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宋代四川的酒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汉武帝始行榷酤,酒课就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财源之一。故每当国家财用不足,酒的专卖则严,酒课益多;国用丰裕,酒的专卖则弛,酒课减少。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因而“史册所载,历代榷酤未有如宋之甚者”(《陔余丛考·宋元榷酤之重》)。四川是宋朝重要财源之地,酒课又是四川财政的支柱之一。要了解宋代四川财政经济状况,就必须对宋代四川酒的专卖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袁晓薇 《江淮论坛》2003,(1):137-141
宋代社会结构特点使宋代士人一方面受到社会伦理规范的制约,一方面又需要释放受压抑的心灵.为此,他们确立的时代典范是"诗圣"杜甫,李白虽然在宋代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中地位不高、颇受冷遇,却在文人雅士们的放言吟咏中受到热情的关注与赞美."谪仙"是唐人赋予李白的称号,其意义在宋代得到了深化和强化.宋代大量歌咏李白的诗歌赞序体现了宋人对"谪仙"精神价值的发现和强化.宋人对李白的微妙态度也成为宋之后历代论者评价李白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3.
秦艳 《晋阳学刊》2009,(6):86-91
宋代女性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佛教教义,种种原因又促使大量女性最终皈依佛教。不过,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生活时期的宋代女性,她们的佛教信仰状况存在着差异。同时,作为家庭、社会的重要成员,宋代女性的佛教信仰行为又不可避免地对其家庭、对社会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此外,与以往时期信佛女性相比,宋代信佛女性既与她们有相似之处,也具有这个时期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关于宋代的县尉与尉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王朝的建立不仅结束了唐末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而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从而促进了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尉的重新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集权的深化,随着宋代社会经济与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县尉担负起了与之相适应的职责。深入地研究宋代的县尉,有助于对宋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口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北宋虽不如汉唐幅员辽阔,而户口却倍之有余。即使偏安江左的南宋王朝,升平之日户口依然胜过汉唐。 然而,宋人一面喋喋不休地夸耀生齿繁庶,一面又指责“户多丁少”之弊。因此,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户口二中说:“以史传考之,则古今户口之盛,无如崇宁、大观之间,然观当时诸人所言,则版籍殊欠核实,所纪似难凭,览者详之”。的确,宋代户籍人口问题已引起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但是,有人不承认宋代的“户多”,漠视了“别籍异财”、“诡名子户”等问题的严重性;还有人把 “丁少”误解为“口少”,乃致夸大了人口隐漏的史实。“户多丁少”是在宋代生产力发展、户口激增的前提下出现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试对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作些探讨,不妥之处,谨候学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宋代帝王大都推崇佛教,因此士大夫文人也习佛成风;而佛教(主要是南禅宗)的世俗化转向及简便易行的修行方法,更为宋代士大夫文人在佛禅义理的沉潜中获得精神的超越大开了方便之门。佛教对宋代文学的影响至深至广,特别是在诗歌和散文领域。相对而言,宋词受佛教的影响较小,但词是有宋"一代文学"的标志性"产品",虽然"词为艳科",专主情致,侑酒佐欢、遣兴娱宾是其主要功能,然而填词既然是当时士大夫文人文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就不免渗透着他们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也就不难从中看到或感受到词人与佛禅的不解因缘。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 ,港口数量显著增加是其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宋代以前 ,贸易港基本上是零星的点状分布 ,相对而言 ,宋代贸易港呈现出广南、福建、两浙三个自成体系的区域 ,各区域中有主导港、辅助港、附属港 ,主次分明 ,相互补充。其中两浙路港口数量最多 ,密度最大 ,机构设置也最完备 ,福建、广南又依次稍逊。这样的布局是由当地的经济、交通等自然条件所决定的 ,同时也与宋王朝的行政调控很有关系。宋政府还根据形势需要调整港口的开闭和机构设置。宋代在码头建设、货物屯放、港口安全等多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宋政府对港口布局的调整和港务的管理体现了其对贸易既鼓励又控制的态度 ,也反映出宋代贸易制度较之前代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8.
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阻塞 ,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造船业的迅猛发展 ,指南针的使用和宋王朝对海外贸易的鼓励政策 ,种种良好的社会基础使宋代的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相似文献   

