齐鲁书社重版的《年谱》,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所以,对《年谱》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促进蒲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我们对《年谱》中的几个问题存有疑问,提出与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8.
陈铁民、侯忠义先生《岑参集校注》附录《岑参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对岑参的生平仕履、历年行事作了比较详细地考订,大都是可信的,但其中也有一些考证缺乏根据。笔者在翻检资料中,偶有所得,故不揣固陋,愿将一得之见,姑妄言之,以敬俟作者与读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9.
高适是盛唐重要诗人之一,不仅和王之奂(涣)、王昌龄、畅当等“忘形尔汝”,与李白、杜甫、李邕诸人亦有酬唱之作.天宝三载高适曾与李白、杜甫游梁宋,遍览名胜古迹,“登台赋诗,人莫测也”.这样一位诗人,一千多年来,既无年谱,其诗亦无笺注和编年,这也许与新、旧唐书高适传对诗人的历史考核不精是分不开的.《新唐书》本传简略而无史实;《旧唐书》本传虽提供了一些可资研究诗人生平的史料,但又以讹传讹地记述了一些与事实不符的传说,如以“求丐取给”,“年过五十始留意篇(一作诗)什”等.这些传说在  相似文献   

20.
书讯三则     
著名唐诗研究专家、中文系陈贻焮教授继《唐诗论丛》,《杜甫评传》后,又一部新作《论诗杂著》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收集了陈贻焮教授近十年来的重要学术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分别论述了曹操、陶渊明、卢照邻、杜审言、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等重要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并对脍炙人口的盛唐七绝等专题作了综合性研究分析;此外,还有关于《诗经》,陶渊明、王维等的一些名篇的精湛艺术分析以及其他有关古典文学研究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