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作家!她有杰出的文学才能,但她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中国新文坛璀灿夺目的群星中,她是一颗一闪而逝的慧星。尽管在她的陨落之前,也曾放射出奇异而斑斓的光彩,为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坛增添过几许亮色。然而,流逝的岁月抹淡了人们对她的记忆——她,就是三十年代中期出现于文坛的女作家罗淑.罗淑生于一九0三年,她在世的生命很短,只有三十五岁。然而她的创作生命更短,从一九三六年九月在《文季月刊》上发表处女作《生人妻》,到一九三八年二月因病去世,创作时间仅一年半左右。她给我们留下的作品也不多,只…  相似文献   

2.
她,罗淑,名不见经传,从一九三六年发表第一个短篇《生人妻》到一九三八年逝世,其创作生涯也不过一年多.她的作品仅有《罗淑选集》收的八个短篇小说和三篇散文,以及近年发现的三篇散文(《八月十三日的早晨》、《被难者》、《在车厢里》),一篇杂文(《谁在和谁打》),一篇剧评(《〈流民三千万〉读后感》),比起现代文学史上的多产作家们,她的作品量实在太有限.然而评价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看她写  相似文献   

3.
罗淑是三十年代左翼文坛一位在小说创作方面极有成就的青年女作家。但因其逝世过早,长期以来对这位作家及作品缺乏应有的研究和评价。本文将罗淑的小说创作放在三十年代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从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风格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指出,她的小说创作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深刻地反映了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四川农村的真实面貌,为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并对罗淑及其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罗淑的创作生涯只有短暂的一年半。然而,她却以“自己的声音”显示了其创作个性,不愧为一位独具特色的乡土女作家。 罗淑原名罗世弥,1903年生于四川成都。1912年,举家移居四川简阳县。1929年7月,罗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成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不久,她前往法国里昂,攻读敦商学並学习法国文学。“九·一八’事变后,罗淑对苦难深重的祖国怀念日深。  相似文献   

5.
冰心,这位人所熟知与敬爱的女作家、本世纪的同龄人,已走过了70余年的创作历程。从“五四”运动时跻身于新文学文坛,到今日仍挥笔不已,这在文学史上实为罕见。 “四人帮”横行时期,冰心曾搁笔近10年之久。从写悼念毛主席的文章起,她又拿起笔来。在欢庆“第二次解放”的日子里,冰心奋笔抒写了悼念周总理的诗和散文。接着,她又陆续写出一篇篇的散文、小说、评论……在文艺的春天里,冰心“志在千里”,如她所说,“生命从80岁开始”。她以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两次战胜疾病,用饱满的热情和一颗依然年轻的心,创作了累计在二百五十篇以上的作品,迎来了自己创作生涯中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6.
庐隐,这是个当代读者几乎完全陌生的名字,建国后,其作品很少有人研究,有的现代文学史虽偶尔提及,也只是一笔带过。但“提到中国新文坛的女作家,资格最老的,谁也承认是冰心与庐隐。”她是“五四”新文学拓荒时期的重要女作家,曾与蜚声文坛的冰心齐名。尽管其创作生涯不过十几年,却为我们留下作品达十一部之多。她写过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其中以小说见长。本文试图对庐隐小说思想内容作以简论,以探讨一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女作家罗淑(原名罗世弥),四川简阳人,生于一九○三年。一九二九年赴法留学,一九三二年回国后曾在上海南翔立达学院高中部任教,并从事创作和翻译,翻译过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节译本(取名《何为》)。一九三八年二月底,因患产褥热病逝于成都。罗淑引起文坛注意的,是她于一九三六年写的第一篇小说《生人妻》。当时的《文学季刊》主编靳以说:“《生人妻》得到许多读者热烈的赞扬。”李健吾  相似文献   

8.
罗淑年表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12月19日,(农历冬月初一),罗淑生于成都,原名罗世弥。 父亲罗树屏,原籍直隶,是一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早年在绵竹给某县令当过幕僚(为钱粮“师爷”)。后定居成都。原配夫人去世后,续弦杨氏,生三男一女:1899年生长子世安,四年后生世弥(罗淑),之后又生了两个儿子世仪、世泽。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甲辰),一岁。 父亲喜爱女儿,出生后不久即专门雇一女佣刘嫂照料,和罗淑朝夕相处多年,给她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后来曾以《刘嫂》为题创作过一个短篇。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四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不少作家是从驾驭散文这匹不系缰绳的轻骑启程开始其创作生涯的。他们在蜚声文坛之后,把主要精力投向宏篇巨制的余暇,偶或重操“旧业”,留下的尺幅扇面,有的也是很为精致耐读的。“我很喜欢散文。一九三四年最早写作品时,我就是从不成样子的散文开始的。”这是曾以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轰动五十年代文苑的杨沫同志的坦率自述。不久前出版的《杨沫散文选》和《大河与浪花》等三本散文集,则是她献给我国当代文学的又一份珍贵礼物,理应得到读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一家杂志社为了扩大写作队伍,邀请一些作者和写手们到一处旅游胜地参加笔会,他们就是其中的两位。他足以作品打动她的,她在笔会上第一次见到他,只是对他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等到第二次见面,得知他就是她喜欢的那部作品的作者,眼睛里立刻放出光芒:“那篇文章就是你写的?”她问。他点点头。“我已经爱上你了!”这是她对他说的第二句话。  相似文献   

