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尹忠 《民族论坛》2012,(7):54-57
<正>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在他所写的《桃花源记》中向我们描绘了武陵地区一个"不知有晋,无论魏汉","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便有众多"渔人"来武陵寻找那梦一样的桃花源——那篇文章中描写的安宁、平静、淡然,且人人丰衣足食的地方,是中国  相似文献   

2.
“止戈为武”;“高平为陵”。《左传》和《诗经》里的这两甸短语,成为“武陵”。史上鼎鼎大名的“武陵郡”。自西汉沿用至唐朝。历时960年;“武陵县”,自隋朝沿用至中华民国二年,历时1324年。元朝施行省制,曾经的“武陵”分别划归数省管辖,终被鄂湘川(渝)黔取代。一个完整的自然区域“碎片化”了。  相似文献   

3.
莫徭是瑶而非苗瑶族的先民上古属何称谓,众说纷纭。我在《瑶族与长沙武陵蛮》一文中曾指出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就是瑶族的先民。当然,长沙武陵蛮是个聚合体,它包括有今天的土家、仡佬、苗、瑶、畲等民族成分。南北朝时从长沙武陵蛮中就分化出一支称“莫徭”的群体。莫徭就是瑶族的别称。“莫瑶”最早出现在《梁书·张缵传》:“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莫徭”之称,是其族人自称  相似文献   

4.
本刊消息:2007年春节前夕,《民族大家庭》杂志在第一期“关注”栏目刊发的新闻综述——《龙凤呈祥耀武陵——湖南龙山县、  相似文献   

5.
<正> 东汉时期,湖南分属于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皆为荆州所治。现今湖南一些少数民族如土家、苗、瑶、侗等族的先民就居住、活动在这广袤的地域之内,古籍中称之为“武陵蛮”、“武陵五溪蛮”、“五溪夷”、“长沙蛮”、“桂阳、零陵蛮”“澧中蛮”、“溇中蛮”等等。在东汉时期,他们曾先后举行过数十次规模不等的反抗斗争,  相似文献   

6.
秀山6万中小学生有了人身保险编辑同志:地处武陵山区深处的四J;【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6万多中、小学生,如今已加入少儿人身保险。秀山,是国务院重点扶持的“老少边穷山”地区。该县保险公司本着“扶持基础教育、振兴民族经济”的宗旨,先后推出中小学生团体人身...  相似文献   

7.
古武陵僚人,并非不同于各地僚人独为一族,而是整个僚族中的一部份。武陵僚人和各地僚人的同族、同源关系是研究民族史需要弄清的问题,本文就此探论。一、武陵有“僚”,它地亦有“僚”今湖南西部和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广西西北边缘、湖北西南边缘,为武陵山脉南北的同一自然区域。这一带在秦及先秦大部分为黔中郡,汉初改称武陵郡,南部的今靖县附近是西汉昭帝时废象郡划属武陵的。本文所论,即以汉晋略同的此二郡域为范畴。对武陵民族,过去多着眼于今苗、瑶、畲和土家诸族先民的(舟木)瓠种人或廪君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陵地区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早在1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神奇的武陵山脉就聚居着“石门人”和“桑植人”等远古人类。先秦时期,武陵地区为濮人、巴人、楚人和越人等部族融合之地。此后干百年,历朝历代土家、苗家、侗家和“民家”祖先都在此留下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宝藏,形成了长达千里的“武陵山文化沉积带”。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2,(9):29-30
2011年4月-5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正式启动之前,本刊连续推出两期《走进大武陵》专刊;2012年8月,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本刊重磅推出50个页码的《浩歌前行·中国扶贫的武陵山实践》专题。武陵山片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最繁重的地区之一,作为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最先启动的片区,它担负着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使命。湖南在整个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中有57个,数量过半,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任务更是任重道远。这既是一场党和政府带领片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持久战役,也是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眼睛”的媒体,要打的一场宣传报道的持久战役。本刊将持续关注“武陵山片区‘战役’进行时”,及时报道片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相关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新闻,欢迎各方来稿或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
牛志男 《中国民族》2013,(12):40-43
今年10月中旬,本刊记者参加国家民委“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来NEP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进行采访。一路走来,见证了国家民委文化下乡活动带给当地群众实惠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地处武陵山深处的印江,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帮扶下,  相似文献   

11.
九妹 《民族论坛》2013,(11):12-13
这是流传在武陵山区苗族人中的一首古老迁徙歌,歌声中称赞的“一个美丽的地方”,就是武陵苗族世世代代生活之地——湘西。  相似文献   

