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瞬间,江汉大学很快就要迎来合并组建十周年的校庆!如今,这里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多彩多姿:上课铃声清脆嘹亮,莘莘学子书声琅琅;校园的鸟语花香,校园的香樟树荫,校园的书香瀚墨,校园的学术氛围,校园的青春灵动,所有这一切都随着所有这一切都随着绚烂的朝霞升起,无不显示出新的江大的绰约丰姿.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校园体育文化从校园文化的系统中单列出来加以论述,认为其结构内涵表现为:(一)表面层的显形物质文化;(二)中介层的混形制度文化;(三)核心层的隐形精神文化。其基本特征是:(一)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二)参与者的普遍性;(三)显形文化和隐性文化的融合性。其主要功能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美育功能,聚散功能。  相似文献   

3.
校园的 夜空, 回荡着 琅琅书声, 教师的 心弦呵, 被这时代的 强音, 猛烈拨动。 惯驯烈马的 牧人, 能从马儿的 长啸, 分辨出它的 优劣脾性; 誉称园丁的 教师, 在此刻的 书声里, 见闻了 教育革命的 画意诗情。  相似文献   

4.
正10月24日,因不满校园管理及食堂高菜价,河北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内的廊坊市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数百名学生打砸学校食堂。穿着校服的学生变成凶神恶煞的暴徒,原本应该书声琅琅的校园变成打砸的事发地点,这一新闻引起坊间热议。如果闻者留心,会发现此类事件绝非端端近日出现,就在今年9月13日,河南商丘市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就曾发生过学生打砸事件,原因同样是学生对封闭化垄断环境中食宿服务价高质低怨愤已久。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绿化树种的选择郭晓(南阳师专,473061)高校校园的绿化规划是通过种植各种观赏树种来体现的.树种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的绿化水平。高校怎样从千千万万的绿化树种中选择出适合本校绿化的树种,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树种的选择要突出地...  相似文献   

6.
人物:刘佳 刘母 然然 幕启(序):(校生走进校园,音乐响起)话外喇叭:各位报到的新生请注意,请各位同学到教学楼前排好顺序,办理入校手续,有疑问的同学请到食堂一楼的咨询处咨询。  相似文献   

7.
重复(Repetition),一般来说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指无意的或不必要的重复(Unintentedorunnecesaryrepetition),这就是所谓的赘述(Tautology)。如,Hesatalone(byhiself).这是一种语法...  相似文献   

8.
博白,古来就以书唯尚,孕育文明而著名。 自治区成A50年来,博白人赶在潮头,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传统到现代,脚踏实地地跨入教育发展的快车道,融入了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之中。如今的博白,校园里绿树婆娑、高楼挺拔、书声琅琅,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摘要]从耶稣与犹太会众的关系,本文具体地阐述了《马可福音》的社会逻辑中的人人关系。它们都关涉耶稣是谁这一基督论的主题。这同时是马可写作的目的,是马可要向其读者传递的讯息。他们可能是两个群体,形成一定的张力:一是接受第一条诫命(12:29-30)、把耶稣的到来看成预演大卫之国的犹太人(11:9-10);一是第二条诫命(12:31)的信仰者、称“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的外邦人(11:17)。不过,他们共有一个关于耶稣的形象:耶稣是基督,是人史关系(犹太传统)、人人关系(帝国文化)背后的人神关系中的上帝本身。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校园政治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刘利才校园政治文化在校园文化里从来都是一支绚丽多彩的奇葩,它是最显深沉,对大学师生(校园人)影响最深最刺激的校园文化。因此,探讨如何科学地认识、引导和建设校园政治文化,对于我们多视野地认识大学师生,塑造他们完美的政治人格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刘向信教授新著《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出版),紧扣高校建设和谐校园这一新时期的前沿课题,在国内首次系统深入地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进行了全面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康乃尔大学(Comell University)位于美国纽约州中部小城伊萨卡(Ithaca)。学校创建于19世纪60年代。由企业家埃兹拉·康奈尔(Ezra Comell)和学者安德鲁·怀特两人携手合作创办。校园以大自然为蓝本,依山而建。那里景色秀丽,气势开阔。从图书馆凭窗远眺,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潺潺流水,悬崖峭壁,小动物活蹦乱跳,校园与大自然是贴得那么近。  相似文献   