11.
(《故事新编》)……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 他的作文,却没有……想到“文学概论”的规定,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他以为 非这样写不可,他就这样写,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写起来,于大家有益。 ——鲁迅 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它情节简单,描写不多,人物形象也是“速写”式的,并不丰满,但却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同时,如果不结合注释看,我们就不大容易理解作品所涉及的一些作者当时的社会问题,这又和读鲁迅杂文的情况类似。统观鲁迅一生的创作活动,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前期偏重于小说创作,但从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写了《离婚》以后,就再也没有写过一篇“一般的”小说,而杂文写作量却越来越增加。鲁迅在十八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一八年五月,作者第一次署名“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说:“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其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狂人日记》的主旨不在于写下层人物之受迫害,而是要借着主人公之口抨击几千年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所以,这篇小说具有巨大的批判力量,起到了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之作用。当时在《新青年》  相似文献   

13.
在郭沫若早期创作的二十多篇小说中,有一类以作者身边琐事为题材,着重表现自我,并带有明显自叙传性质的作品,这就是他的“身边小说”。这类小说,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也明显地留着外国文学影响的痕迹。这是无足怪的,因为“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在西方文学的巨大影响和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萌生和发展起来的,正如冯至所指出的:“二、三十年代我们强调借鉴外国文学,那时大家读的外国文学作品多,在作品中体现出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也较多”。郭沫若的小说创作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赛珍珠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使赛珍珠扬名于世界文坛的首先当然是她的中国题材小说,但她一一生也留下了包括传记在内的其他文类方面的珍品。她获奖,乃是“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所作的丰富而生动的史诗般的描述,以及她传记方面的杰作”。从这一获奖评语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出赛珍珠在传记写作方面的功力和成就。具体而言,获奖评语中提及的赛珍珠创作的传记杰作指她为母亲写的《流放》(TheE。门e,1936)和为父亲写的《战斗的天使》(n吵tEngAngel,1936)。这两部作品是所谓的脸传。此外,赛珍珠还曾分别于1954年和及规年推出自…  相似文献   

15.
《墓碣文》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里的一篇作品。因为本篇作品是用“说梦”的方式来写的,梦中所见墓碣上的“有限的文句”、“残存的文句”,缺漏不全,且多象征隐喻的意义,故历来被认为是《野草》里最难懂的作品之一,解释纷纭。现在仅就个人学习本篇作品所得的理解,试论释如下。由于《墓碣文》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十分隐晦曲折,要直接从这篇作品本身去分析它,不但是困难的,而且也是不够的,很容易不知不觉地违反作者的本意,以解释者自己不正确的理解去代替作品本来的思想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很好运用文艺科学上的种种方法,引征作者其他的思想资料和参照某些艺术形象在作者其他作品中的含义,然后给予分  相似文献   

16.
王纯 《老友》2013,(9):41-41
婆婆不识字,所以我总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和婆婆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询问一些家庭琐事。虽然我们表面上很和睦,但在心里,我还是觉得难以沟通。有一次,我给一家杂志写了一篇关于婆婆的文章。我女儿看了,拿着样刊跑过去,兴奋地对婆婆说:"奶奶,我妈妈在文章里写你了。"婆婆听了很开心,拿过样刊就看。她看了两眼,问我女儿:"在哪  相似文献   

17.
署名权是我国《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作者享有的一项精神权利,《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只有作者才享有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署名权旨在保护作者与其创作作品之间的人格联系。“冒名”旨在借用知名作者声誉,获取不正当的收益。被冒名者实际上并未创作作品,因此不具有作者的身份。因此在作品上冒他人之名并未侵犯他人“署名权”,而应认定侵犯他人“姓名权”,或可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则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8.
《遥远的乡音》中的多篇散文都可归入生态文学范畴.作品赞美自然,讴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肯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关系,具有典型的生态文学特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其他生物共生共荣是作者的生态观.对“思想上的犀利锋芒”与“文学上的光彩照人”的双重追求使作者在生态文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是她未来创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活动中创作了许多“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给人类留下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学遗产。革命导师列宁对托尔斯泰十分重视。他在1908—1911年间先后写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等七篇专门评论托尔斯泰的文章。在这些光辉论著中,列宁对托  相似文献   

20.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涉及到女性问题。与此同时,波特也非常热心于社会活动。尽管她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本文试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她的生活和创作两方面来探讨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尤其是在女性文学和女性学科建设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