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晋阳学刊》一九八二年第六期发表了张凌云同志的文章《不应把工具、对象和结果纳入实践范畴》。文章的观点本人不敢苟同,这里提出一点浅见,与张同志商讨。要讨论工具、对象和结果是不是实践的要素,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实践”和“要素”。对于什么是实践的问题,经过近年来的研究探讨,在我国哲学界基本上形成了一致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也符合客观实际的观点: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  相似文献   

2.
<正> 王乾都同志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第一个飞跃的观点应该屏弃》一文(《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中,对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第一个飞跃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第一个飞跃只赋予“由实践到认识”这个阶段。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加以认真研究,为此,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与王乾都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3.
赖金良同志在《社会科学》1983年第12期上发表了《关于“实践要素”的商榷》一文,认为“实践”不等于“实践过程”,“实践”只包含目的性和物质性两个基本要素。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实践本来就具有过程性。实践是人有目的的物质活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六期发表了吴建国、崔绪治二同志的《坚持实践观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目的性不应该概括到实践的定义中去,不赞同把目的作为实践的一个要素,把能动性列为实践的特征。否则,就是把实践“二元化”,就是实践观上的“二元论”,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此,我是持异议的。问题的症结所在,正如吴、崔二同志所说的,是如何给实践下定义的问题。所以,本文仅就实践的定义问题谈一点看法,并与吴、崔二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学界,过去和现在都有一种观点,用劳动力个人所有来解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或者解释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如今年《学术月刊》第二期上发表的雨田同志的文章《劳动力个人所有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就是这种观点。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文化大革命前,一九六二年六月我在《文汇报》发表的文章,曾经谈过关于劳动力所有关系问题的看法。现在想再简要地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同志们一起参加争鸣和讨论。一、人类进行社会生产,必须要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一个是物的要素,一个是人的要素,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生产。这种结合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生  相似文献   

6.
黄楠森同志在《哲学研究》1985第12期上发表了《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一文。为此,我在《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上发表了《评“本体论”哲学——兼论实践唯物主义》一文,对黄楠森同志的某些观点谈了我的看法。为此,黄楠森同志在《人文杂志》1990年第5期上发表了《再论本体论——答刘福森同志》的文章,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全面的批评。看完答文很  相似文献   

7.
周荫祖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一元论》一文(载《人文杂志》1985年第3期),对实践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再评价,提出了许多正确而重要的看法,笔者认为是切中时弊,值得重视的。特别是关于实践“二重性”的观点,更有深入阐发之必要。本文试图就此谈一点意见,希望能成为周文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应该从实践全过程的总和来理解真理标准,而不能把实践的某一要素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观点,有正确的方面,就是强调实践在作为真理标准时,实践的诸要素是密切联系的;但是,这种观点却否定实践的任何一个要素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值得商榷了。我认为,在实践的诸要素中,实践的结果可以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强调用实践的结果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恩格斯说:“我们的行动结果证明我们的知觉是和知觉到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相符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似文献   

9.
拙作《屈原族别初探》(载《学术月刊》1981年7月号)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同志的兴趣和争论。夏剑钦同志的《也谈屈原的族别问题》(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5期,以下简称《也谈》)就是对拙作基本观点提出不同意见的一篇。拜读之后,殊感有继续讨论的必要。现就有关几个问题,再作探索,以求正《也谈》作者和广大同好。  相似文献   

10.
<正> 《学习与探索》一九八四年第二期刊载了林青山同志的《论社会实践和个人实践的关系》一文,对实践问题作了更深一层次的探讨,有许多可取之处。但其中也有一些观点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在此,笔者谈一点不同看法以就教于林青山同志。一、两种实践观和实践的两种组织形式不能相混淆实践观和实践的形式,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实践观是人们对实践的基本看法和本质规定。实践的形式指的是实践的样式、类型和规模等等,是对实践内容的反映,是人们对实践外在的量的规定。二者不能用相同的概念来表示。在林文中却对同一概念赋于两种含  相似文献   