13.
马丁在《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一书中,提出社会语境中的语言模式(the model of languagein social context)。这一模式适用于社会语篇的分析。主要运用这一模式分析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针对美国校园暴力犯罪的施政讲话,证实其实际效用,并指出这一模式下的语篇分析对我国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忆春天”引起共鸣 (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学生齐唱。) 师:这是一首唱什么季节的歌曲?(板书:春天)老师相信春天那勃勃生机的景色也同样给你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自己记忆中的春天。(板书:总印象)  相似文献   

15.
李明媚  黄秋 《今日南国》2009,(17):38-38
新学期开始了,9月的校园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莘莘学子满怀激情去追寻心中的梦想。 近年来,上思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质量曾经下滑。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很多,归结起来有两方面:一是优秀生源外流;二是优秀教师资源外流。近些年来,外地的高中(甚至初中)完善的教学资源以及丰厚的奖学金等种种诱惑袭来,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和一些优秀教师纷纷把目光投向外校。  相似文献   

16.
言及教育的揪心问题时,我想更应该用某些事实说话。 早自修,校园书声琅琅。一个班级门前,人头攒动。教室的后门紧闭着,一个看上去很慈祥的老师坐在一条横亘前门的椅子上。学生一个个手托作业本,接受着严格的盘查。随着毫无表情的一次次点头,一部分学生跨过椅子进了教室,回过头有点自豪有点幸灾乐祸地看了看身后的  相似文献   

17.
从嘉莉、娜娜的奋斗经历看现代妇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娜是法国著名作家爱弥尔·左拉(EmileZola1840—1902)的著名长篇小说(娜娜)(Nana)中的女主人公。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DreiserCarrie)的女主人公。这两位女性形象在奋斗历程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对这两位女性奋斗经历进行探讨,以期得到一些关于现代女性如何求得解放的启迪。一、奋斗开端:不甘于贫困娜娜这一形象最早出现于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作品中的另一部小说(小酒店)中,父亲是洋铁匠,母亲是洗衣妇,小时候“住在又阴暗又潮湿的贫民窟里,一到冬季就“炉里空,盘里空,生…  相似文献   

18.
智取情报     
在围剿(jiao)贩(fan)毒分子的战斗中,我边防人员一举击毙(bi)了一个犯罪团伙。在罪犯的口袋中,边防人员搜(sou)到一张纸条,上写:“X日下午六点,货在十三区云杉树顶。”边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查看,这棵云杉高数丈,直插云霄(xiao),货物是不可能放在树顶上的。于是他们认真琢磨(zhuo mo)这句话的意思,果真在纸条所指定的时间将货物取出。  相似文献   

19.
词的理据性及其文化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语言中任何一个实同都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个名称,词语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关系就是能指(signfier)和所指(signfied)的关系。词语都有它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内涵,一般而言,词语的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arbitrary),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conventional)——这就是现代语言学原则之一:词语的无理据性(non-motlva-tion)。词语的无理据性可以从共时、历时和泛时的角度得到证明。一、共时性:英语中卜i:吓一定指“树”,也可以是“鞋植”;二、历时性:古英语中对“树”的称呼并不是l…  相似文献   

20.
海南回族穆斯林的丧葬与Janaz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回族穆斯林的丧葬有四大特点:(1)速葬;(2)土葬;(3)薄葬;(4)举行“者那则”。其每一特点都包容特定的文化意蕴。悼逝者情真意切,办丧事简单快捷,对死亡态度通达:这说明他们既受制于中国伊斯兰文化,也得力于中国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