12.
近日,湖南省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会议强调,张家界市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湘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把“武陵山区”列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决策部署上来,争取走在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前列。  相似文献   

13.
武陵山中,有一座被翠绿的茶园掩饰着的小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丈县吉阳镇。这里四面高峰层叠,中开一坪,溪流环绕,绿柳垂阴,房屋依山而立,街道伴水而伸。这里盛产中外驰名的“白毛尖”茶叶,清香馥郁,滋味甘美,早在1957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就进行了展览,博得了外国朋友们的好评。我们来到春茶飘香的小山城。正值采茶季节,秀绿的茶园里,到处是笑语欢歌的土家族、苗族和汉族姑娘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把披戴着露珠的一芽一叶的“雀儿嘴”采来,装进茶篓内。  相似文献   

14.
《桃花源记》并非虚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花源记〉并非虚构》一文考订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并非作者杜撰的虚幻之境,亦非实指今桃源县的“桃花源”,而是取材于东晋时代武陵郡沅水上游酉水流域一带“武陵蛮”的生活现实。文中认为桃源县的“桃花源”虽有美好山水,但形似义不似,酉水“武陵蛮”聚居区则做到了形似义亦似,既有美好山水,又有真实的历史根据。真“桃花源”的发现,是对文学界、史学界、教育界长期认为《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寄托自己的理想而虚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一论断的挑战。从古到今,对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所指何在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本栏目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各表己见。  相似文献   

15.
论武陵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陵文化是以历史上的“武陵蛮” (即今天的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 )在武陵山区创造的一种地域文化。武陵文化的生成与武陵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与相邻民族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武陵文化是一种山地文化 ,不仅源远流长 ,其成就也灿然可观 ,它具有神秘浪漫、崇尚武勇、多元融通等特性  相似文献   

16.
彭秀祝 《民族论坛》2022,(3):111-120
武陵山作为西南与中原、边疆与内地的重要联结区域,不同文化在此空间中接触、互化与融合,成为人类学研究的知识富矿区。在“中心-边缘”和“走廊-通道”等理论视角研究下,武陵山地区的“中间特质”及其文化上的复合性并未得到充分彰显。从“中间地带”这一理论概念理解武陵山区,不仅有助于打破自然地理上的阻隔、行政边界的限制和文化上的区隔,也利于对前人理论进行综合与提升,进而更好地解读这一区域的人群历史记忆、文化复合状态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国家民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于2003年10月下旬在黔江举办“重庆黔江·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为此,特向社会各界征集“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主题语、节徽、节歌、吉祥物。  相似文献   

18.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14,5(6):63-71,114-116
李绍明先生对“武陵民族区”的阐释,界定了一个内涵清楚的民族学概念,是对费孝通先生“板块与走廊”学说学科特征辨识后,做出的新的学术阐释,是对民族走廊学说的丰富,不是回到区域民族学“封闭”研究的传统思路,而是观照于武陵民族区“这一个”民族区域发生、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定地域文化研究的民族学理论。《彭水县志》的相关阅读,即能意识到武陵民族区“不被‘整合’的向心力”的事实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中南和西南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历代统治者对他们统称为蛮或夷。可因时代或住地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族称。秦时称黔中郡的少数民族为“黔中蛮”,西汉时改黔申郡为武陵郡,居民被称为“武陵蛮”,到东汉时又因境内有五溪,故又有“五溪蛮”之称。唐宋时,溆州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称为“溆州蛮”,对居住于飞山一带的居民则谓之“飞山蛮”。笔者曾对“飞山蛮”进行粗略的调查,现简略报告如下,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尚代贵 《民族论坛》2006,2(4):22-23
一、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乡规民约的成因武陵山区位于湘、鄂、渝、黔交界之处,属中国西南地区。这里崇山峻岭,茫茫原始森林绵延数千里,古木参天,物产丰富,但却舟舆不通,交通不便,人迹罕至,与外界交流甚少。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封闭、险峻的地理条件,使得历代中央王朝统治权力鞭长莫及。汉顺帝永和元年对武陵蛮采取“羁縻而绥抚”[2]的政策,汉代以后,羁縻政策逐渐推广。这是因为在武陵地区,“大抵人物犷悍,风俗荒怪,不可尽以中国教法绳治,故羁縻之而已”[3]。宋代以后开始实行土司制度,武陵山区土家族人的社会秩序、生产生活方式基本沿袭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