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界》2016,(6)
长期以来一种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误解支配着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这种误解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知性的、实证的、经验的历史理论。由于这种误解遮蔽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造成了许多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然而,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马克思存在论革命的结晶,这种存在论革命是从西方近代的知识论范式向生存论范式的转换。物质生活领域是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的发生地,社会权力是物质生活领域支配性的力量,而资本就是现代的社会权力。于是,本文以物质生活领域——社会权力——资本为线索进行探讨,以期表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存在论革命及历史唯物主义性质是历史存在论的学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发现马克思的学说的旺盛生命力与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的根据是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存在论.马克思把资本确定为现代社会的本质和基本建制,现代性在本质上就是资本现代性,现代政治文明是在资本逻辑中展开的.马克思揭示了资本政治文明的成就,也揭示了它的限度.要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发挥资本推动政治文明的巨大作用,同时,要警惕资本的负面影响.当今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力量仍然是资本,因此,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命政治学旨在揭示"现代人"在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权力关系中的境况,而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确立生产关系范式,为认识现代社会的权力关系的历史本质提供了理论平台和阐释机制。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关系范式贯彻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系统揭示了资本生产关系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与生命控制、权力干预于一体的本质,从而表明了生命权力归根到底是资本的权力,生命权力逻辑背后是资本逻辑。马克思对生命政治与资本逻辑之内在联系的揭示同时表明,生命政治学批判只有立足于资本生产关系批判才是有效的,而这一批判之要在于,通过系统揭示资本生产关系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遭遇的矛盾和困境,以暴露资本的自我否定性,同时辅之以革命的颠覆行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深刻地诊断了现代性问题,他对现代性的看法是辩证的:一方面肯定了现代性进程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对现代性的核心--资本逻辑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批判,并深刻地指出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对资本的批判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这一辩证的态度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物化"两种形式的明确划界.同时,马克思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摆脱资本逻辑操控下"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之路.马克思虽然把批判的基点放在经济事实的现代性上,但是在他的哲学中,经济事实现代性和文化观念现代性的双重批判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今天的西方依然没有走出马克思所批判的现代性社会.马克思的现代性诊断给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构建提供了方法论遗产.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深刻地洞悉生活世界的内涵和本质,揭示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全部秘密,生活世界成为了马克思哲学的生长点,并且由此开辟了以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为出发点把握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之路,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具有支配性影响的"马克思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做了"生产本体论"的解读,在实践上产生一系列偏颇和失误.实际上,马克思的经典话语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有一个"生活的生产"的重要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即在为人们熟知的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等矛盾运动的理论结构层次之上,耸立着一个具有统领地位的"生活的生产"的理论结构层次,据此可以把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诠释为"两结构层次说".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活动即生活和生产活动构成社会的"基本实体",两者的互动生成过程体现为社会发展中工具与价值、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以及社会研究中行动与结构关系的统一.社会发展研究从"生产本位论"的解构到"生活/生产互构论"研究范式的重构,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行动系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是马克思重要的经济学和哲学著作,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只是重视其在经济学上的贡献,而忽略了其在哲学上的重要价值.正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而把对一般人类历史的考察转向对现实历史,即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的总过程及其历史发展的考察.同时,也彻底地把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变革为资本辩证法,从而揭示了资本的内在矛盾、资本与生产的矛盾以及资本总积累的矛盾,进而使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内在地统一起来.这一统一集中地体现为资本的内涵逻辑.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马克思哲学瓦解了资本同一性逻辑,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革为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从而为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任何现象与本质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不致的方面,既统一又对立.本质与现象自身存在的辩证矛盾,决定了人们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假象较之于一般现象,更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本质的相对独立的游离,然而,假象不是与本质完全相反,完全不一致的现象,否则它就不是该本质的假象.马克思说,在竞争中:"会出现原有规律似乎已被推翻的假象."又说"因工资水平的变动而引起的生产价格的涨落,这是一种乍看起来和商品的价值关系完全矛盾的现象","所有这些现象,似乎都和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相矛盾".在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本文遵循马克思对资本与虚拟资本本质论述的逻辑架构进行分析,阐明信用货币、银行资本等虚拟资本的虚拟性本质和资本特性.虚拟资本是资本概念泛化的产物,资本是能够增殖的价值体,增殖是资本的内在要求,虚拟资本是资本的虚拟性和增殖性的统一体.虚拟资本本质上是由现实资本派生的、无价值内容却能带来货币收入的资本形式,无论虚拟资本的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其内在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与马克思"全面生活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与马克思的“全面生活理论”在本质上意指两种生活、两个世界。哈贝马斯的生活理论指向抽象的知识生活、神秘的观念世界,马克思的生活理论指向以感性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真实世俗世界。在同哈贝马斯的比较中,马克思唯物史观、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真正的、世俗性的生活理论、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三个问题——兼答段忠桥教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深入开展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中,必定会遭遇到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尽管恩格斯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之一,但他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第二个问题是青年时期马克思和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关系问题。不应该把这两个时期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截然分割开来并对立起来。尽管青年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与成熟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但这两个时期的思想又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第三个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的唯一性与解读这一本质的视角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没有提出过历史唯物主义以外的任何其他哲学理论,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则可以从本体论、诠释学、人本主义哲学史等不同的视角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章衎 《学术研究》2022,(3):36-42
