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跨国界民族"和平跨居"与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内在一致性。跨国界民族"和平跨居"理论对有效解决跨国界民族问题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有效解决跨国界民族问题正是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从对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入手,就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民族进行了扼要分析,认为"和平跨居"研究的目标就是让世界跨国民族在和平的环境中分享彼此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3.
跨国民族类型与和平跨居模式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跨国民族历史形成原因、现实存在形式、聚居和散居情况、国家政治认同情况、语言文字涵化情况等方面,对跨国民族进行了类型划分.以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现象为例,对"和平跨居"模式的主要衡量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跨国民族文化内部彼此之间明确的国家政治认同、国内边境地区各民族共生互助互补互制的和平人文生境,是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马曼丽教授在学术上专注国家统一、边疆安全和跨国而居的边疆聚居少数民族等现实问题研究,最早提出了"和平跨居"理论。现代跨国民族已经成为民族生态现象,是一种自然发展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任何国家必须研究跨国民族及其相关问题。无论什么民族、什么制度的国家、什么文化,其最终都应同归于追求"人的安全发展",同归于"人类的发展"以及"全球的和平发展",当然这还会经过很多曲折,但毕竟,以和平民主为主流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和谐发展的时代,所以,只有大家"殊途同归"于追求"人的最大发展"而共同努力,世界各民族才能达到和谐共生,因此"殊途同归"是现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同源的跨国民族如哈萨克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在中亚不仅有其主权国家存在,并已成为其国的主体民族.在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的面积最大、经济实力最强,哈萨克族人口最多,且中国新疆与其边界线最长.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哈萨克斯坦境内哈萨克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为契机,探究中哈两国哈萨克族积极互动型的"和平跨居"模式,促进中哈两国边境稳定,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6.
依孜 《民族论坛》2013,(4):61-64
正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与各民族文学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继前面推出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获奖作家与作品报道后,本期继续推出本届"骏马奖"报告文学获奖作品略赏,希望广大致力于民族文学创作和喜欢民族文学的读者朋友喜欢。  相似文献   

7.
依孜 《民族论坛》2013,(5):59-62
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与各民族文学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继前面推出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获奖作家与作品报道后,本期继续推出本届"骏马奖"诗歌获奖作品略赏,希望广大致力于民族文学创作和喜欢民族文学的读者朋友喜欢。  相似文献   

8.
依孜 《民族论坛》2013,(3):64-66
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各民族文学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继前面推出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获奖作家与作品报道,本期继续推出本届"骏马奖"散文获奖作品略赏,以飨广大致力于民族文学创作和喜欢民族文学的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9.
边界、边民与国家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出现之后,世界范围的近现代国家边界逐渐形成,如今任何国家都以国家边界为治权界限.边民的出现是由于国家边界的出现而出现的,跨国民族往往属于边民的一部分,而其存在的前提是国家的存在,即国家边界的存在.因此,跨国民族研究主要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面向,即边界、边民与国家.当代国家无一不是追求边界、边民与国家的有机统一,跨国民族在国家未来发展走向中, “和平跨居”是最好的选项.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国际学术会议2014年11月28日~12月2日在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越南、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缅甸等60余名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本次年会主题是"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大会就"族群历史与文化""东南亚华人研究""跨国民族研究"等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图为大会会场  相似文献   

11.
新书浏览     
《中国藏学》2011,(3):187-188
《毛泽东与西藏和平解放》杜玉芳著16开148页165千字平装定价:19.00元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ISBN978-7-80253-371-4/A·2责任编辑:季垣垣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研究课题成果、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丛书之一。内容包括: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1949年以前毛泽东视野中的一般民族问题、宜早不宜迟——西藏的解放提上议事日程、不战而进——和平解放西藏决策的出台、必须来京谈判——对西藏地方当局的政治争取、外国无权干涉——同印美等国的外  相似文献   

12.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对列宁“民族自决权原则”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姚爱琴∥青海民族研究.-2005,⑶.-7~10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陈建樾∥世界民族.-2005,⑸.-1~12二战后澳大利亚非英语移民政策的演变/杨洪贵∥世界民族.-2005,⑸.-21~31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再讨论:以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为例/周建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⑹.-17~21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龚永辉∥广西民族研究.-2005,⑶.-10~23民族问题中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熊…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学艺术与宗教试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龙长顺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l页过去的脚印与今后的步伐李丛中 —对建国三十五年来云南民族文学经 验和问题的探讨 《民族文学研究》第l期第2才页民族与民族审美意识黄伦生杨克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16页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的科学性张文勋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拐页论民间作品在研究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上 的地位和作用一孟和 《内蒙古师大学报》第1期第43页论少数民族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 地位王松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第58页论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的本质特…  相似文献   

14.
一、回族社会与发展形态(1988年) 回族人口的职业分布特征 赖存理 《贵州民族研究》第1期第54页 关于回回民族“当代意识”的思考 冯增烈 《甘肃民族研究》第2期 泉州陈埭回族社会现状调查 麻健敏 《民族理论研究》第2期第83页 回族的空间迁移过程与民族心理素质的基本特点 陆玉麟 《宁夏社会科学》第3期第15页 回顾宁夏回回民族问题的研究事业 余振贵 《宁夏社会科学》第5期第5页 近期宁夏回族聚居地区婚姻状况现存  相似文献   

15.
《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上发表了牛达生先生的《西夏陵没有"圣容寺"》一文,作为对笔者旧作《西夏圣容寺初探》(《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的商榷.该文对原始资料的征引每有讹脱,以致在某些关键地方曲解了笔者的本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一个京族村寨1949年以来的社会变迁历程进行考察,探讨了传统文化与跨国民族社会转型关系问题。尽管国家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对跨国民族的社会转型有着勿庸置疑的影响,但跨国民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和政治地位,使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一个京族村寨1949年以来的社会变迁历程进行考察,探讨了传统文化与跨国民族社会转型关系问题.尽管国家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对跨国民族的社会转型有着勿庸置疑的影响,但跨国民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和政治地位,使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学艺术论少数民族的文艺起源丁立平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第61页论文艺的传统与创新、民族化与现代化 —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透视梁振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第21页民族电影艺术传统的更新与发展张东林 《北方论丛》第2期第49页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的雅俗擅革李炳海 《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第242页试论古代民族文论多样化存在形态王佑夫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第53页民族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学奎曾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4期第85页简论民族民间文学对民族精神生活的影响李红雨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第128页…  相似文献   

19.
民族的跨国分布是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现代国家建构与实践的结果。面对日益多元的动因促使下的跨国民族迁移与流动,跨国民族的研究必须直面民族的感性生活和现实问题,从本质论转向实践论、过程论的角度来分析跨国民族的内涵及其生成过程。文章通过对泰缅边境Nor Lae(诺雷)村Dara-ang(达拉昂)人(1)的跨国流动及其族别身份的获得过程的研究,试图提出族群裂变与人口治理是促成跨国民族形成的内生与外在动力,而民族跨国迁移的社会过程、现代民族国家整合与治理的需求以及国家的治理差异、族群的身份认同意识的差别则是跨国民族形成的动力机制的社会情境。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2月20日,中国边疆与跨国民族研究研讨会暨"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开题会对"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研究"项目的方案设计、规划和实施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