9.
元朝帝师制度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自汉魏时代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已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不仅在民间有了众多的信徒,有了寺院和出家僧人,而且还有不少帝王以尊奉佛教著称。帝王的尊奉,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到了隋唐以及宋、辽、金时代,佛教的势力尽管有过几次起落,但已逐步发展成为影响最广泛的宗教之一。与唐朝差不多同始终的吐蕃王朝把佛教从汉地及印度引入藏族社会,并利用王朝势力大力推广。佛教在同西藏原有的苯颇教的激烈斗争中受其影响,吸取了苯颇教的某些教义教法,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到十世纪时形成西藏佛教的若干教派。西藏佛教各教派在政治上与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北朝时期,佛教广泛传播并深刻影响着佛教信仰者的生活。由于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佛教信徒为了表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而使素食风气盛行。这种素食风气表现在佛教僧人与世俗信徒的斋食与日常饮食上。当时国家最高统治者对素食采取放纵的态度、南朝梁武帝对佛教素食大力倡导的影响以及因民族融合的加深而使北朝少数民族饮食生活的改变,都促使当时佛教僧人与世俗信徒素食风气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
一、宋代广州的海上交通广州是宋代南方的政治中心,就对外关系方面貌,它更是全国的重点。宋承五代混乱局面之余,在它的王朝建立后,北方边疆不靖,战乱频仍,所以便把禁绝陆道互市为“驭边”良策。九世纪末,黑衣大食(东薩拉森帝国)发生内乱,西亚细亚一带都受其影响,宋王朝对西亚的陆路交通差不多陷于停顿,所以两宋三百年中对外交通以海道为主,这样,广州就成为当时对外交通的大门。通过这重大门,中国接受很多国家的使者带来的友谊,也通过这重大门,使当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与各国交流。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怯卢文文书的考察与分析,全面地展现了魏晋时期鄯善国僧人的生活面貌,佛教传入鄯善国之后,为适应当地的社会和生态环境而更加世俗化,鄯善国世俗佛教的上源在西北印度的贵霜王朝.  相似文献   

13.
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农业是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宋以前的历代封建王朝尽管有关市之征,山泽之禁,盐铁之榷,但是,一般来说,这些赋税在整个国家赋税收入中不占主要地位。国家赋税无论是征发劳役还是征收实物和货币,都主要取自农业和农业劳动者。所以,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认为国之大事,食货为先。“农,食货之本也。”故杜佑作《通典》,首食货而先田制;马端临作《通考》,田赋为第一。然而,到了宋代,农业虽仍是社会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其赋税来源的组成结构却发生了变化:在国家赋税收入中占主要地位的田赋税,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原在国家赋税中无足轻重的商税、专卖税、矿税等则逐渐升居主要地位。本文仅就宋代赋税来源与结构,以及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石国史研究--喀喇汗王朝前期史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历史记载和敦煌遗书,论述宋初葱岭(帕米尔高原)内外的大石国,即是西方史书所说的喀喇汗王朝。其国的统治民族为回鹘,早期并未迁都喀什噶尔。其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和多数居民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对佛教和基督教并不持反对的情绪和敌视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正入宋以来,传统儒学进入建构本体论、心性论与工夫论的新阶段,为促进新儒学的塑成,宋代儒者对佛教进行了全幅地认知、理解与评价,以吸取佛教资源。同时,对于宋代佛教而言,如何在新时代下从佛学角度对儒学进行诠释与重构,已成为宋代僧人的时代任务。临济宗杨岐派的大慧宗杲禅师正是援佛入儒的代表人物之一。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宋钦宗赐号"佛日大师",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市)人,临  相似文献   

16.
宋代广大平民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香药消费兴盛,并表现出其消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市场化、生存性与享受性并存等特点.宋代外来香药大量供应、广大平民经济收入提高、上层社会香药奢侈消费的影响、香药知识文化积淀等因素共同促进了当时平民社会生活中的香药消费.同时,宋代平民社会生活中的香药消费对当时经济社会产生了一些重要影响,尤其是其巨大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当时香药市场贸易的繁荣及香药消费服务业的兴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宋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宋王朝反腐败简论谭学书一、宋代官吏的腐败状况官吏腐败,是封建官僚政治的瘤疾。而宋代官吏的经济违法活动的猖撅,是历史上政治腐败现象中较为典型的。宋代虽出了象包拯、范仲淹那样崇尚节俭,不事侈靡、“清心做官,莫营私利”的清官,但那只是个别的。从总体上看,宋...  相似文献   

18.
佛教艺术具有一般宗教文化鲜明的神学实质,但其本身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却无以脱离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强烈制约。龙门石窟缤纷多彩的宗教造像无疑为我们研究相应阶段的社会文化生活状况提供了崭新的文物素材,下面就有关问题,作些考察分析。 一 在龙门石窟琳琅满目的宗教艺术雕刻中,最能直接反映当时世俗社会生活情节的,应属那些比比皆是连缀于佛像侧旁而富有生动艺术个性的供养人造像。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显得十分突出,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奠定了宋在中国经济史中的特殊地位。一在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市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时,由于长时间安定的社会环境,也由于宋朝政府所作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努力,使得宋代的商品贸易活动十分发达,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宋代以前,城市布局严格按照坊市制度,商贾百工均聚居在专门的贸易区,即东西二市。到五代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店铺的繁盛,从前的坊市制度难以维持,作为宋的都城汴京,在后周显德年间,已是“…  相似文献   

20.
有宋一代,士大夫忧患意识的主旋律是忧国忧民。他们以强烈的政治忧患意识,积极上书论政,大力倡导社会改革;唐末五代以来儒家道统地位的衰微,直接引发了宋代士大夫的文化忧患,并在文化领域自觉承担起振兴儒学的重任;同时在文学创作和社会实践中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宋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主要源于民生、对社会、对国家的终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