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积极”到“稳健”——我国财政政策的适时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8年开始,我国连续七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这一政策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进行适时转型,转向稳健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的科学内涵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提高稳健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当前必须适当调整国债投资的规模和方向;注重发挥消费对积极增长的拉动作用;推进税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来 ,我国出现了需求不旺、生产能力过剩、经济过冷的情况。 1 998年下半年 ,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的新形势 ,中央果断决定由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转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建国 50年来首次提出 ,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国债的市场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流通性拓展国债增发空间亚洲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相当大的冲击,生产过剩,需求锐减,加上周边国家货币贬值,使我国出口贸易受阻。在国内,当我们取得了“告别短缺”的可喜成就之后,却出现了商品相对过剩,企业削价竞争,物价下跌,经济增长幅度下滑。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两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作用直接、拉动力强、见效快的特点,迅速扭转了经济下滑的局面,1998年和1999年GDP增长达到7.8%和7.1%。其中,积极财政政策对增长贡献为1.5和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发展消费信贷需要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目前我国情况看 ,应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居民消费意识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一、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增长  财政政策是现代市场经济重要的调控杠杆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 ,政府通常采用不同的调控手段 ,以熨平经济周期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90年代中期以前 ,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几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常态 ,因此人们熟悉的是紧缩的财政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期 ,则应实施与紧缩的财政政策相反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9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 ,为保持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5.
至1997年以来,我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失业率据保守估计也达8%,GDP增幅从1992年起逐年下滑,与潜在增长率缺口日益扩大。面对这一状况,绝大部分经济学家判断我国己出现通货紧缩。为扭转局势,政府采用了扩张性财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政策。在政策带动下,今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从1999年的7.1%回升至8.2%,  相似文献   

6.
财政扩张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符合FTPL的结论,财政政策通过影响货币供给、社会总需求以及要素成本对价格水平产生作用。通过对1998年以来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变动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通货膨胀对财政支出的变动有较强的反应:通货膨胀率在受到财政支出一个单位正向冲击后,在约1个月的时期内冲击效应为正,通货膨胀率提高约0.03;但影响时间很短,在滞后3期(9个月)的时期内冲击效应转为负向,通货膨胀率下降;3至5.5期(9个月至13.5个月)时期内效应再次转为正向,通货膨胀率上升。这与财政支出对公众预期具有导向性、财政支出的刚性以及财政政策自身执行的滞后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闫伟 《理论界》2001,(3):32-34
从1998年下半年起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果断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目标 .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所谓积极财政政策 ,主要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 ,更直接、更有效地启动经济增长 ,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理论依据、作用条件和国际经验是 :(一 )理论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理论依据 ,主要根源于财政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以及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政策支柱的财政…  相似文献   

8.
针对前几年有效需求不足、国民经济增长乏力的状况,1998年中央决定增发1000亿国债用于扩大内需。由于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尽管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和面临着出口需求下降的不利情况,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增长7.8%的可喜成绩。但是与既定目标还有差距,表现在:从货物周转量、能源消耗量等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指标看,7.8%的增长指标含有“水份”:居民收入继续下降;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有效需求不足。有鉴于此,中央决定1999年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要加大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力度。对此,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与启动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1998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难度加大,外需不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长期实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低效率投入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以内需不振、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开始凸现,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其特定的内涵:第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经历长时期通货膨胀压力后首次尝试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紧缩,并…  相似文献   

10.
从 1998年开始 ,为了减轻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缓解国内通货紧缩的压力 ,中国政府实行了以增加赤字、增发国债、扩大公共投资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 ,时至今日已有 5年。随着这一财政政策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在逐步好转 ,最终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那么 ,在当前我国经济状况良好的背景下 ,积极财政政策作为一项短期的宏观调控政策 ,是否还有继续实施的必要 ?继续实施还有多大的空间 ?今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取向在哪里 ?本文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现状的分析 ,揭示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得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同时进一步论述了今后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余地 ,并对今后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取向做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市场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很缺乏,基于此,构建了一个住房市场内生化的IS-LM扩展模型。基于这个模型,对1999年1月—2010年12月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证实了住房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的存在性。在第一阶段,货币量通过流动性效应和资产组合效应影响住房市场,信贷则通过抵换效应影响房地产市场。长期内,货币和信贷具有促进作用;短期内,紧缩信贷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第二阶段,房地产市场通过财富效应或流动性效应影响消费,同时对投资具有拉动作用。通过对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财富效应和资产组合效应,房地产市场对货币市场具有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可以称为"前市场经济"或者"不发达的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第一阶段;近现代的大工业商品市场经济是第二个阶段;"现代化以后"的金融市场经济是第三阶段。中国真正建立起工业化体系是在1949年以后,因此经济转型有三个特点:第一个转型是20世纪初,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转向现代工业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而90年代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已经开始了"后现代化"——"新经济"。因此,当我国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还没有完成,第二个转型也已开始了,要从还没有完成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这是两个转型的重叠,也是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社会经济的特殊性。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思维方式也要改变,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焉耆锡格沁地面寺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立 《西域研究》2004,(1):40-53
本文首先对锡格沁地面寺院布局和分类进行分析 ,然后对佛堂建筑的形制和组合作类型学研究 ,把地面寺院分为四期 :第一期开创期 ,即 7世纪下半叶 ;第二期兴盛期 ,即 8世纪下半叶 ;第三期持续发展期 ,即 9世纪上半叶 ;第四期衰落期 ,即 9世纪下半叶至 1 3世纪。各期的划分是以唐朝经营安西四镇、吐蕃占领西域和回鹘西迁等为历史背景的。文章还从寺院形制和雕塑、壁画等方面探讨了焉耆佛教对高昌回鹘佛教的影响 ,以及焉耆佛教的派别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各种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局面,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国的国民收入和政府财政能力是否允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采用诸如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的财政政策而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当前财政政策引发通货膨胀现实原因的研究,给出了防治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省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要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高科技效率,以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依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要制定适合河南实际情况的科技发展目标。二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三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拓宽科技资金来源渠道。四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科技效率。  相似文献   

16.
农业补贴的制度变迁与政策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取向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农业负保护政策、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农业取予平衡政策,以及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政策的全面转型。农业负保护政策主要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征税实现;对负保护政策的调整,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农产品价格支持以及增加财政支农投入为标志;新世纪以来全面取消农业税,探索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措施和直接补贴政策等,则意味着我国已初步建立农业补贴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阶段选择模型。模型将选择过程细分为区域分析、定量选择和综合分析三个阶段,解决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现有统计数据分类存在差异、选择过程复杂等问题。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第一阶段通过对重庆市进行区位分析筛选出有色金属采选业、金融等35个产业;第二阶段针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优选,得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融等13个产业;第三阶段结合技术发展方向对以上产业进一步分析,提出重庆市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应放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其次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新能源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上半年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这一突发性公共事件 ,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各相关产业部门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应深入分析疫情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以使各产业部门能尽快摆脱“非典”疫情的阴影 ,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3~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政府投入比例现状分析,将此五年间的政府投入比例与非政府投入比例、政府投入占GDP百分比、政府投入在各地区的差异、政府投入与外国的差异作了充分比较,分析了影响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的因素,提出了加强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责任,统一教育经费的统计口径,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府投入标准,借鉴国际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邮政储金初创的10年.在这短短的10年间,我国的邮政储金经历了从制度建立到业务发展的过程,凭着小额储蓄、稳妥安全的经营理念,其储金额、储金局数、储户数等基本业务指标总体上都呈上升的趋势.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的不断积累,邮政储金逐步成为中国邮政业和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于1930年被国民政府纳入其金融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