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德君 《决策》2012,(5):14
对于领导者来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要求,是领导力的内在支撑,更是一种美丽的精神休闲,一种"生命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根植沉厚土壤、奠定文化基础、创争活动动力"三个侧面,凸现上海航天人把读书伴随航天成长同行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侯磊 《领导之友》2013,(7):23-24
学习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力是一切能力之母。谁善于读书,谁就比别人更容易敲开智慧之门,成功的把握更大。有所作为需读书。(1)在我退休后一次聊天中,有位同志问我:"在你成长进步过程中,你认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我当时回答:"是读书学习。我从读书学习中获取了数不清的随身携带、终身受用、永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读书才能做有作为的领导者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曾坦言: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今天我要对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读书,读一本好书。不读书必定会落伍,只有读书才能做有作为的领导者。领导干部根本没有理由  相似文献   

5.
人生在世,要处理好三层关系:第一层,与世界的关系;第二层,与他人的关系;第三层,与自己的关系。这三层关系,好比是套在整个人生内容上的大、中、小三个圆圈:最大的圆圈是一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间的圆圈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读书带来的是乐趣而非利益怎么读书呢?我想从不喜欢读书开始谈起。我所见到的情况,无论小范围还是大范围,都不怎么令我满意。整体来说,和其他民族比较起来,我们这个民族现在不太爱读书。有一本书非常好,叫《钢铁、细菌与大炮》,在美国卖几十万册,我向同学推荐,没有一个人看完不说好,但这本书在我们这儿只能卖一两万册。再举个例子,日本的地铁里,等车的所有人都拿着书  相似文献   

7.
读书二三事     
从古至今,人们一说到读书,总是有很多的溢美之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书的好,数不胜数. 我不知道别人是为什么读书,是否是看中了书中的“金如意”,也不知道别人从书中获得了什么,有多少?我只知道我在书中获得最多的是快乐!说来我也算一个爱拿书的人吧,读书时常常如五柳先生般“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相似文献   

8.
剥皮看瓤读书如同吃水果,导言序语如果过长,谓之"皮厚",三口咬不出浆汁谁都会选择放弃;倘若开场正戏,题旨、作者没有一丝交待,谓之"裸作",读起来往往也犯嘀咕,总怕哪个环节上有营养流失。  相似文献   

9.
曾自 《领导文萃》2008,(19):71-74
我保存着一张当年毛泽东和读书小组成员在杭州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照片。这个读书小组里有我的父亲田家英。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一生都在读书,正如他自己所言,“读书是我终生的爱好”。 毛泽东读书的领域十分广泛,无论是在战争环境下,还是和平  相似文献   

11.
成锡锋 《决策探索》2009,(17):80-80
最初的读书兴趣源于好奇,因为书可以满足好奇心。而后来则更多了自觉的因素,因为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谆谆告诫,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列宁“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话,更进一步激发了读书的兴趣。于是,工作多年我读书不辍,书给我以营养,哺育着我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读书与国民文化素质密切相关。我并非生下来就是"作家二月河",直到40岁我才开始创作。年轻时我挖过煤、掘过井,水淹过、火烧过、电打过,正是靠着读书才能从那样的底层成长为作家。人生经历让我坚信,全民性的读书,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还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人不能不读书,否则两眼一睁,瞪到熄灯,想的全都是钱。这种自我消耗、自我麻醉的状态,会带来很大社会问题。现在社会上,一些人互存戒备,得理不让人,稍微有些摩擦就生出火花,甚至引发矛盾,这是社会戾气。戾气的消除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如果所有人都能有条件读书,就会对涵养文明理性的社会心态大有裨  相似文献   

13.
论圆点领导     
本文认为圆点是事物的一种存在壮志,从圆点视角看领导活动,圆即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既是一种领导手段,也是领导结果,当然要处理好圆与方。圆与非圆等关系,从而赋予领导活动以深厚的哲学底蕴,这是颉有创意的。黑格尔曾把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比喻为圆圈,他说:“哲学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余哲学全体,一个自身完整的圆圈,但哲学理念在每一部分里只表达出一个特殊的规律性和因素,每个单一的圆圈,因它自身也是整体,就要打破它的特殊因素所给它的限制,从而建立一个较大的圆圈,因此全体便有许多圆圈构成的大圆圈”(黑格尔《小逻辑》第56页)这对我们深化此文的观点,或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4.
阅读视野     
我喜爱读书与写作,阅读是我的必修课。以往采用传统的方式,读书、报、刊,做笔记、卡片,进而写作。进入信息时代,慢慢感到传统的阅读方式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哲人芝诺曾象征性地画过一个圆,圆圈里代表的是知识,圆圈外代表的是无知,他认为一个人越有知识,就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身为上海万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坚平对此心有戚戚焉。在他看来,归零心态是成功的第一步,面对法律监管、社会服务、企业管理等方面愈来愈理性的竞争环境,企业最迫切的就是要培养以归零心态来面对日益扩大的圆圈。  相似文献   

16.
在课改的大形势下,诵读文本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读书,是学好语文的第一要务"。学生在大量广泛的阅读中,在书声琅琅的诵读中,逐步增加语文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又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和读书的习惯,渐渐学到读书的方法。我本人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季栋梁 《决策》2013,(4):95
《蝴蝶效应》是我正在写作的系列小说中的一篇。这个系列我先后写了《例假案例》《钢轨》《白衣苍狗》《对一场雪的寄托》等几个中篇,发表后反响不错。事实上,这部小说最初的构思是想写一部反映农村孩子随打工父母进城读书的艰辛历程。这些年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孩子的读书出现了大问题。一部分孩子留守乡村,依旧在日渐衰败的乡村小学读书。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决策探索》2014,(9):47-47
《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作者:【美】宇文所安译者:郑学勤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14年3月定价:35.00元【内容简介】宇文所安最富盛名、最成功的代表作,是其尝试把英语"散文"(essay)和中国式的感兴进行混合而造成的结果,初版于1986年。  相似文献   

19.
《决策与信息》2010,(6):10-10
那些抱怨抽不出时间读书的同志,说到底是没有将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精神追求。我认为领导干部要做到“五学”:  相似文献   

20.
《决策探索》2010,(19):82-82
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应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想干事是境界,敢干事是作风,会干事是水平,干成事是目的,不惹事是起码要求。一个领导干部,认清"领导"二字的含义非常重要。"领"的实质是先干、先做,用战争年代的话说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是"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导"是"领"的后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