11.
<正> 刘光裕同志连续著文,谈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参看《谈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四周年》,载《江淮论坛》1982年第二期;《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再谈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载《文史哲》1982年第六期)。他在文章中,坚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脱离现实生活、一味拔高的错误倾向。但是,刘光裕同志在坚持这些正确的观点、批评某些错误倾向的时候,又提出了另一种错误观点,即:文艺只能源于生活,而不能高于生活。本文拟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原义、典型化、文艺的特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不同意见,并就教于刘光裕同志。  相似文献   

12.
张江明同志不愧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问题的带头人。我们一直在注视和学习他的研究成果,从中得到不少的教益;但也发现我们与他在某些观点上存在歧异。这里,我们打算就张江明同志原在《哲学研究》1981第9期刊登后来被收入《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研究》一书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否定之否定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文的某些观点谈一下看法,以就教于张江明和哲学界的其他同志。(一)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王振德、侯成德同志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以下简称《起点》,引文不另注)一文中,主张以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这种观点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国内有关研究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和热烈争鸣。1980年两位作者又发表了《再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以下简称《再谈》,引文不另注),进一步阐发了他们的观点。为使讨论深入一步,仅就这两篇文章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与王振德、侯成德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4.
哲学界在争论实践的定义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要使实践概念“唯物主义一元化”,必须坚持实践是‘纯粹客观的物质活动”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否定目的是实践的要素,否定能动性是实践的特性,主张从实践概念中彻底剔除精神因素。难道目的真的不是实践的要素吗? 我们看到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肯定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时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论》第一卷第202页)“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一语清楚表明,马克思认为劳动即是有目的的活动。列宁在评论黑格尔《逻辑学》一书中关于实践问题的论述时,也明确肯定实践的涵义包括两项:“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哲学笔记》第229页)这里的“要求”显然就是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晋阳学刊》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发表的李怀君同志的《“不应把工具、对象和结果纳入实践范畴”吗》一文,对拙文提出不同意见,这对于进一步研讨实践要素问题是有益的。李文认为,工具、对象和结果是实践的要素,应当纳入实践范畴,不然,那就必然导致“抽象、空洞的实践观”。我对李同志的论证仍有疑问,想再谈点粗浅看法,与李同志商讨,并就教于其他同志。李文也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为根据:“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里,马克思明明把“劳动本身”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并列作为“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或者说是以审美关系为轴心为中介的美、审美和艺术三大部分的有机统一,这是周来祥同志近年来提出的观点.王一川同志在他的《美学对象不是"审美关系"》(载《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一文中,对这一观点,特别是对"审美关系"这一概念的规定性提出了两条诘难:一是认为审美"'关系'是一个模糊概念,不宜用来指称美学研究的对象".二是指出把"审美"归属于"情感","实质上是把审美同生理、心理等同起来",把审美局限在心理领域,从而"遗忘了"社会实践".本文拟就此谈一点不同意见,以与王一川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7.
也谈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问题──与陆晓禾同志商榷唐晓东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什么?陆晓禾同志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问题的思考》(见《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一文中认为是“现实的人”。我不同意这一观点。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显然不是陆晓...  相似文献   

18.
《东岳论丛》自1989年开展“检验实践标准问题讨论”以来,论及的主要观点可简述如下: 一、对实践正确性的界定。 有的同志认为,正确的实践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实践。有的同志认为这种看法不全  相似文献   

19.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建设随谈》(以下简称《随谈》),是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期间,从天津的实际出发,结合城市工作实际,科学地、系统地探索城市建设规律的结晶。它从理论与实践应用上,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辑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登载了罗生智同志的文章《经济利益与经济规律》,认为“经济利益是经济规律的客观动因”。第三期刊登了刘扬文同志的文章《也谈经济利益与经济规律》,不同意罗的观点,他们的主要分歧,集中起来就是经济利益是主观的东西还是客观的东西?为了正确认识和运用经济利益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