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整理相关文献并对泰国帕尧府清坎县傣泐历史记忆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清坎傣泐如何从西双版纳迁徙到泰北,他们如何记忆历史以及如何从这种历史记忆中找到其身份认同的。从中人们可清楚地看出西双版纳是清坎傣泐历史记忆的基础,清坎傣泐通过历史的重构展现了其族群及国家的双重认同,这一认同在当下、在内部,而不是在历史、在外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根脉和基石,历史上不同族群的自由迁徙促成了民族交融共存的局面,而民族多元性又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现实基础。我国是拥有独立统一的国家主权和治权的现代民族国家,《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法治基础,同时,“中华民族”和“国家认同”入宪,高度确认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国家认同和国家统一奠定了宪法基础,是对国家共同性纽带的维系和强化,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里程碑。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调适,坚持执政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泰国的华人人口约有五六百万,主要居住在首都曼谷以及各府的大小城市中。这些历史上从中国南方的福建、广东、海南等省迁徙而来的移民后裔,以其创造的雄厚经济实力,积极地推动着泰国的现代化进程;虽然他们大多已经完全融入了泰国社会,认同了小乘佛教,但仍然秉承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延续着传  相似文献   

4.
西藏问题的核心是社会局势的稳定、维护祖国的统一,而其关键在于"凝聚人心",增进藏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无论从学理上还是历史上来说,文化认同都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由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世界极端民族主义在藏区的渗透,达赖集团竭力推行的文化分裂主义,以及发达西方国家推动的意识形态颠覆,都严重地销蚀着藏民的文化认同,因而文化认同危机是当前藏民国家认同中的主要问题。由此,促进西藏群众之国家认同的关键,即加强对藏民进行国家认同的教育和培育,加强我国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坚持同达赖集团进行文化意识形态的斗争,以及加强对西藏群众开展公民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实践说明,公民教育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爱国主义教育要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的历史教育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知识教育,使民族群众了解、熟悉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悠久、辉煌的历史,从而将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意识与国家认同、公民身份认同协调、统一起来.这种做法既能有效激发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也使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和地方性知识不致断裂、消失.现阶段,在我国的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发展观上,坚持"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和"多元一体、多样性共存"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教育体系及其理论.  相似文献   