马克思对“具体”问题的解读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他曾经把“具体”当作经验具体和历史具体来理解,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他将“具体”提升为“具体总体”来加以把握。对马克思来说,只有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的具体化转变和转型,才能通过理论思维再现的方式,将具体总体观的哲学内涵理解为私有制社会内在矛盾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之总体性的具体呈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具体总体观的本质,能够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其在资本逻辑批判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经济理论最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最强大的理论武器,这一切都源于马克思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哲学观的改造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形成的逻辑前提,马克思首先确立了客观科学地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形态,而非终极形态,这为其分析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术语革命"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形成的逻辑核心,通过剩余价值概念,马克思揭示出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的逻辑,发现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不仅会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并激起无产阶级的反抗,而且还会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逻辑,为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现实,同时也需要努力实现一些"术语革命"。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物质生产要素作为资本的载体,社会关系是资本的本质,资本的载体和本质的统一构成了资本的内涵.马克思进一步指证了作为资本本质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就是作为社会关系支配力量存在的社会权力,集中体现在资本的"生产强制"逻辑、"消费强制"逻辑和"文明强制"逻辑等方面.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需要我们形成资本的"边界意识":既要充分认识到作为物质生产要素的资本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提供生产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更要保持对作为社会关系支配力量存在的社会权力的资本本质的清醒意识,限制其诸多负面影响,努力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5.
所谓资本逻辑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的内在统一,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全面揭示了资本逻辑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系统阐述了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社会和自然界限.资本逻辑内在地指向了资本的自我扬弃与内在超越,只有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逻辑是我们重新理解《资本论》哲学意义及其当代价值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资本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他的资本学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他在他的光辉巨著《资本论》一至四卷中,对历史上各种资本观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并给以恰当的评价。这不仅为无产阶级认识各种经济学说的实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且也为他创立科学的资本学说作了必要的准备。与此同时,他在深入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全面地、深刻地阐述了自己的资本理论,从而对资本学说作出了伟大贡献。本文拟从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观的评述和他对资  相似文献   

17.
从交往关系到生产关系的转变是马克思理论逻辑的重要转变,也就是从生产关系再生产入手,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本质和运行机制的科学解剖,从根基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颠倒性的内在根源。但他既不是从外在的人性尺度来痛斥这种物化现实,也没有停留在交换关系物化的层面上,而是将其推进到生产关系的高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出发,实现了对资本主义颠倒和物化现象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奠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矛盾之上的批判历史观,单纯地立足于交往关系或主体间性来解释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出场是对马克思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原则的深度推进与实质性提升.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研究成为一种探索马克思哲学的新范式,为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获得了一种全景式的理论图景,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在价值观、批判对象、理论目的、真理观、哲学类型、生活主体以及哲学的归宿等诸多方面所实现的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突出了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特质.马克思哲学的真理观是生活幸福真理观,马克思的辩证法本质上是权利辩证法,而现实生活则是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范畴.对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探索,要求我们为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确立起新的理论范式,同时,自觉地立足于生活世界,创造出与我们生活相适应的当代哲学样态,发展出有中国气派的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2016,(10)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人的本质"理论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遵循着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即从对宗教异化的批判转向对市民社会和国家二元对立基础上政治异化的批判,随后又走向对经济领域中劳动异化的批判,这三种异化批判为马克思科学揭示人的本质创造了逻辑前提。同时,这一逻辑路径的生成始终伴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发现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的前提条件,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证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显著特点,绝不在于其与自然科学的相似,而在于马克思得出的人类历史的辩证发展观及其人在历史性生存中的革命批判精神。革命批判要服从历史规律,绝不意味着革命批判以不断更新的未来的名义而死亡在马克思对资本的逻辑分析中,批判和历史这两个维度不是被奇怪地抑制了,而是获得了巩固的确定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蓬勃生命力合乎逻辑地源自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在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遭遇到种种误读时所必须阐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