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与困惑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其中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金融机构法律地位一直未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承认 ,1999年初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关闭 ,进行清理整顿。事实上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于 2 0世纪 5 0年代 ,是通过吸收农民现金入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后来 ,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 ,信用社管理体制几经变化 ,逐步走上了“官办”的道路 ,形成了“既是集体合作金融组织 ,又是国家银行基…  相似文献   

2.
杨清 《南方论刊》2011,(3):56-57
近年来,农村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有力补充,在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农村民间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发展极不完善,采取何种方式建设符合我国国情,能够推动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直是广大学者与民众关注的问题。美国、日本、韩国农村民间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各具特色,对当地农村建设功不可没。对美国、日本、韩国农村民间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农村民间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依据国际经验对规范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界定和原则精神及其实质内容作了阐述,对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功能发挥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着重分析进一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分析阐述了“十一五”时期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方向,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和研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完善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农民合作的必要性,政府、学界有着高度的共识,但对于怎样合作,如何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这个问题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本文分析了农民经济合作的困境与异化、农民公共服务合作“难产”的原因,通过两个案例评述,认为外部力量介入对促进农民合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部力量的介入并不必然导致农民作为合作主体的缺失;在当前反哺农业的财政政策条件下,应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合作文化建设整合为一;但不同地区外部力量介入的方式和目标是不同的,不可“一刀切”,农民作为合作主体的实现,需在操作层面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与理论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进入市场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承载着为农民和农村社区服务的特殊使命,即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社会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与构建是农村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农业普遍实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后,多数地方合作经济组织曾一度成了空白。旧体制的弊病使许多农民对合作产生误解,新获得的自由使他们不希望再受“合作”的束缚。究竟要不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何种合作经济组织,一些人曾一时迷惘。几年实践证明,中国农村需要继续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而且仍然需要发展社区合作组织(当然不是恢复旧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农民家庭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与理论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进入市场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承载着为农民和农村社区服务的特殊使命,即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社会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与构建是农村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动力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振兴具有相互促进、互助共赢的内在逻辑关系。在“三新”实践中,常出现因缺乏对“三新”思想理解从而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效益不高、发展方向与方式不明确;资本逐利性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出现偏离与异化;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合理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致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时陷入困境。为克服这些困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系统性引导乡村发展综合性产业,并将产业发展嵌入本地生态与乡土文化,创新经济增长点,倒逼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念重塑;以“三变”改革促进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建立内部化收益、成本、风险保障、考核、监督、激励发展机制,结合乡村非正式制度,有益于乡村产业顺利发展,生产生活有序进行,农民权益得到保障,更稳定、更多地分享收益;搭建与其他组织协作发展平台,实现城乡融合、要素互通,促进产业发展、乡村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在湘中腹地,有一块人杰地灵的热土———双峰。这里,过去孕育了曾国藩、蔡和森、蔡畅、秋瑾等一批享誉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又诞生了一个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必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按两条轴线发展。一条轴线就是政府主建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即以乡镇“七站八办”为主要依托的组织形式;另一条轴线就是以“公司+农户”为框架的企业主导型组织形式。这两种服务形式曾经都为推动农村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组织成长是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针对农村小农经济色彩浓厚的特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组织的成长。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扶持和发展新型经济组织。贯彻和实施《农民合作社法》,赋予农村组织法人地位。在尊重利益多元的基础上,促进民间组织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作为农村生产关系主体的原有经营系统迅速分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已不复存在,生产职能由生产队转向农户,从而确立了农民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由于与产品经济相配套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被瓦解,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组织尚未健全,因此出现了农村经济组织上的断层。农民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缺乏一个结合部。广大农民要求建立新型联合组织,要求提供综合服务的欲望日趋炽热。因此,农村新的经济组织模式如何构成,及其功能效应如何发挥,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农村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玉田县农村改革试验区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以完善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较好地回答了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者虽然并没有直接获得与其企业家才能相对应的经济回报,但是通过对该组织成员的潜在影响,他们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当地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并以此来增加自己的超额利润而不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公共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家虽然没有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获取直接经济报酬,却获得了当地的“市场控制权”作为对他为协会做出的贡献的回报,这就基本上满足了“激励相容”条件,具有“企业家才能”的农村精英就可能选择加入或者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和完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势在必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以一定地域为依托、以土地为中介形成的经济组织,通常包括乡、村、队(组)三个层次。建立健全和完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家庭经营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各个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有独立性,有自主权,经济利益直接,可以唤起经营者发展生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贵州贫困山区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开发型的经济联合体。据调查了解,到1986年底全省有开发型的合作组织9386个,占联合体总数的54.6%。这是山区农民为了摆脱贫困创造的一种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随着进一步发展、巩固和完善,必将逐步成为山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6.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成分在农村的载体,它是劳动者为了克服孤立的个体经营的局限性,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上的一家一户办不到或办不好的共同性事务,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联合,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负盈亏,共有积累,按劳分配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适应商品化、现代化的潮流,是目前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的客观需要,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提出的必然要求。一、强化以农村经济合作社为枢纽的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八十年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承包,九十年代则要靠市场,“要致富,盼服务”是目前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人民公社”组织体系随着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行而走向必然消亡以后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完善的制度变迁过程中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活动持续不断 ,以不同的形式和鲜明的特色探索出解决制度转型中我国农业发展出现的各种组织问题。如合作经济组织应以怎样的组织经营方式服务于农户 ,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如何改革和完善才有生命力 ,村庄的社会、经济功能如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等等。近年来发生在村、社范围内少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多样化创新选择 ,对此类问题给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证明农民组织创新有着广泛的选择空间及多样化的变…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如果说在宏观上是价格问题,那么,在微观上,在经济组织形式上就是合作社了,就是发展合作经济、完善合作社组织的问题了。 但是合作社的发展在我国曾遇到过一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在两种极端认识下产生的。一种极端认识是把合作社简单看做合并生产资料和集体劳动,以后由这一极端导致另一个极端,即因为怕“一平二调”和“吃大锅饭”而  相似文献   

19.
乡政村治的“乡政”与“村治”是组织性质不同,但又共存于国家—社会范式下的制度与模式.面对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该模式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包括“乡政”与“村治”无法有效衔接;村民自治组织行政化现象严重;农村社会的基层财政吃紧,无法进行有效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亟待创新.未来农村社会治理可采用“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是新时期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是农村一切工作的中心。农村党支部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五个好”是多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一个完善的目标体系,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好书记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