6.
郭锐 《世界民族》2012,(1):20-28
本研究以中缅佤人为叙事主体。从近现代历史脉络入手,结合笔者田野调查资料,意在观察中缅边界的佤人社会,上溯200多年间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跌宕,包括:断断续续的中英划界中所谓"中华帝国"的立场曾摇醒了佤人国家意识的朦胧认知;18世纪汉人在佤山的开矿活动又加强了佤人同中国内地的经济往来和与清帝国中央的联系;抵抗英缅政府对阿佤山的渗透过程,反而使得佤人中国认同的觉悟显著提升;在二战中与国民政府军一起浴血奋战反击日军曾一度强化了佤人对中华民国的国家认同;20世纪50年代在中南半岛的国共纷争又使佤人的国家认同一度陷于困惑;60年代中缅划界的尘埃落定似乎促成了中缅两边佤人各自再造国家认同的意识。但事实上,处在复杂历史场域中的佤人始终在国家意识和族群认同的问题上纠结不止,国家意识的建构和族群内部的撕裂并存,这是当下世界范围内多民族国家之间跨境少数族裔建构国家意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南回族向东南亚的迁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继德 《回族研究》2003,78(2):36-46
约从明末清初开始,由于战争、起义及逃避政治改革等诸多原因,云南回族穆斯林曾先后多次由开辟已久的西南丝路通道迁入缅甸、泰国北部等地,并进而形成两个定居境外的回族穆斯林派生族群———"潘塞人"和"秦和人"穆斯林。本文运用历史学、宗教人类学、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潘塞人"、"秦和人"的迁徙历史、社会结构、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综合考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云南回族迁徙东南亚的历史脉络,为回族学跨境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们拉祜族是云南独有的民族。历史上拉祜族是一个游猎民族,祖先是古代羌人的一支,后来由青藏高原不断向南迁徙,最后才定居于今天聚居的云南一带。由于我们民族长期生活在边远的高寒山区,与外界隔绝,引进外界生产技术、生活经验很少。到解放初期,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民族国家在各种不同层面产生了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主权认同、制度认同、政府合法性认同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相应地淡化。民族国家认同的危机根源于国家治理的失败,因此要适应全球化对主权认同的挑战,提高制度设计的正义性与合理性,提高政府能力与社会信任度,构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文化,构建多元一体的"国家-民族"认同,只有改革国家治理体制,才能重构持久稳定的民族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都对"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内涵、特征以及相互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很少有人探讨促成人们认同某一群体或国家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自古代就生活在法兰西土地上的人们对各个统治集团的认同过程,总结出促成族群对国家认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梳理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认为需要从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理论高度助力西藏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从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心理学视角来阐释国家治理背景下的西藏发展和民族交往,提出历史教育和"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量,是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卫拉特蒙古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与历史上卫拉特蒙古人规模性迁徙行为不无联系.其迁徙过程中受生态因素与其社会过程的影响,造就了其文化特征和社会属性.本文从移民与文化认同视角,对历史上卫拉特蒙古人的迁徙与社会文化变迁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作为“边缘族群”与“华夏中心”良性互动的典型,容美土司认同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经验至今为后人赞赏与称道.容美土司国家认同本质上是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根基、身份认同是核心、政治认同是表征,三者表现出统一性与矛盾性的变化;在土司与王朝的良性互动中,容美土司实现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族群发展与文化繁荣,为国家稳定与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为多民族国家,在民族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认识和处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不完全重合,无疑已成为民族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任何事物都是静止和运动的辩证统一。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中,可以从静止和运动两种维度分析。因此,两者的关系难以用"和谐"或"冲突"来概括。两者的整合,也难以用"同质"或"多元"来进行一刀切式地处理。建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和谐模式需要柔性地处理两者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因素,同时还应更加注重少数民族的立场,增加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为多民族国家,在民族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认识和处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不完全重合,无疑已成为民族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任何事物都是静止和运动的辩证统一。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中,可以从静止和运动两种维度分析。因此,两者的关系难以用"和谐"或"冲突"来概括。两者的整合,也难以用"同质"或"多元"来进行一刀切式地处理。建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和谐模式需要柔性地处理两者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因素,同时还应更加注重少数民族的立场,增加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人口社会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我国汉族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与少数民族妇女从边疆迁徙到内地省区之间的关系.从云南拉祜族和佤族妇女的婚姻迁徙人口统计数据中看到,某些汉族农村出生性别比升高后,逐渐突出的婚姻挤压问题引发了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徙,并从而使得部分小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面临更大的婚姻挤压和其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何博  李权 《民族学刊》2017,8(5):47-54, 111-113
跨中缅两国国境线而居的德昂族在传统社会框架下为了本民族生存和发展建构了早期共同历史记忆.近代以来,中缅德昂族早期共同历史记忆出现了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与现代国家确认、现代国际社会框架和自我建构相关.因此,早期历史记忆研究应该关注传统社会框架和自我建构的互动;历史记忆的当代重构应该关注现代国家、现代国际社会框架和自我建构三者的关系.国家认同差异并不妨碍中缅德昂族民心相通,德昂族将对"一带一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认为过去关于客家的形成与发展史的研究太过单一,指出应当关注迁徙中、迁徙后北方移民与原住民的互动,同时注意各地移民的不同情况。鉴于此研究取向,就客家移民与文化认同提出三点看法:一是南宋时期汀州的客家移民与文化认同体现在"颇类中州"上;二是明清时期赣闽粤边的流民归化及其文化认同受"汉化、儒化、王化"影响;三是清代以来客家精英与民众呈现不同的文化认同观。  相似文献   

19.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族群的统一国家,族群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亦是其显著特点。以世居西北的少数民族——土族为个案,可从历史人类学的视野对历史脉络中的国家观与国家认同意识变迁进行研究和阐述,借以考察少数族群的历史记忆和国家认同观的建构历程,透视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民族关系的现实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